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工信厅)

时事   2024-11-04 20:45   山西  


  11月4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省工信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十一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刘勇副厅长李鑫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晓蕾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刘勇作介绍。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刘勇: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山西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省工信厅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也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
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努力摆脱对煤炭的“两个过多依赖”、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是山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全省工信系统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积极推进制造业振兴升级,不断厚植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土壤,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
一是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坚定向新而行,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努力将全省比较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着力提升行业先进产能占比,截至今年9月底,炼铁、炼钢先进装备产能占比分别提升至64.3%、62.3%,焦化机焦炉全部改造升级为5.5米及以上先进大型焦炉。化学工业领域出台《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认定17个化工园区,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推动新兴产业提速扩量,占制造业比重上升至44%。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消费品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高速飞车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及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工作,正在加快推动二期项目前期工作;绿色氢能高纯氢年产能达到3.1万吨,建成加氢站22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余辆,初步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二是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引领。积极构建创新平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4户,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46户。2020—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到16.1%,高于国家4.7个百分点。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会商机制。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T1000级碳纤维、晋华炉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引领山西制造业发展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三是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赋能。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连续举办四届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建成5G基站10.7万个,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建设任务;太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行,太原、大同等7个城市获评全国“千兆城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申报获批达到16个,10个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对接;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达到101.2万个标准机架,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八。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工程,全省两化融合贯标达标企业总量达到969户,累计创建293个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其中9个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推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研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措施。深化拓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构建煤矿智能化全周期标准体系,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134座。
四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降低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不断提升固废综合利用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出台全省工业领域碳达峰“1+5”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尾矿等工业固废多元综合利用,拓宽消纳路径,年利用量提高到1.87亿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创建11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7个绿色工业园区、5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五是提升产业集聚集约水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布局发展71个工业类开发区,做大做强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梯度培育18个省级特色专业镇,形成了79个山西精品,一批新产品走向全国。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面推广“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达到37户。今年1—9月,16条重点产业链累计营收5179.9亿元,同比增长13%。做大特色专业镇,设立省级特色专业镇发展资金,推动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65个,成功举办两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全省形成了“18+119”省市专业镇梯次发展格局。今年1—9月,1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实现营收795.9亿元,同比增长11%。做强工业类开发区。推动各开发区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依托工业类开发区,累计创建省级及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2户,其中培育了太原不锈钢等7户国家级示范基地,推动集群载体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六是加快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深化干部包联和入企服务工作,强化政银企联动、供需对接,统筹发展大中小企业“三类主体”,着力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支持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打造大国重器。按照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系列政策部署,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省省级以上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企业共计2903户,更多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我就介绍到这,谢谢。

马学英:


  感谢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刘勇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中新社记者:


  请问前三季度山西工业投资运行情况如何,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持续扩大工业投资,助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省工信厅副厅长   李鑫: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二十大以来,我省落地开工沪硅半导体硅片材料、泰山玻纤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实施干熄焦改造、气化升级改造等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工业投资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我们印发《山西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2024年行动方案》,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百项省级标杆项目,推动太重智能叉车等项目开工,保障晶科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8.2%,拉动全省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势良好,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8.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2.4%。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中心任务,打好“项目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组合拳,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全力抓好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转型、抓发展。建立储备、拟建、在建三个项目库,梯次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成熟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竣工项目投产达效。发挥重大项目稳增长调结构作用,围绕主导产业谋划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用好“四全工作法”,协调做好前期工作、要素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开展制造业领域重点工程产融合作,有效化解项目资金难题。
二是大力推动技改。技术改造是扩大工业投资、优化固投结构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工程,用足用好省级技改资金,坚持“扶优扶强”,突出“以奖代补”,面向集聚集约增效、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创新牵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增量提质等六大领域,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三是引导设备更新。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我们将在已支持168项设备更新投资5499万元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引导企业实施先进设备升级、数智深度赋能、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提升等设备更新项目。年底,我们还将组织开展设备更新奖励资金申报,对制造业领域独立法人企业实施的200万元及以上设备更新投资,按照适度普惠原则给予不超过550万元资金支持,希望企业踊跃申报。谢谢。



山西日报记者:


  请问,下一步,省工信厅围绕工业绿色化发展有什么举措?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晓蕾:


