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引领 人才兴泥 ②| 泥江口镇优秀人才:一根竹子卖30美元,黄匡:远不止如此

文摘   2024-10-31 20:13   湖南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资源。近年来,泥江口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精神,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多措并举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人才“新势能”转化为全镇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更好的传播泥江口镇人才声音、讲好人才故事、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特推出“汇智引领 人才兴泥”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泥江口镇优秀人才”先进事迹。



这是系列报道第二期,湖南通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泥江口镇竹产业协会会长——黄匡。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手中的竹子是如何从10元卖到30美元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泥江口镇开始发展一次性竹筷产业。镇上几乎人人都是竹农,小作坊遍地开花。1989年,高中毕业后的黄匡开始在镇上从事竹制品运输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在2003年,黄匡赶上热潮,放弃现有工作,运用积累下来的的原材料渠道、销售渠道等经验资源,开了家竹筷生产小作坊,在资产的不断累积下,小作坊扩大成大厂房,顺利成立通达竹木制品厂。

政策东风,引领竹产业走出国门

(泥江口竹产业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对于刚创业的黄匡来说,销售渠道一直是最苦恼的事情。“已经走上这条路了,资金和精力都搭上去了,临时打退堂鼓也来不及了。”黄匡表示。

2010年,凭借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加持朋友的帮助,他开始踏上外贸这条路。2012年又迎来重大利好,国家放开政策,生产企业可自主出口。黄匡抓住政策机遇,探寻“竹筷”出口路径,开拓电商平台,生意越发红火,将产品卖向了全世界,成了镇里最早用竹筷赚美元的领路人。

自2010年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和中国制造网等网络平台合作以来,通达竹木连续多年被评为“金牌电商”“数字化出海新外贸优商”等,2018年被评为“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通达竹木90%的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近60个国家,产品深受各国客户的信赖和喜爱。

创新驱动,从竹筷到餐厨具龙头

在收益得到明显提高后,黄匡稳中提质,将心思放到技术创新上,投资上百万元购买机械设施,产品由过去单一的快消竹筷,拓展为竹吸管、竹刀叉等多种品类,小作坊变为大厂房,生意也一路顺风顺水。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竹筷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转型升级,2021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原有的竹筷协会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正式升级为竹产业协会。黄匡凭借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对竹产业的深刻理解,被推选为竹产业协会的会长。在黄匡的精心策划与有力引领下,41家竹产业不再各自为政,而是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竹材的多元化应用与市场拓展的新路径。黄匡积极倡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鼓励企业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不断提升整个竹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组建80多人的竹企业电商团队,搭建竹制品“电商+供应链+全球商品大数据”的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孵化跨境电商企业,促推产业迈向更高品质、更广舞台、更高视野的发展新阶段。

2023年7月,益阳泥江口竹科技产业园成功开园,通达竹木制品厂是首批入园企业之一,专攻竹筷、竹餐具等出口热销产品。同时与山乡巨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化合作,租赁竹科技产业园2栋无尘标准车间,建设高端生产线。

“产业园环境优美,硬件和配套齐全,智能化程度高,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能,还能给外商更好的验厂感受。”黄匡在谈他的入园想法。

现今的湖南通达竹业有限公司已拥有10多条天削竹筷、卫生筷、圆棒筷等生产线,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今年已实现销售额超2800万元。

反哺社会,承担新的职责

“竹筷产业发展好了,不仅可以解决镇里楠竹销路问题,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这样一来,我也带富了乡亲们,这正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担当。”黄匡说。现今,公司生产线需要消耗楠竹原料近3万吨,每年支付竹农费用近2000万元,同时还在本地雇请固定员工85人,生产高峰期时员工达130人,人均月工资近4000元,每年累计支付工资近500万元。

同时,为积极响应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黄匡第一时间主动协调多家企业生产了10万双印花工艺的公筷,并推广上市。如今在益阳大大小小的餐饮场所,基本都能看到“泥江口竹筷”的身影。“以前我们主要专注于做出口贸易,现在也慢慢把视线转回国内,让‘泥江口竹筷’遍地开花。”


END


文字:丁玉梅

编辑:胡杨心婵

一审:熊   科

  二审:姚   灿  

         三审:张   勇    郭   蓉     

泥江口镇人民政府
用于人民政府的相关推送,为人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