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广宇曾对某央企开展安全约谈时深刻指出:
要敢于直面正视,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要坚决克服以下错误倾向:觉得安全生产就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未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业务部门没有树牢安全第一思想,管业务管安全不落地,安全管理部门没有权威性,成了背锅部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更是落实不到位。
央企作为国内安全生产管理的排头兵,尚浅对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视不够,更不用谈其他企业。“觉得安全生产就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这种认知和现象在国内各行各业几乎成为一个通病,也是我们做好不好安全工作的主要症结之一。
现在几乎很难找到没有安全机构、没有安全管理人员的企业,但是为什么还会出那么多的事故?
“察言观色”很重要——安全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精神饱满,神清气爽;事故频发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垂头丧气,士气低落。现在讲究企业内部的机构生态,就是指机构之间的关系。要考察一个企业的安全重视程度,就要看安全管理机构的地位。安全管理机构地位高,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威,说话才有人听;安全管理机构地位低,安全管理人员夹着尾巴做人,谁也不敢“得罪”,生产就无法保障安全。
通用电气的原CEO杰克·韦尔奇说:“一个组织是否重视某种理念,只要注意观察他们安排的领导班子即可。”我们之所以单独拿出安全机构的地位说事,是因为,一个企业是不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不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管理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前任局长李毅中早年曾做过中石化下属企业的经理。1987年,他升任中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时,安全处还只是生产部下面的一个部门,“一支队伍五六条枪”。他主抓生产后,把安全处升格为安全生产监察局,和生产部门平级。1992年,精简机构,由于总公司高层的不同意见,安监局又被重新降回到五六个人的安全处,结果当年中石化接连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第二年,中石化重新成立安全生产监察局。这几年,都能听到很多人说中石化是中国安全生产最好的超大型企业,但是,却没多少人注意到安全机构在中石化的强势地位。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五官争功”——年终总结评比,评选先进部门,CEO“脑袋”让各部门发扬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推荐自己或者推荐别人。销售部经理“口腔”说,销路是他们打开的,效益好他们功劳最大;品管部门经理“眼睛”说,销得好是因为质量好,质量好品管部功劳跑不了;研发部门经理“耳朵”说,产品好是因为设计好,没有研发部门哪来的设计好;财务部门经理“鼻子”说,效益好是因为成本控制好,财务人员心没少操……各个部门都加入了争功大合唱,只有负责生命健康的安全部门经理没话说,好像这一年除了花钱没别的成果。
最高首长终于说,鼻子眼睛耳朵“五官争功”,都觉得自己重要。确实都很重要,可是你们知道谁最重要吗?命最重要,命没了五官都不需要。
这个故事在说,安全最重要,是基础,没有安全,其他工作都是白做。
再举一个在业界有代表性的例子。在中海油南海油田的施工单位中,有一家来自美国的菲利普斯公司,这家公司对待安全和安全部门的态度非常鲜明。菲利普斯规定,生产管理第一重要的是安全,不搞安全环保,就不能搞生产。公司有几个部门,其中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叫HSE是3个英语单词健康(healthy)、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的缩写。安全和员工健康、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是国际安全管理的总趋势。国内有些企业在引用HSE管理时加进了质量(quality)管理内容,并称为QHSE部。公司规定,HSE部是第一部门,别的部门负责人可以外聘,唯独HSE部门负责人不可以,必须是本国培养的有经验并懂得系统工程、善于安全管理的人才。
我们的企业对此应该有所启发,知道企业中哪几个部门最重要。
管安全、管人才、管效益的三个部门应该处在龙头位置,开会坐前排,发文件居前列。国内的企业管理逐渐现代化,组织结构也逐渐变得科学合理,企业的岗位序列出现了财务总监、市场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这些改革开放前没有的职务。但是,安全总监职务在国内却不多见,而国外的企业特别是风险大的行业则非常普遍。有人认为,“安全总监”,这不就是换个好听的名称吗?可不能这样说。企业里一般安全管理部门的级别如果与各部门的级别一样,那么管理安全工作就时常会遇到不少阻力,监督力度就不会大。
国外的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如果安全机构领导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部门经理,很难有足够的权威,还会产生我们称之为的“箩筐现象”——各个部门把安全管理部门当成箩筐,都把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甩进安全管理部门这个“箩筐”。“安全总监”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安全管理机构的领导变成了总监,级别比各部门领导要大一级或大半级,具备较强的安全专业技能,拥有较高的资质,主要负责监督工作,独立行使安全生产监督权利,拥有很大的监督权和处罚权。
现在企业有CEO(首席执行官)、COO(首席运营官)、CFO(首席财政官)等,安全管理方面则称“CSO”。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安全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CSO(首席安全官)应运而生。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等大公司也纷纷设置CSO。CSO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含义,有的负责职员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有的负责防止公司网络免遭黑客攻击,有的主要保证提供产品的性能安全。CSO的注解也不断增加,现在已经被称为“首席安全策略家”了。职责范围要求CSO们,必须从管理角度而不是技术角度,预见并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要能够指挥对付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各类安全问题。著名的“猎头”公司——克里斯蒂安?延伯斯公司调查了《财富》前1000强企业的390名执行总裁,高达95%表示对CSO感兴趣,25%称准备聘用CSO,8%已经着手招聘CSO。
国内外的厂长经理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这点是共同的。但是,无论是安全总监还是CSO,国内的企业却很难找到对应的领导岗位。我们主管安全的企业副职领导都兼着主管生产的重任,没有专门以安全为业。这会造成生产吃紧时容易忽视安全,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用在安全管理上。
人们常说“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可是,对于安全管理来说,这句话得反过来,“有地位才能有作为”。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地位重要了,才能谋划出重要决策,也才能发挥出重要作用。安全管理机构成为企业的第一部门,有了第一部门的权威,整个企业才能形成重视安全管理的氛围。
▼
安全人需要不断进取、学习、深造,这里推荐几个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公众号。希望通过这些公众号让你在管理中更上一层楼!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