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民俗博物馆进一步凸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成为非遗传播的第二课堂。
民俗博物馆开展巧手剪纸活动(资料照片)。
作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榆林民俗博物馆大力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把主题教育与公益文化活动、节庆民俗活动、文明新风培育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非遗技艺,亲近传统文化,感受历史传承。
陈列布展 体现鲜明地方特色
走进位于榆林老街凯歌楼的榆林民俗博物馆,各类农具、生活用品、家居陈设、明清时期的服饰、老榆林名菜等,一一呈现在眼前,仿佛开启了一场与老榆林的时空对话。铁匠铺、豆腐坊、中药店、四合院、迎亲队伍等,实景还原了老榆林的民俗风貌。剪纸、刺绣、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展示,让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纷纷称赞。
榆林民俗博物馆不仅展品原汁原味,就连展陈空间设计都使用特色元素,展厅的民俗场景都还原非遗原生态;橱窗展陈选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观众参观时仿佛置身其中,极易引发共鸣。从展厅运用多媒体等多样化展示方式,到配套完善的宣传教育,再到展馆建筑和展览,都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市民李彩霞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榆林人,这么多年来,榆林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到处都建起了高楼大厦。但是走进民俗博物馆,让我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脑海中会闪过小时候端着黑豆去豆腐坊换豆腐,以及每逢节令在锅台旁边看母亲做饭的情景。”
多措并举 增强非遗保护意识
这是一座“活态”的博物馆,因为非遗在这里不仅仅用作展示,同时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榆林这座古城,历经岁月的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的历史,积淀成深厚的民俗文化,滋润了无数本土艺术。榆林传统泥塑非遗传承人李生军说:“榆林先民们早就为榆林艺术开启了不朽的篇章,在绘画、雕塑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精湛深邃的艺术瑰宝。”在一年一度的博物馆日活动中,李生军都要进行现场泥塑教学,参观者听得十分认真,非常高兴能亲手体验。
榆林民俗博物馆宣教委员许思雪介绍:“我们经常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公众讲解非遗相关知识,组织非遗传承人展示手工技艺的制作过程,观众可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报名参加。”
近年来,每逢博物馆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榆林民俗博物馆总会开展一系列知识普及活动,举办民俗展览展示活动。以节日民俗为主题,发掘背后的民俗故事,开展话民俗及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与此同时,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二十四节气时,都会举办非遗展示及相关民俗活动。“课程传播+互动体验”的活动形式不但实现了对当地非遗项目的宣传,观众通过参观展览、体验特色民俗活动,增强了非遗保护意识,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
创新方式 充分扩大辐射范围
如今,对于榆林市各所学校的学生来说,陕北说书、剪纸、泥塑、道情、大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陌生。这得益于榆林民俗博物馆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为学生和群众宣传非遗知识。该馆以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行宣传教育,强化民俗类博物馆的社会文化教育和研究功能。
秋日午后,榆林民俗博物馆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榆林市第二十小学,与学生一同感受漆扇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孩子们从设计起稿,选择颜色的搭配,通过淳朴、活泼的纹饰来设计与展示“银河星际”的故事,绘制出一幅幅漂亮的漆染画。工作人员刘梦云说:“通过寓教于乐的社教活动,让学生学习了民俗知识,亲手制作漆画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榆林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曹欢表示:“我们让民俗展示、非遗展现、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开展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展示巡展等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辐射人群的广度和文化品位,使民俗博物馆成为传承人培养的平台和桥梁,让传统习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得以存留,更让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承接于过去、传承于现代、‘活’在未来。”
来 源:榆林日报
编 辑:刘 念
审 核:魏欣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走进全景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