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宋朝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冬天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西周寒冰期的阴影下,大地沉浸在一片冰封的宁静之中。《竹书纪年》如同一部古老的记事石碑,镌刻着那段令人震撼的历史。
冰雹如银色的花瓣飘洒而下,寒风呼啸,将大地装点成一片银装素裹的仙境。在这冷峻的画卷中,牛马在风雪的肆虐下颤栗不已,最终在冰雪的禁锢中凋零。宛如苍茫的原野成为了冰封之墓,埋葬了无数生灵的生命。
江河在这极寒之下失去了勃勃生机,宛如时间凝滞,江汉之水被冰封,仿佛在梦中静止。这片冰封的土地,沐浴在寒风的吟唱中,散发出一种古老而冷峻的氛围。在这片凝固的世界里,寒风呼啸,江河沉默,仿佛大地沉睡在永恒的冰霜之下。
而在《孟子》的篇章中,文字描绘着更为惊人的细节。面对冰雪的肆虐,不仅是人们的生计受到了巨大威胁,就连曾经威震天下的猛兽们也无法逃脱寒冷的追逐。豪华的战车不再是征途的座驾,取而代之的是虎豹犀象,它们在寒冷的逼迫下,只能无奈地迁徙,远离这片被冰封的土地。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地沐浴在漫长的冰封岁月中,被人们称为东汉寒冰纪。时间在这个寒冷的时代里仿佛凝固,五百余年的冰雪交织将古老的大地装点成一片银白的寒袍,寒意凌厉地穿透岁月的褶皱。
《晋书》千年前的记载中,揭示了这段冰雪纷飞的岁月中的一段惊人景象。在公元333年到336年这短短的三年间,将海洋凝固成了一片梦幻的冰海。这场奇异的视觉盛宴不仅是对寒潮的凛冽回应,为这个时代带来了无尽的神秘与美感。
而在南北朝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实地记录了大地的冰冷之感。春天本应是大地苏醒的季节,然而在这冰封岁月里,春天的脚步被冰雪的囚禁所迫,草木发芽的时节不得不被迫延后。
在宋辽金时期,大地再次被冰雪之神所紧紧拥抱,这漫长而寒冷的时代被后人称为宋寒冰世纪。这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时刻,整整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古老的土地仿佛陷入了一场冰雪的永恒冬夜,寒霜紧紧地封锁着大地的生机。
千年前的记载中,揭示了这段历史中的极端寒冷。在这个寒冰的世界里,梅花树无法顽强地生长,而华北的土地在九月的时候就开始披上洁白的雪袍。
京杭大运河,曾是南北物资交流的繁忙动脉,此时沉寂在苏州段结冰的河面上,成为了一条静静的、冰封的冰河通道。曾经熙熙攘攘的商船在寒冷的怀抱中沉睡,与运河一同进入了冰雪的静默之境。
令人更加惊叹的是,公元1111年,太湖竟然被冰封,成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冰雪仙境。太湖畔的橘树原本应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但在这场冰雪的盛宴中,却全部被冻死。黄河和洞庭湖也在这冷冽的岁月里遭遇冰封,河水的流动仿佛也被寒冷的手掌紧紧地握住。
在明清时期,大地再次被漫长的冰雪所统治,这段寒冷的岁月被后人传颂为明清小冰纪。这个历经五百个寒冷岁月的时代,虽然距离我们现代人最近,却宛如一个古老的时空隧道,将我们引向那个寒冷而坚韧的过去。
在这个小冰期中,北京的年平均气温降低了三摄氏度左右,仿佛是一个被冰封的古都。明朝中期,历史的钟摆在寒意中摇摆,淮河流域似乎成了大雪王国的降生地。
据史书记载,在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淮河流域从九月份开始,雪花纷飞,白茫茫的大地一直被冰雪覆盖,直到次年二月雪停。这是一个被白雪缠绕的冬季,人们在这片寒冷的王国中感受到时光的冰凉,历史与自然在这段时间里交织成一幅冷峻而悲壮的画卷。
而在清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冬季平均温度更是比现代低了7摄氏度左右。这片曾是温暖的家园的海岸线如今却被冰霜缠绕,寒风刺骨,海水冰封成了那个时代的常态。
与现代相比,古代人缺乏各种现代保暖衣物,如保暖内衣、秋衣秋裤、大棉袄和羽绒服等。在这个时期,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虽然棉花传入了中国,但棉花种植并未普及,全国并未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因此,对于古代平民百姓而言,棉衣棉裤仍然是奢侈品,只有一些达官贵族有能力购买棉被和棉衣棉裤。
南北朝时期的棉花种植主要限于一些边境苦寒地区,因此棉花的产量相当有限。这使得富裕阶层成为少数能够拥有棉花制品的人群,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则仍然在寒冷的季节中艰难度日。
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代富人在过冬时主要依赖于现代东北人钟爱的皮草。皮草因其极佳的保暖性和多重优点而备受喜爱。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祖先们就已经懂得狩猎采集动物皮毛以保暖。
皮草的采集并非易事,依赖于狩猎,而古代汉族主要以农耕为主,狩猎对他们而言是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因此,皮草在古代同样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贵之人才能够享受到这种极致的保暖。
缺乏现代保暖衣物的古人,特别是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平民,每年的寒季都需经历艰苦的考验。
贵族阶层如北宋文学家苏轼,以及其他富有的贵族,依仗着现代东北人钟爱的貂皮来过严寒的冬日。他们过冬的奢华风范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得以生动描绘,骑马穿戴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在冰天雪地中过冬的富丽堂皇。
