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津林业局
岁末防火不松懈
宣传守护千万家
年终岁末正是火灾高发的危险期。为切实筑牢森林防火屏障,提升群众防火安全意识,河津市林业局森林消防专业队火力全开,深入城乡各地,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冬季安全敲门”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全市人民送上一份 “平安年礼”。
在河津市下化乡、樊村镇、僧楼镇等防火重点乡镇,森林防火宣传车缓缓驶过,车身张贴的醒目防火标语、播放的森林防火知识广播,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聆听。宣传员们抓住时机,纷纷向过往行人发放精心制作的防火宣传手册,耐心讲解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毁大片宝贵的林木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威胁到咱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家进山游玩千万不能带火种啊!”宣传现场,群众们认真翻阅手册,不时就关心的问题提问,宣传员们一一给予专业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请广大村民做好“十不准”,不准携带火种火源进入林区,不准在林区吸烟、焚烧垃圾、烤火、野炊、乱丢火种……”森林防火专业队队员还联合各村,利用乡村大喇叭“贴近村民、直通基层、覆盖面广”的特点,在各村掀起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新热潮。
元旦以来,河津市林业局森林防火专业队已累计出动宣传20余次300余人,直接受益群众达50000余人次。岁末的忙碌,只为守护那一抹绿色,他们用坚守与付出,在寒冬织就一张严密的森林防火网,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新年。
2
以社会化服务为笔
绘林权改革新画卷
芮城县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社会化服务试点县,以花椒、红枣产业为切入点,在社会化服务领域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专业合作引领,凝聚产业合力
培育专业合作组织是芮城县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社会化服务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县已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达132家。其中,干果、花卉专业合作社107家,苗木专业合作社25家。这些合作社聚焦花椒、红枣、菊花等特色产品,不仅承担起销售重任,还积极拓展加工业务,形成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通过示范带动,众多分散的林农被紧密联结在一起,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团队护航,提升产业品质
为保障花椒、红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芮城县着力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并建立县级“乡土专家库”。如今,专家库人才济济,共有28名专家,其中省级1名、市级2名、县级25名。这些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每年举办培训20余场次,内容涵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多个方面。从树苗栽培到果实采摘,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技术指导,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有力提升了花椒、红枣的品质与产量。
节会搭建平台,共促产业繁荣
为进一步提升芮城花椒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产业交流合作,芮城县精心筹备并连续成功召开三届“花椒节”。花椒节现场热闹非凡,不仅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花椒产品展示区,集中展示了本地琳琅满目的花椒特色产品,从传统的花椒干货,到花椒油、花椒酱等深加工产品,应有尽有,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品鉴;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产业研讨会,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各地花椒产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花椒产业的前沿发展趋势、先进种植技术与创新营销策略。
此外,花椒节期间还穿插了精彩的文艺表演,融入了浓郁的地方文化元素,让参与者在感受花椒产业魅力的同时,领略芮城独特的风土人情。花椒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本地花椒企业与外地采购商搭建了直接沟通的桥梁,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有力推动了花椒产品的销售;更为芮城花椒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展示芮城林权改革成果与产业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
多元渠道拓展,畅通产销链条
在销售环节,芮城县积极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强化产销对接。目前,全县电商企业蓬勃发展,已有21家。与此同时,本地网红达人队伍不断壮大,拥有本地网红5人,带货达人23个。他们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将本地的花椒、红枣等土特产推向全国市场,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其中,抖音直播带货商业带头人姚乔升、侯晓鹏表现尤为突出,带动全县大红袍花椒销售10万公斤以上,网销额超800万元,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