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如今却是省级旅游示范村、省级旅游重点村、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核心产区。短短数年,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七一村,这个以党的生日命名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记者到七一村蹲点采访,通过对七一村蝶变的观察,以点带面,探寻大石桥市农特产业从无到有的孕育过程,感受基层党建与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的脉动,展现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的生动场景。
在辽南第二高峰“老轿顶”山脚下,七一河在山谷间蜿蜒流淌。依山傍水、群山环抱的七一村,在冬日里显得静谧而安详。
七一村原名大锉草峪村,是革命烈士吕庆余牺牲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以党的生日将其命名为“七一村”。
山河间有英雄长眠。七一村烈士陵园里安葬着吕庆余、王希珍等5位烈士。在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村民们经常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为英雄献上一束刚采的天女木兰。
“一进七一村,步步踩石头。春种秋不收,年尾两头空。”流传至今的民谣,道出七一村资源禀赋的匮乏: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足1亩,而且还是贫瘠的山坡地。地处偏僻山区,出入村子仅有一条马路,遇上雨雪天气,几乎与世隔绝。
黄土岭镇曾有7个省级贫困村,被称为营口市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其中,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七一村又是最难啃的那一块。
在这片英雄鲜血浸染过的热土上,人们身上有干劲,但苦于没有方向;不甘于落后,却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束缚下愁眉不展。
村民万家波说:“大伙都不愿意落后于人,不然对不起先辈,更对不起村名。”
如何在这样的村子实现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进步?大石桥市委书记王殿丰认为,作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强筋壮骨”,才能真正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打好贫困落后地区翻身仗。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为了打好这场硬仗,大石桥市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持续开展集中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对253个村级党组织实施“强、中、弱”分级管理,坚持“书记抓”和“抓书记”相结合,市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驻地第一书记“四级书记”既挂帅又出征,扑下身子,直达田间地头,深入一线找“病灶”,“一村一策”开良方,狠抓落实除“病根”,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全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数量从2021年换届以来的36个降为零。
大石桥市高坎镇淡水鱼冬捕起网。
当村级党组织由软弱涣散变得筋强骨壮,一场场精彩蝶变在沃野田畴间拉开帷幕。
面对一穷二白、人多地少的困局,村“两委”班子决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盘活丰厚的“红色家底”,并以此找到了破局点。
2018年,村党支部发动全体村民,收集了上百件老照片、老报纸、老物件等,建成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红漆青瓦的展览馆,是七一村最醒目的建筑,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牌匾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七一人用它来承载引以为傲的红色记忆。
2022年,大石桥市委组织部帮助七一村完善基础设施、设计课程内容,建设运营了营口市首家青年干部实训基地,开展参观教育、集中授课、劳动实践、拓展训练等活动,创造性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实训期间,40余户村民敞开家门,学员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喂养黑猪、果园除草、帮助孤寡老人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深入了解村民所盼,部分学员还与村民结成“对子”,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为民情怀。
除了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前行之力,村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还以红色资源和秀美风光为基础,组建集体所有制企业——大石桥市老轿顶文化服务中心,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承办“观岭上春色、走红色山乡”活动,每年接待游客数万人次;与辽宁致公书画院、沈阳书画院等签订研学协议,共建红色写生基地,通过名家笔墨再现七一村独特神韵;村党支部书记万森、驻村第一书记冯春等村“两委”班子成员化身直播达人,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展现乡村美丽风光和特色农产品。
擦亮历史地标、讲好红色故事、凝聚奋进力量,七一村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乡村游+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新模式。今年以来,盘活村民闲置房屋46处,带动餐饮及农副产品销售150万元,仅乡村旅游一项,就增加村集体收益20万元,村民户均增收3700元以上。“七一红”出圈出彩,把流量变成了“留量”,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七一人,守家在地端起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饭碗”。
从红色资源到秀美风光,大石桥市不断培育、激发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活力,多维度整合文旅资源、生态资源和农特产品资源,精心策划红色、科普、古代遗址等特色旅游路线,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博洛铺镇打造的日月湖生态园特色旅游景点,集赏荷、垂钓、滑雪、野营于一体,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大石桥市成功举办2024第二届中国营口东北大米节。
在万森带领下,记者在展览馆驻足良久。一段段文字、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一段段峥嵘岁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万森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营口县(今大石桥市)提出“远学大寨,近学水源、吕王(今黄土岭镇)”的口号,吕王公社则提出“远学大寨,近学水源、吕王,内学七一”的口号,七一村村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将贫瘠的山坡地改造成高产梯田,创造了远近闻名的“轿顶精神”。
站在展览馆介绍“八大嫂”事迹的展板前,万森动情地说:“当年人们在老轿顶上摆下战场,大修梯田,在28次大会战中,8名农家妇女没缺过一次工,她们运土方、挖沟渠,受伤了也不下火线,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
万森说:“当年修建的梯田仍是年年丰收的高产田,前辈们的辛苦付出,换来后人的好日子。‘轿顶精神’靠的是党支部领导和党员带头,这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决不能丢。建设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就是要把人们建设家乡的初心找回来,把艰苦奋斗的精神找回来,凝聚起建设家乡的炽热之情,争创新时代的‘轿顶’奇迹。”
展览馆成为农文旅融合的引爆点,那么,七一村下一个战场又在哪里?
