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临之际,小王庄镇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民俗文化节。游客们来到这里,置身热闹的农村大集,品尝地道的传统美食,欣赏精彩的非遗表演,甚至还可以亲手体验非遗技艺的乐趣。随着春节的氛围日渐浓厚,小王庄镇以其独特的乡土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来赏民俗、寻年味。
舞龙舞狮超燃开幕
乡村大集年味蒸腾
在一阵激昂的鼓点声中,小王庄镇“承俗启新 韵在南塘”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在热闹的欣园里示范集贸市场拉开帷幕。
舞龙舞狮表演作为开场大戏,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激情与活力。巨龙在空中翻腾跳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而下;两头雄壮的狮子身披红黄相间的彩衣,狮头硕大,狮眼圆睁,时而跳跃,时而翻滚,时而与观众亲昵互动。孩子们兴奋地伸出小手,试图触摸,大人们也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与此同时,一边的欣园里集贸市场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浓浓的年味与烟火气扑面而来。
红灯笼、对联、鞭炮、中国结还有传统剪纸,将整个集市装点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具特色:“西红柿,自然熟,沙瓤的,酸甜可口!”“北和顺的手工豆腐,嫩得很!”“面花馒头,香迷糊了!”最吸引人的是大集上的各路美食,晶莹剔透的糖堆儿、香甜酥脆的炸糕、浸透浓郁酱汁的卤味、松软酸甜的酸奶麻花儿,还有那热气腾腾的羊汤,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停留,享受味蕾与心情的双重愉悦。
娃娃秧歌舞动新春
童手塑泥传承非遗
随后,在本次民俗文化节的第二会场——未成年人保护站前,小王庄镇公共服务办主任尚用曼为活动开幕致辞,宣告第二会场的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中,精彩不断,亮点纷呈。传统杂技“喷火”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表演者运用精湛的技艺,从口中喷出熊熊火焰,火焰如同咆哮的巨龙翻滚升腾,精彩而又刺激,引得现场观众惊呼连连;娃娃秧歌表演队身着鲜艳服饰,手持扇子、彩绸等道具,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起舞,小演员们摇头晃脑,有模有样,动作、节奏完全拿捏。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表演的热情和期待。
此外,非遗泥塑互动环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来自小王庄镇东树深村的非遗泥塑传承人姜立川师傅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泥塑课。
他先是用娓娓道来的声音带领大家感知泥的温度和习性,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倾听,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伸手去触摸那块泥,脸上洋溢着初次接触的喜悦和兴奋。师傅灵巧的手指在泥团上跳跃,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轮廓便显现出来。
孩子们以自己喜爱的动物或者卡通人物为模型,动手创作,虽然手法稚嫩,但那份认真和专注足以让人动容。陪同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更是培养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以此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
村居活动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除了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外,小王庄镇的各个村庄也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小苏庄村,为迎接新年到来,营造喜庆气氛,村委会举办了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南和顺村举办了传承非遗剪纸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西树深村联合刘岗庄村开展“非遗文化——巧手捏面塑活动”,邀请了天津第四代非遗面塑传人讲授面塑制作技巧;东树深村“2025迎新春书法秧歌联欢活动”上,书法和秧歌爱好者齐聚一堂,用灵动的舞姿和四溢的墨香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小王庄镇的传统文化。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小王庄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以文”要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不仅全力推动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助力东树深村姜氏泥塑成功申遗,还积极组织正月十五元宵踩街、“四季村晚”、民俗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加大对民俗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成立非遗传承基地和少儿民俗非遗艺术团,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和参与传承工作。
“未来,小王庄镇政府将继续加大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将保护与传承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为小王庄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小王庄镇党委副书记沙莎表示。
小王庄镇基层事权监督平台
https://www.bhdsjjd.gov.cn/xw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