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戍边文化、讲好戍边故事、传承戍边精神,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精心组织了戍边文化宣传大使聘任仪式暨警营开放日活动。
仪式上,呼伦贝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刘畅、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自媒体达人张蕊、自媒体创作者牧民达西、东乌珠尔边境派出所护边员巴特朝格图、头站边境检查站辅警刘红艳荣膺戍边文化宣传大使,庄重接过聘任证书。此后,他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研究与传播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卓越影响力,全力弘扬戍边文化,生动讲述戍边故事,接力赓续戍边精神,使更多人深刻理解并铭记戍边事业的伟大意义与崇高价值。
“非常荣幸能够担任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戍边文化宣传大使,戍边人脚踏荒原、头顶星辰,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坚守,他们用青春诠释着责任,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将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英勇与奉献,让更多的人了解戍边人的不易和伟大,让我们一起向这些最可爱的人致敬。”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自媒体达人张蕊满怀深情地说。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原呼伦贝尔市公安边防支队)前身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边防部队,2018年12月成建制划转公安机关,并结合新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进行调整整合,现役编制全部转为人民警察编制。自2019年转隶以来,成绩卓著,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助推陈巴尔虎旗获评全国首批平安边境模范县。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获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单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绩突出集体以及首届文化建设支队级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还涌现出“一颗初心传三代”图门、“国家的孩子”巴特朝格图、四代护边础鲁等护边典型。一代代官兵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一代代戍边民警用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抒写着壮丽的戍边篇章,更有2名同志被追记为烈士,7名战友因公牺牲,他们用生命铸就了戍边事业的伟大丰碑。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在戍边文化建设领域持续深耕、成果丰硕。秉持“修志存史、鉴往知来”的理念,精心编纂并印制了《呼伦贝尔公安边防志》,积极起草《呼伦贝尔边境管理志》,全力确保珍贵历史记忆得以妥善留存。以构建三千红色边关文化带为契机,组建戍边文化建设专班,成立戍边文化研究小组,成功打造 9个特色鲜明的红色系列教育基地。深入挖掘戍边文化理念精髓与时代价值,创新推出云端打卡形式,开展戍边文化地标“云打卡”活动,并多次举办春令营、夏令营、理论读书班等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戍边文化的影响力,在全区文化建设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一面耀眼的旗帜。
在文艺创作和主题宣传上,精心组建了“红色边关文艺队”和“红星乐队”,创作推出了一系列生动展现警营火热场景、鲜活刻画戍边卫士英勇形象的优秀作品。以戍边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身边先进典型事迹,精心策划拍摄了3部《对话百岁戍边人》短视频和7部《戍边笔记》微视频,凭借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故事讲述,充分展现了戍边人的坚守与奉献。同时,在《内蒙古日报》《呼伦贝尔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3次整版刊发支队戍边文化专题经验做法,7次整版报道戍边民警、护边员的典型事迹,让更多人深刻了解戍边工作背后的艰辛与荣耀。
戍边文化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凝聚着戍边卫士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忠诚卫国的强大精神支柱。戍边文化建设不仅强化了边境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向全社会彰显了戍边事业的伟大与崇高。我们应当积极弘扬戍边文化,传承戍边精神,激励更多人关心边境、守护国土。
值此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向默默奉献、守护岁月静好的人民警察致以崇高的敬意!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阎蕾
图片来源于: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
海报制作:于灵
美编:任彦依
主编:姜喆
监审:刁岩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