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拂稻浪!袁爷爷,我们想你了……

文摘   2024-09-07 16:16   四川  


今天

是袁爷爷诞辰

94周年

仰望星空
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
名为“袁隆平星”
当秋风吹起
我们总会想起他
想起这位
走在稻田中的老人



1930年9月7日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早早地就立下了

学农的愿望



报考大学时
袁隆平决意报考农学专业
父母都不同意
但袁隆平说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人们就不能生存
最终,他说服了父母
步入“农门”


袁隆平没有食言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起
他把大半辈子都交给了稻田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1997年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
袁隆平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中国人要把饭碗
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专注科学研究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为了这个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
袁隆平几乎拼上了所有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
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他以一颗赤子的心
深沉地爱着稻田土地
牵挂着苍生饱暖


一稻济天下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
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他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不懈奋斗



“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

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

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袁隆平曾在采访里

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

而这份初心

不但袁爷爷自己始终坚守

今天的年轻人们

也没有忘却

袁隆平曾经像呵护稻子一样

爱护并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已经成长起来

新一代的农学生们

正沿着袁隆平的脚步

继续追寻着“禾下乘凉梦”



2018年10月

袁隆平曾提出超级稻

每公顷18吨(亩产1200千克)的产量目标

2018年,亩产1116.3千克

2019年,亩产1090.2千克

……

2023年,亩产1251.5千克!

产量创造了新纪录

也实现了袁老的未竟之愿



除了在国内

中国的杂交水稻

早已走出了国门

在袁隆平和一大批中国科研人员

前赴后继下

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

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

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中国农业专家与当地技术员在当地农业示范区合影


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官员
曾特意到湖南长沙
把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纸币
赠送给袁隆平院士
因为这张纸币上
印有一幅杂交水稻的图案
以此
向中国水稻专家们表示感谢



袁隆平院士去世后

马达加斯加原农业部的官员

再次来到长沙

将一碗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大米

放在袁隆平院士的墓前


而最近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当人们在新闻里看到

中非农业合作的内容时

总是会再想起袁爷爷






我们从未忘记

他也从未离开

头顶的星空

有我们最深的思念
脚下的这片土地
有他最深的热爱

“人就像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
这是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做一粒好种子
就是我们

最好的怀念


END


共青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来源|共青团中央

青春宜职
引领青年思想 服务青年成长 讲述青年故事 彰显青年担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