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4日凌晨,经过长达两周的激烈讨论与艰苦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正式落下帷幕。
在此次大会中,各国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最终通过了20余项重要决定。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的确立。经过激烈的全球博弈,发达国家在气候融资方面被设定了明确的任务指标,到2035年,其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会议期间,多个关键指标出现显著下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首先,注册代表数量七年首降。据统计,COP29的注册参加代表人数较上一届迪拜COP28减少了15000多人,是七年来首次出现人数规模少于上届的情况。
同时,作为全球领导人汇聚一堂,展示集体气候行动承诺的重要平台,COP29却遭遇了多国领导人缺席的尴尬局面。
会议前夕,便有各国报道称许多国家和行业领袖将不参加本次大会。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外交部长在10月28日便宣布不参加COP29,并直言大会是在“浪费时间”。此外,阿根廷在大会首日悄然撤回其代表团。尽管代表出席了开幕仪式,但全程保持沉默。美国、欧盟、巴西等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均未现身,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也未被列入大会演讲议程。
此外,女性参与度停滞不前。性别平等一直是国际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在COP29上,女性代表的占比依旧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自1995年首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来,近30年间女性代表的比例始终徘徊在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在今年1月COP29组委会最初公布的成员名单中,28名委员会成员均为男性。这一做法遭到强烈谴责后,组委会才紧急增补了12名女性成员。
最后,官方新闻发布会数量锐减。信息传播透明度对于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至关重要,但COP29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大会首日便出现网络直播中断并暂停的情况,随后,每届大会例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团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联合记者会被取消,例行吹风会也未见踪影。整个会议期间,官方记者会显得“中规中矩”,缺乏以往的活跃与深度。
在两周的会议期间,美国召开了近十场记者会,其以极高的活跃度成为焦点。在新老政权交替的关键时期,美国代表以“多元”甚至彼此充满分歧的声音在COP29这个国际舞台上频繁亮相。
就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主张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的言论,美国气候特使约翰·波德斯塔在COP29首日强调,在特朗普主政期间,即便联邦政府可能将气候变化行动置于次要位置,美国国内仍有大量人士致力于遏制气候变化。
“我们为打造更清洁、更安全的地球而展开的战斗远未结束。”他表示,“要知道,这场关乎地球未来的战斗,其重要性可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国家的一次选举,或者一个政治周期。”
11月16日,美国国会山五位众议员和两位参议员分别举行记者会,就气候和能源议题展开“讨论”。
众议院议员在会上强调,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清洁的天然气资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在美国及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民主党参议员则强调了能源安全的新理解,认为美国不应继续受制于波动不定的国际油价。他们同时提醒,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正雄心勃勃地推进各项计划,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却显得缺乏相应的战略规划。如果不积极加入这场新的竞争,美国在未来可能会落后于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
国际碳市场建设在本届大会上取得重大进展。《巴黎协定》作为国际气候合作的核心框架,第6条机制内为各国及企业提供了两种交易碳信用的途径,以助力实现气候行动计划中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首例双边碳信用互认协议落地。大会期间,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宣布实施巴黎气候协定第6.2条碳交易构架下的碳信用双边互认协议(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简称MRA),成为世界首个两国碳信用双边互认协议,为碳市场的国际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根据该协议,印度尼西亚将发行碳信用额度供日本购买,双方将在减排计算、监测、核查及碳信用认证等方面实现互认,从而促进碳权交易的顺利进行。印度尼西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发行能抵换超过2亿吨二氧化碳的碳信用额度,并明确了每份碳信用额度的价格为10美元。
与此同时,在COP29首日,联合国正式批准了《巴黎协定》下的第6.4条机制。
第6.4条机制旨在创建一个由联合国监督的碳信用机制,为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企业提供合作平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该机制的批准意味着排放较高的经济体将能够更便捷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通过碳交易实现减排目标。
同时,这也为急需资金支持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机遇,使他们能够开展碳项目或保护现有碳汇,从而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积极力量。
第6.2条与第6.4条机制的双重推进,不仅丰富了国际碳市场的交易方式,也增强了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与互信,成为本次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一大亮点。
气候融资目标1.3万亿美元
本次大会最重磅的消息便是全新的资金目标——新的气候资金集体量化目标(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on Climate Finance,简称NCQG)终于达成,要求发达国家带头于2035年前每年提供和动员至少300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该目标是2009年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目标的延续。大会还呼吁,到2035年从各种来源为发展中国家每年动员至少1.3万亿美元气候资金。
据悉,该目标旨在全力协助世界各国守护本国人民与经济,使其免受气候灾害的无情侵袭,并且让各国都能充分享受到清洁能源蓬勃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益处。
然而,该目标的达成并不顺利,历经了长达两周的艰苦谈判。在整个协商过程中,要求出席此次大会的近200个国家,必须对协议文本的每一个字都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其过程可谓慎之又慎。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指出,会议成果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展现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
她表示,气候资金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中国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义务和责任,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将继续加强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联合国气候变化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新的资金目标如同一份人类的保险单,能够保护数十亿人的生命安全。他强调,只有信守承诺,才能真正发挥这份保险单的作用。
此外,西蒙·斯蒂尔还指出,新资金目标将推动清洁能源的持续蓬勃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更强劲地增长,并让所有人都能用上更便宜、更清洁的能源。
“尽管前路漫长,但在巴库,我们已经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西蒙·斯蒂尔呼吁各国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COP29到COP30
在COP29上,另一项关键进展是正式启动了“以水促气候行动”计划。当前,已有近50个国家积极响应,签署了《水促进气候行动宣言》,首次将水资源管理与气候政策紧密结合,强调将与水相关的缓解与适应措施纳入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简称NDC)和国家适应计划(National Adaptation Plans,简称NAP),为全球气候治理开辟了新的协同路径。
在国家自主贡献和适应计划更新方面,多国在COP29期间展现出了更为积极的气候行动姿态,纷纷宣布了更高的目标,展现了国际社会在气候行动中的积极态度。
英国提出,到2035年,排放量将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81%;土耳其计划到2035年实现1.2亿千瓦的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墨西哥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阿塞拜疆则提出了减少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经济比重的目标,计划到2028年将其降至22%,以实现经济多元化并减少碳足迹。
作为来年COP30主宾国的巴西,也在COP29上提出新的气候承诺,目标是在2035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巴西力量。
随着COP29圆满落幕,全球目光已转向即将举行的COP30。面对COP29留下的未尽事宜,COP30被寄予厚望,承载着解决核心分歧、加速行动以及凝聚全球共识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