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产提高,“合理密植”很重要!关于玉米种植密度那些事→

民生   2024-10-15 04:30   北京  

关注化肥农药助手↑这里尽是干货!





免费查农药化肥真假、看农资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经销商农户必备;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投稿/推广合作请加:lihelong139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耕地资源日益紧张、气候极端和病虫害频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产水平。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均居首位,同时也是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作物。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建设吨粮田,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品种的耐密性和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在我国高产玉米新品种更新迭代的过程中,玉米株型也逐渐从平展型演变为紧凑型,使得品种的耐密性明显提高。密植增产是通过改良叶夹角、雄穗大小等性状,改善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性、有效叶面积指数,从而获得较高的群体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
玉米密植后,群体内通风、透光降低,抗病抗逆能力降低,更易发生倒伏,个体生理和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对有限光温、水肥的竞争加剧。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并不是所有玉米品种适合密植,同时也应警惕耐密植品种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的弊端。
玉米种植密度
一、常见误区

常见的误区有种植越密越高产、所有品种采用一种种植密度,盲目跟风其他农户的种植密度等。
二、合理密植意义
合理密植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利用光能和地力,可以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倒能力,从而实现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目标。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种植密度过于稀疏,虽然单株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易形成大穗,穗粒数多,但由于亩穗数过少,群体的总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相反,当种植密度过大时,会导致田间荫蔽,通风透光不良,个体植株发育受到抑制,形成细弱的植株,空秆率增加,果穗变小,粒数减少,粒重减轻,最终也会导致群体产量下降。
因此,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差异,协调好亩株数、穗粒数和粒重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密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生产目标。
三、合理密植原则

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管理水平、生产目的等影响。
1.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 植株高大,叶片数多且平展,群体透光性差的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宜稀。植株较矮,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群体通风透光好的紧凑型品种,适宜密植。不同株型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如下。
(1)平展型品种一般应控制在每亩3000~3800株。

(2)半紧凑型品种一般为每亩3500~4000株。

(3)紧凑型品种一般为每亩4000~5500株。
种植经验: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宜密,高秆品种宜稀、矮秆品种宜密;茎秆松软品种宜稀、茎秆坚硬品种宜密,大穗型品种宜稀、小穗型品种宜密。
2.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确定种植密度  当土壤肥沃且施肥量较多时,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然而,当土壤肥力较低且施肥量较少时,过度密集种植可能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空秆率高、植株早衰以及结实性差,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因此,应遵循“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
3.根据灌溉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玉米是一种需要大量水的作物,因此,当种植密度增加时,需水量也会相应增加。在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由于有足够的的水源来满足作物需求,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然而,在干旱或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水源有限,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以避免水分不足对作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应根据“旱地宜稀,水浇地宜密”的原则来确定种植密度。
4.根据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在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由于较低的温度和较大的温差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增加种植密度以确保作物能够正常生长。相反,在气温较高且昼夜温差较小的地区,由于较高的温度和较小的温差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可以适当减少种植密度以避免过度密集的植株群阻碍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玉米的根系发达且消耗氧气较多,因此透水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比黏土更适合种植玉米。在沙壤土中种植玉米时,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每亩种植株数可增加300~500株。然而,在黏土中种植玉米时,由于黏土的透水透气性较差,过度密集的植株群可能会导致根部缺氧和水分积聚,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黏土中种植玉米时需要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四、注意事项

在实际生产中,确定种植密度时要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文章来源:鹤壁农科院张守林主编的《玉米栽培与植保技术精编》

化肥农药助手
经销商农户必备,免费查农药化肥三证、农药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非常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