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e媒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文 蔡钦/摄)初冬暖阳,微风和煦。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10时30分,中国新闻界的鼻祖黄远生的故乡——柴桑区新合镇涌塘村里人头攒动,九江市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暨黄远生纪念馆揭牌仪式在黄远生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举行,一群新闻人在这里诉说收获、砥砺前行。
本次活动由九江市融媒体中心,柴桑区委、区政府联合开展,我市部分县(市、区)的新闻工作者代表,黄远生后人代表及研究黄远生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庆这个专属新闻人的节日。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新闻人永远在行动。活动中,宣读了去年以来我市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新闻作品。一篇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让大家看到,九江新闻人以笔为剑、以镜头为眼,无畏地穿梭于社会万象中。柴桑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曹家莹说,自己成为记者的这一年来,见证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见证了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探索,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后,我将继续好好学习,用好手中的镜头与纸笔,记录时代变迁、民生百态。”
这是对九江新闻人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黄远生新闻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简短又不失庄重的黄远生纪念馆揭牌仪式后,由九江市融媒体中心、柴桑区融媒体中心的新闻人带来的一个个演出,将活动现场推向一个个高潮。歌舞表演《很高兴遇见你》让大家看到一群年轻新闻人的活力与自信;朗诵《记者,我为你歌咏》《信仰与力量》让大家感受到新闻人的精神与力量;电吹管独奏《蒙古人》、三句半《奔跑吧,记者》让大家领略到新闻人的多才多艺;朗诵、对唱《我们是记者》则让大家体会到新闻人对于新闻理想的执着。
这是一次对新闻发展史的回望,也是首个媒体融合共进的欢聚。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文艺汇演后,部分县(市、区)的新闻人参观了黄远生纪念馆。
来自九江经开区党政办宣传思想岗一级主办曾雪蕾说,20年前,自己在《新闻学》的课本里初次“遇见”报界奇才黄远生先生,今天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黄远生纪念馆。“通过参观,我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经历,特别是感受到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感情,备受鼓舞。”曾雪蕾表示,新时代的新闻人要深入践行“四力”,提高新闻素养,志存高远,用心用情书写时代华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开拓,黄远生是新闻界的一座丰碑,他的实践与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新闻人不断前行。黄远生之孙黄上腾表示,能受邀参加这次的活动,自己很荣幸,“我的爷爷是一名记者,他爱国、爱人民。我也希望现在的记者们都能从爷爷身上吸取力量,勇敢直言、不畏权贵,为国家、为老百姓发声。”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山高路远,日夜交替,新闻人永远在前,为信任而守候。“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下一步我将践行‘四力’,努力用自己的笔墨写出一篇篇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新闻作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九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柯亭依说。
一场庆祝记者节的活动缘何选在新合镇?原来,中国新闻界的鼻祖——黄远生正诞生于此。1885年1月15日,黄远生出生于今天的柴桑区新合镇涌塘村,他曾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
是黄远生提出了新闻的“四能”标准,倡导新闻的公正、客观、真实、有用的原则,实践了新闻的监督、教育、服务、娱乐的功能,展示了新闻的艺术和魅力。黄远生以其敏锐的眼光、犀利的笔锋、广博的知识、勇敢的态度,报道了许多重大的时政事件,揭露了许多黑暗的现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以记者之名,赴时代之约。此次在新合镇举行“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暨黄远生纪念馆揭牌”活动,是为了让九江的新闻工作者来到中国新闻界鼻祖的故乡,通过参与黄远生纪念馆揭牌,参观黄远生纪念馆,感受新闻前辈的责任与担当,学习新闻前辈的无畏精神和职业操守,感受这份职业带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踔厉奋发前行。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挖掘黄远生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在柴桑区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同仁的努力下,黄远生研究会已经于2020年10月31日正式成立。11月8日活动当天,除了我市部分县(市、区)的新闻工作者代表,还有黄远生后人代表、研究黄远生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庆这个专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
统筹:龙群
图审:杨青
编审:巢宏伟、张加友
制作: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