眼下正是各类柑橘成熟上市的时节,在小堡藏族彝族乡,漫山遍野挂满了黄灿灿、沉甸甸的果子,成了冬日阳光下一抹亮丽的风景,在丁家村果农熊曰庆家的柑橘园,他改良的柑橘新品种迎来了大丰收。
见到熊曰庆时,他正在采摘新鲜成熟的果子。
小堡藏族彝族乡丁家村 熊曰庆
我们总共是一百多亩,主要是由明日见、爱媛、耙耙柑和血橙,以前的老品种已经不太畅销,所以我们在五六年以前改良,改成了这几个品种,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欢迎。
熊曰庆种植柑橘已有多年时间,这些年随着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让老品种柑橘在市场上丧失了竞争力。五年前,为改变这一现状,他多次考察学习,发现明日见、爱媛、耙耙柑和血橙四个品种,口感、品质、甜度、产量、价格等方面都比较有优势,且四个品种上市时间存在连续性,能有效满足市场各阶段需求。
小堡藏族彝族乡丁家村 熊曰庆
要发展多种经营,不能局限于一个品种,品种多元化了,那么我们的收入也就提高了。
品种引进回来了,但是如何管护呢?四个品种的柑橘怎样做到精细化栽培,才能让柑橘种植效益大幅提升?熊曰庆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和学习。
小堡藏族彝族乡丁家村 熊曰庆
更新换代的时候,要嫁接两年后才看得到效果,我们请了专家,又派人去外面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如今,通过精心管理、精细管护,熊曰庆家的果品品质不断提升,深受市场喜爱,春节临近,他家的柑橘成为了老顾客必买得选项,每天订购的客商络绎不绝。
小堡藏族彝族乡丁家村 熊曰庆
爱媛已经销售结束,这几天正在销售明日见,明日见今年可能在5万斤左右,按照最低卖5元一斤的话 ,都可以卖二三十万,我们明日见销售完后,跟着就销售耙耙柑和血橙,总共收入接近100万。
近年来,小堡藏族彝族乡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果园道路、灌溉水渠等投入力度,果农告别了“靠天吃饭”“路不通发展不行”的问题,群众没有后顾之忧,发展信心更加足。
小堡藏族彝族乡丁家村 熊曰庆
现在公路又修好了,水管也都拉到田里去了,管护更方便了。现在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路也给我们修好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地里,水果顺着就拉走了。
柑橘是小堡藏族彝族乡主导产业之一,对群众增收有着重要影响。像熊曰庆这样引进、栽培新品种是小堡藏族彝族乡提高柑橘效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乡党委因势利导,按照“保安全、提品质、调结构、控面积、树品牌”的工作思路,鼓励群众改良换代柑橘新品种,实施柑橘品质提升工程,让全乡逐步向“减量提质”,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的转型提升之路前行。
记者:凌姣 魏杰
编辑:魏 杰
审核:白 妙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