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名城”通化,再启“新”程

文摘   2024-10-19 10:12   吉林  

通化是全国第一个“医药名城”,医药健康产业是最大的支柱产业。自1995年明确重点发展医药产业以来,通化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中医药,造好药、为人民”的理念,经过29年不懈努力,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由1995年的23.1亿元发展到2023年的638.8亿元,全面赋能通化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

通化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有何支撑力量?如何依托政策、平台、企业等创新力量积攒厚重“家底”?

深耕中药,守牢主阵地

通化素有“中药材之乡”美誉,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长白山腹地独具特色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了通化丰富的药用资源,已查明药用资源1133种,主要盛产人参、五味子、林蛙、细辛、天麻等道地中药材。中药产业是通化医药健康产业的“大块头”。目前,通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5万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参。

通化市现有中药企业72户、2272个品种,其中产值超千万品种67个,8户企业获评省级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吉林省首位;781个中药文号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居全国首位。万通药业生产的“万通筋骨贴”“万通筋骨片”“万通筋骨喷剂”等“风湿家族”系列产品是全国知名品牌,2023年销量达到7亿元;长龙药业生产的海昆肾喜胶囊,年产值5亿元,在全国治疗尿毒症的中药品种中名列前茅。

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

生物医药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际医药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东宝、万通、修正、金马等龙头企业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化学药等细分领域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全市生物医药新药研发喜讯连连。

2024年4月,安睿特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完成在俄罗斯的注册,成功获得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产品,填补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空白。

“长期以来,人血白蛋白供应一直受血液制品短缺与动物源性污染的困扰。我们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改造、重组蛋白大规模发酵等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优化重组人白蛋白,不含动物源成分。产品纯度、表达水平、生产规模等多项成果全球领先。”公司总经理项炜介绍。

2024年9月,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新项目,金马药业自主研发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琥珀氢氨吖啶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上市申请受理通知书,受到资本市场普遍关注;东宝药业研发用于治疗糖尿病的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获批上市,吉林双正医疗科技“新心损三项联合检测试剂”实现科技成果“变现”……生物制药产业成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新引擎。

政策支持,打造好环境

通化市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和“医药强省”建设布局,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统筹全市一盘棋思想,实施一把手工程,着力构建以中药材种植生产为保障、以现代化中成药为基础、以化学制药为发力点、以生物制药为核心、以医疗器械为补充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

建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咨询委员会+供应链联盟”工作模式,政府政策支持,专班跟进推动解决问题,引导企业组建供应链联盟、本地中药材交易市场及本地销售联合体,支持企业广泛开展MAH合作,形成“市场+政府”促发展工作合力。

统筹“人才+科技+资金”三个抓手,实施“1+7”人才政策,加强企业家、科技带头人、产业工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张伯礼院士工作站,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组建重点产业科技攻关团队,实施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产业项目基金投资培育库,为企业提供多元需求金融服务。

目前,通化市医药类企业已达104户,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74户;持有3582个文号,独家品种153个;共有修正、新开河、东宝、茂祥等15个中国驰名商标。

开启未来,“医药名城”通化,积极抢跑行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持续擦亮“医药名城”品牌,迈向“千亿级”。


记者:田红喆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

投稿邮箱:tonghuafabu@163.com


通化发布
传递党的声音,倾听社情民意,打造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民政互动的沟通平台、党政形象的展示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