村“两委”班子认识到,发展传统农业土地匮乏不成规模,施展腾挪的空间十分有限。然而,三面环山昼夜温差大的自然禀赋,非常适宜香菇生长。历经多年发展,七一村已有香菇大棚110余栋,养殖菌棒150万棒,年产香菇总量300余万斤,年收益200余万元。
在七一村的示范带领下,黄土岭镇香菇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黄土岭镇成为“辽南食用菌第一镇”,生产的香菇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
七一村村民吕秀兰的丈夫和孩子都有残疾,勤劳肯干的吕秀兰被医药费压得喘不过气来。自打种了香菇,日子越过越红火,她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大石桥市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维刚说:“七一村香菇产业从无到有,得益于‘四级书记’始终在一张产业蓝图上做文章,修建冷库、协调贷款、送技术进村、帮助开拓市场,把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村里聚集。”
黄土岭镇的食用菌生产大棚内,村民们在采摘香菇。
2023年以来,作为黄土岭镇香菇产业“排头兵”,七一村党支部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与其他13个党支部一道加入黄土岭镇食用菌共富产业联合党委,构建起党组织互帮互助、发展共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同时,划分3个党群共富责任区,16名党员致富骨干肩扛责任,以提供技术指导、畅通产销渠道等帮带方式,带动群众106人。
除了香菇,黑猪、柞蚕等特色养殖也如火如荼。仅柞蚕养殖一项,每年收益就达500万元。2023年,七一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脱贫户人均收入1.7万余元,对比2015年的5200元,增长3倍有余。
七一村是大石桥市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格局的缩影。大石桥市通过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将党建“组织力”转化为产业“发展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目前,全市成立跨村产业联合党委3家,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77个,设立党群共富责任区914个,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62.2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461.5万元。
今年3月,冯春来到七一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打通农产品销售瓶颈,他化身主播,在直播间和田间地头热情推介香菇、干豆角等农产品。今年以来,开展线上直播和线下助农活动数十次,销售额达30余万元。
种植户陈晓梅说:“在冯春的帮助下,每斤香菇多卖1.5元,每年多收入好几万元钱。”
冯春的带货雄心并不止于七一村。他参加了由28位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的大石桥市第一书记助农工作室,望马台酸菜、博洛铺小米、高坎大米、周家镇大红袍李子……各驻村第一书记横向联合,助推全地区特色农产品抱团发展,声势越发壮大。
大石桥市第一书记助农工作室以大石桥市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通过建立“互联网+农业+驻村干部”农产品供应链孵化平台,助推农特产品供给侧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建立1个抖音店、1个快手店和7个拼多多店,上架产品40多种,浏览量超10万人次,每场直播点赞量都超1万人次,线上农特产品销售额达800多万元。
2023年12月,我省以大石桥市第一书记助农工作室为基础,组建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农产品电商联盟,为全省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赋能。
在驻村第一书记带动下,七一村人转战线上“轿顶”。万森带着村里的宝贝穿梭于各大展会,不断拓展合作商机与销售网络,解锁更多乡村全面振兴的流量密码。
木兰山庄负责人孙希娥将工作画面、四季景色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上。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短视频“小白”会吸粉数万。“远道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孙希娥不光通过网络平台将游客“引”进来,还将大山里的农副产品“推”出去。榛蘑、香菇、黑猪等农副产品都是紧俏货,经常供不应求。
山脚下是巍峨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山谷间是星罗棋布的香菇大棚,山坡上是20世纪60年代在石砬子上凿出来的梯田,再往上走则是木兰山庄,身着红衣的主播在雪霁后的群山间漫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过去,生长在英雄的土地上,七一人倍感光荣。如今,七一人传承革命先烈们炽烈的爱国情怀、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不断增强自己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并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开启新的长征,争创新时代“轿顶”奇迹。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数十年间,七一人牺牲、奋斗、探索和创造,只为一件事——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如今的好日子,是在党的领导下,党员干部群众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们的拼搏故事、奋斗成果,也将成为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