对于富裕但不属于贵族的平民来说,能够穿上羊毛或狗皮的皮草制品已经算是奢侈品。这些平民在寒冷的季节里,也只能寻求一些相对简陋的保暖衣物,如加厚的粗布衣服或者填充了柳絮、芦花、麻絮等物的袍来抵御寒冷。尽管与贵族相比显得朴素,但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保暖的解决方案。
填充物方面,由于缺乏棉花,古人尝试各种替代品,包括柳絮、芦花、麻絮以及茅草等。虽然这些填充物的保暖效果相对有限,但在缺乏更先进技术的年代,这些简单的材料仍然是他们最为可行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身体的温暖。
随着时代的推移,进入唐朝时期,中国人口暴涨,而桑麻产量却难以满足普通百姓填充衣物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发明了纸裘,一种用纸做成的衣物。纸裘主要以丝绵和藤纸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后,具有一定的防风效果,而且能够用水清洗,价格相对较低。
纸裘在古代不仅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甚至连一些达官贵族和文人雅士也钟情于它。苏轼曾抒发对纸裘的推崇:“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底日深无事,高眠不出门。”
这反映了纸裘的轻便、保暖以及受欢迎的特点。在北宋时期,纸裘甚至成为了唐宋时期畅销的过冬衣物,朝廷还曾向四川的灾民发放十万件纸裘,为古代人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的保暖选择。
在唐朝时期,古人在填充衣物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使用棉花、动物羽毛和蚕丝等材料,以提高保暖效果。然而,由于古人处理羽毛时存在异味问题,羽绒衣服的异味相对较重,限制了其在社会上的推广。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过冬时蓑衣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衣物。柳宗元在他的作品中描绘了寒江雪中独钓的老翁,穿戴着蓑衣,清寒中展现出淡泊的风采。
蓑衣是由蓑草和稻草编织而成,再搭配斗篷和斗笠,成为了过冬的必备装备。这种古老的蓑衣不仅良好保暖,而且具备防雨雪的功能,实用性极高,成为了古代百姓性价比很高的过冬衣物选择。
与此同时,古代的被子也是百姓过冬的重要保温工具。
富裕的人常常能够享受到由棉花填充的高品质棉被,这为他们提供了舒适而温暖的睡眠环境。而相对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则只能使用一些廉价的填充物,如芦花、柳絮、茅草等,制成简朴的布衾。
北方地区以麻为主要原料,而南方则以葛为主,填充物多为一些经济实惠的自然材料。尽管这样的布衾价格便宜,而且具备一定的保暖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它们逐渐变得薄而硬,保暖效果逐渐减弱。
床上铺的选择也是古代百姓需要考虑的一部分。富有的人可以选择丝褥,这是一种填充了高级材料如鸭绒、鹅绒等的床褥。然而,对于贫苦的人来说,只能用廉价的干茅草铺床,这成为穷人们最为常见的床垫选择。
干茅草具有柔软的特点,同时也具备不错的防潮效果,便于晾晒,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成为了贫困人家在寒冷季节过冬时的首选。
正如杜甫在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说明了布衾使用久了后的一些缺点,但对于那些日子艰苦的人们来说,这样的床铺仍然是最为实用的选择。
在建造房屋时,人们注重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以确保房屋充分接受阳光,使室内保持温暖。此外,生火取暖成为了另一种重要的过冬方式。富有的人可能使用木炭来生火,而贫困的人只能依靠拾柴生火。
人们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季,发明了一些巧妙的取暖设备。早在西汉时期,古人就已经学会了利用土炕的保温效果。火炕是一种通过火的热量使土炕发热,从而传递温暖的设计。
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人们加厚房屋墙体和地面,通过火炕的原理制热,使房屋内保持温暖舒适。在宫廷中,甚至有专门的房子被称为暖阁,采用这种技术,确保房屋内温度不会迅速散去。
古代人还早早地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暖炉的暖宝,它是一种小巧随身携带的手炉。这种手炉非常便携,可以轻松放进袖子里,炉内没有明火,只有炉灰,罩上一个保护罩,携带起来十分方便。
此外,还有一种被中香炉,它的外形球形,内部设计了两三层同心圆,最内部是半球形炉体,利用陀螺原理,不论如何运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散出来。这些设备为富裕的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温暖。
对于普通底层平民而言,在过冬时,他们大多只能依靠一身蓑衣、一床布衾外加茅草床。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可能有一身麻絮填充的袍子。因此,古代穷人和富人的过冬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富人拥有多样的取暖工具,而穷人则只能选择那些相对廉价的产品来抵挡严寒。
“穷过夏,富过冬”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阶层差异和生活水平的悬殊。取暖保温在古代是一项需要一定经济实力支持的重要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