党的二十大以来,省工信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企业节能降耗,不断提升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节能降碳方面,推进钢铁、焦化等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沁新能源特种焦制备分公司、冀东海天水泥闻喜公司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十四五”以来我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梯度培育机制,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15个、绿色工业园区7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个。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大力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等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以固废为原料开发了超细高岭土、矿棉保温材料等新产品,固废年利用量提升至1.87亿吨。在工业节水方面,积极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晋能控股装备华昱能源化工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至9.8立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引导传统行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效水平。聚焦高端装备、绿色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领域,补短板、锻长板,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速布局高速飞车、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二是着力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聚焦减污降碳、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推广余热余压发电、高效节能电机、废水零排放等先进技术装备,加大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化学固碳、新型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力度,支持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数字化能效管理、再生资源分拣加工精细拆解等技术,加大高效绿色环保产品技术装备供给。

三是着力强化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落实国家有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绿色低碳项目的技改支持力度。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活动,在国家级绿色工厂中试点推行“企业绿码”,为我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做好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不断促进山西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谢谢。



央广网记者:

  省工信厅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

省工信厅副厅长   李鑫:


感谢记者的提问。省工信厅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聚焦创新主体培育,进一步壮大我省创新企业队伍。促进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创新主体高效培育。截至目前,我省共培育37户链主企业,77户链核企业。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全省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4356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903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2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户。
二是聚焦创新平台构建,进一步夯实我省创新基础。持续加强我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将企业技术中心打造成为我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截至目前,我省已培育35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1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具有产业共性技术攻关、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行业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我省共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培育)20户。
三是聚焦产业创新生态优化,进一步助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内核动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近三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5.2%;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首个电解水制氢项目建成投运,国产T800级、T10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相继突破。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快速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汇聚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工信领域开展“揭榜挂帅”,推动我省产业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数智技术快速突破并产业化,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韧性。二是开展中试平台建设。汇聚我省开发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在全省布局中试平台,打通创新成果产业通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优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构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与科技频道记者:

  山西省如何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晓蕾:


感谢记者的提问。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创造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近年来,省工信厅坚持不懈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快促进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有力支撑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转型。

一是积极搭建平台。先后成立智能制造产业技术联盟、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山西分盟,开展协同创新和信息共享;每年度组织召开智能制造推进大会,总结发展经验,探讨方向路径。

二是开展诊断评估。编制《智能制造诊断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对制造业领域500多户企业进行智能化水平评估分析,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

三是强化资金支持。省级财政累计拨付超过5亿元支持智能制造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00亿元。

目前,我省智能制造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个、试点示范项目6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个、优秀场景企业16个,评选省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51个、试点示范企业284个。太重集团轨道公司建成全球第一座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灯塔工厂”,实现了我省“灯塔工厂”零的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集聚资源,全面打造智能制造新业态。

一是挖掘潜力,扎实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积极推动我省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二是发挥优势,加速智能制造供给侧建设。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积极开展智能制造专家诊断服务,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诊断咨询,推动智能化改造。

三是夯实基础,建设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融入我省制造业设计、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研究制定一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的智能制造地方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标准宣贯、应用推广,服务我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谢谢。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下一步我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方面,还要采取哪些措施?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刘勇: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们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主要从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围绕“促增长”“稳投资”,着力从点上强企(企业)、连点成线(行业)、扩线成面(区域),“三位一体”稳定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面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深化干部包联和入企服务工作。抢抓国家“两新”“两重”等各项政策机遇,加快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水平。
二是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坚持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业”并举。传统优势产业要加快在振兴上破题,落实国家标准提升要求,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先进产能占比,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焕新发展。新兴产业要加快在规模上破题,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强政策供给,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未来产业要坚持精准选择、点上突破,发挥既有装置作用,沿途下蛋、培育转化,力争抢占制高点。
三是要深化科技产业融合。深入推进“四链”融合,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机制,在工信领域开展“揭榜挂帅”工作,支持实施若干具有引领性、协同性的创新项目,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强化“晋创谷”与新型工业化战略协同、政策衔接,放大“晋创谷”效应。
四是要促进数实融合赋能。加大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力度,布局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拓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在煤炭、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广泛应用。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工作,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五是要夯实产业安全基础。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机制,深化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山西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业链融入国家产业链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共同参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协作机制,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合作,大力推广“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高水平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谢谢。

马学英:


非常感谢省工信厅三位负责同志出席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山西发布)



责编:张国政   制作:曹欢

山西综合广播
先锋频率,旗舰广播。聆听山西,感受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