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健康风险提示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聚会聚餐、旅游等活动增加,加之天气寒冷,疾病输入和传播的风险相应增加。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东营开发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提示您:度过健康祥和的春节,请不要忘记预防疾病!
一、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监测显示,我市的流感活动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流行期,同时存在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叠加流行态势。常见症状如发热、咽痛、鼻塞、咳嗽等,有的伴有畏寒、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手绢将口鼻遮住,或弯曲肘部遮盖口鼻处。
2.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建议佩戴医用口罩,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3.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如发现身边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4.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建议有需求的人群及时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和水痘疫苗。
6.及时就医:如身体突发高热,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医,按医嘱用药,切勿自行随意用药。
二、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
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高发(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暴发疫情,旅行团、餐饮单位、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春节期间,外出旅游、聚餐活动增多,广大群众要注意防范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
健康提示:
1.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餐前、便后、准备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以预防包括诺如病毒在内的肠道传染病传播。
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喝生水,要选用卫生合格的饮用水或喝开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处理加工食材时,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贝类等海产品时,一定要煮熟煮透再食用;食用瓜果前要洗干净;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
3.做好清洁与消毒。做好居室的日常清洁和通风,高频接触的表面和卫生间等关键区域定期消毒。当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时,应对其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呕吐物或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和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在清理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4.感染者应居家隔离休息,以减少传播风险。建议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在此期间,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特别应避免烹饪做饭或照顾其他老人和儿童,应单独用餐和休息。
三、食物中毒
节假日期间,餐桌上常常摆满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要注意的是海鲜要煮熟,凉菜现吃现做,肉类保存好,莫让美食变“祸根”,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相应增加,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范围从轻微到严重,可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广大群众要特别关注食品安全,注意合理膳食。
健康提示
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3.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4.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吃不明野生植物,不购买、食用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无厂名、无厂址)食品。
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冬春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与燃煤取暖季节一致。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火墙等取暖,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漏等是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此外,使用炭火、燃气、煤气的餐馆、宾馆,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的车库、地下室,以及密闭的空调汽车内也是高危场所。最近兴起的“围炉煮茶”也成为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场景。
健康提示
2.一旦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炭火等设施设备,同时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注意保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