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的心眼子坏得很,吗?

文摘   2024-08-04 20:30   奥地利  



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和西方媒体打交道:主动的,看新闻,看其报道方式和角度;碰到媒体人士,偶尔也会聊上几句。被动的:被采访,被报道。

2011年在保加利亚的边陲小城实习,走在街上,常会遇到好奇的人问可不可以拍个合照,就如同二十年前我们在街上看到“老外”那样。当时的同事和我说,工作的学校有两个学生去中国参加比赛,回来后上了电视和杂志,直接成了小城的明星

之后参加文化中心举办的“和中国一起饮茶”,身着旗袍泡茶,被当地报道。自己又组织了“新春庙会”,学校把整个体育场借给我们,活动非常好,全员都上了电视,大家又高兴又自豪。那时我感受到,在保加利亚,关于中国,是遥远的,神秘的,但,是有力量,有吸引力的

为了能去中国比赛大家拼尽全力

每次活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来了维也纳,第一次看房,房东见我就说,奥地利人对中国人是相对有好感的,不像别的移民,中国人勤劳,守法。在一次活动中遇到过一对对中国深有感情的老夫妻,那标准的“翻译腔”开头:“哦,亲爱的姑娘,我们去中国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和我聊起虽已过了几十年的事,仍久久不能忘怀。登山时碰到过一个波兰大姐一直和我说东亚的国家里最喜欢中国。虽然日本给人感觉十分有礼,可中国人更加真实真诚

在维也纳的书店办活动

让人不舒服的经历自然也有发生。

一次工作活动现场,一位女士带着直播设备走进了我们的展台帐篷,用中文和大家打招呼,善意满满,让同事给线上的观众们介绍这是什么活动。几句寒暄过后,她突然问,你怎么看新疆和西藏的问题,知不知道那里正在发生的事情。还大声说大家看这就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同胞漠不关心。“骗子”露出獠牙后,我们没有任何人再搭理她。女士觉得没趣,转了一圈之后走了。第一次遇到这样情况的我们复盘之后,生了一肚子“吵架没发挥好”的气。也许我们该让当地同事出马,而不是被动应对。这种假装善意先接近,之后“捅刀子”的行为,给我们这群毫无戒备心的小羊,上了一课。

2020年疫情爆发,奥地利一名官员在媒体上称是“眯眯眼病毒”,这一举动不仅在华人群体中引发争议,就连本国人也看不下去。当地知名律师章爷 (Georg Zanger)直接写信指控他。而同事的一位学员爷爷,更是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就联系问捐款方式,还自制了“我爱中国”的邮票到处送人并将善款寄到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所以,人间还是有真情。

2021年初我的奥地利老领导被一家媒体联系做采访。1974年就到中国留学,至今仍耕耘在文化交流工作中且身经百战的他自然是不怕。电话采访后表示是一次友好的谈话,报道前会再进行书面确认。结果没过两天,被断章取义登了出来,老院长血压升高,和我开玩笑说自己没被病毒击中,倒是被这破报道伤了身体。之后还和大学联系,想走法律程序告那个记者诽谤。大学的建议是校方写信到报社反映,但不上诉法庭。而本地资深媒体人也告诉我们,这就是媒体作风,防不胜防

在镜头背后,在镜头前工作

2022年初,冬奥会赶上了春节。奥媒也想抓住这个“流量密码”,于是联系单位说想采访一些华侨华人,说说自己的生活。有前车之鉴,我们自然谨慎许多,但也不想回避。首先和记者说了之前不愉快的经历,为了避免误会,让记者说清楚采访目的,准备问题提纲,走正规流程,采访完发稿前应当与被访者确认。记者也说自己是文化版,与政治无关。于是我们联系了几位当地合作过的同胞,记者还想了解当地人学习中文的情况,团队商量并问过大家意愿后,决定采访我。行,不惹事也不怕事,访就访

我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不慌

和记者见面之前,做了些功课,准备好了谈话要点,希望能占据“主动”方。见面后简单地介绍了彼此,为了打消我的顾虑,他说所有的一切都用铅笔记录,发布前也会再次确认。采访开始后都是寻常问题:在维也纳生活了多久,之前有过怎样的背景经历,觉得这里怎么样。与工作相关,当地的学员怎么样,大家学习的情况如何。(感觉一切都在射程范围内)。接着又问了我认为北京冬奥运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个是为了契合报道主题,也还可以)。

可接下来的几个问题让我感受到了些许的不对劲:你怎么看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我答:在您采访我们之前,我们也和您坦诚地说了我们之前和媒体有过的不愉快的经历。在我看来全世界的媒体人都差不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了引人注意,他们制造新闻。还有一类,用心地去找真相带给大众,在我看来这才是媒体应该做的事情。(好像答得还行)

也许是听懂了我的弦外之音,他冷静了一会儿。但是看我不上道也不愿意放弃,又追问了一题:你是否觉得来到奥地利后得到的信息更多更全面了?(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比较有导向性)我答:我不太明白您指的是什么?“就是有的新闻在中国看不到,来到这里之后才看到。有的东西在中国不能谈论,在这里可以随意谈论。” 我答: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没有经历过您说的情况,但同时有过很多和在中国的外国人交流的经验。本科学习外语,我的第一个外教是一位年轻的美国人,我们一直有很好的交流,交换彼此的看法。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就读的外语院校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和成年人,成为了他们的“外教”,大家充分地自由地交流都让那段时间成了人生可贵的回忆

回忆里都是美好

当时看新闻,冬奥会的各路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真情流露,对组织管理,场地安排,提供的菜品以及志愿者赞不绝口。但主流西方媒体还是酸不溜秋地说人造雪,一直提记者在管控区被大爷说“您往前挪挪”的事儿。赛场上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比如烧烤摊主的女儿成长为奥运冠军,残障人士织的捧花,难道就真的看不见吗?

时间来到现在,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我迫不及待地看了开幕式,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就被Eurosport的两个解说员一直叭叭得心烦焦躁,到中国队出场时,第二句话就是兴奋剂,于是关闭了视频让他们的聒噪赶紧消失

标题:被陈词滥调围绕

那次采访不久后,一位驻奥地利工作的媒体朋友突然给我发信息:你上报纸了!因为在奥地利关于中国的整版报道也并不太多。但看过后感觉整体语调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积极,于是和朋友交流,他说:不用有所期待,没有负面即是好。也是,如果让别人背负需要夸你的期待,并不公平。

2023年底,144小时免签的便利让更多的人“勇敢”地到中国一探究竟,在社交媒体上记录自己的旅行而收获了真实的回应。也正是那些热心的路人,友善的举动和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却真诚的交流,让双方拥有了难忘的体验。

或许人与人的相处本该如此,卸下防备的心眼,从真心而发,我想这样的话,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感谢阅读,下次见!



还有时间看点儿别的:
我的沙发主是个难民(上)
我的沙发主是个难民(下)
她!—— 海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条裙子
旅行,其实是件辛苦的事情
我在维也纳“捡破烂儿”

二城小事
一个小,却美而有趣的公众号。 从北纬48度的维也纳到赤道边的吉隆坡…… 与您分享异国生活记录、人生旅途思考以及普通人穿搭的二城小故事。 Inspired by #DCATO/dress challenge across the oc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