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他家境贫寒,靠低保维持生活。现在,他靠种植果树,修了房买了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转冷,果树进入“休眠”期。
在宜东镇新林村,果农张鹏一家在果园忙着清理枯枝、修剪枝条,树枝被修剪得疏密适宜、错落有致,一颗颗苹果树换了新颜。张鹏介绍道,及时对果树进行修剪,形成稳定的结果枝组,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高产、优质、稳产创造条件。
张鹏可谓是村里名副其实的果树种植能手,种出了幸福新生活。然而,在2008年,他的父亲去世,留下18岁的张鹏孤身一人,当时的他只能依靠微薄的低保艰难度日。
2013年,张鹏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力量的支持下,最初,张鹏种植了8亩苹果和李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护技术,导致果实个头小、品质不佳,难以卖出好价钱。得知这一情况后,帮扶干部主动联系当地的种植专家,并安排张鹏到果园实地学习果树管理技术。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等不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在帮扶干部的尽心协助下,张鹏也持续不懈地努力。无论是村里还是镇上的技术培训,他总是积极参与,成为培训现场的常客。
果农 张鹏
刚开始的时候管不好,就向周围的人学习,镇上又组织了我们培训学习,我们也积极参加,然后懂得也就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逐渐补齐。加上张鹏自身的积极进取,他家收入每年持续增长。2015年,张鹏家庭人均收入稳定超过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他也顺利摘掉头上贫穷落后的“帽子”。
贫穷落后的“帽子”摘掉后,张鹏对发展产业的信心越来越足。为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坚持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种植理念,力求通过科学疏果,在保证优质的基础上实现高产。
果农 张鹏
行情好的时候,一年除去开支,卖苹果和卖李子,能有10万块钱的收入。
攒下一些积蓄后,张鹏在原有住宅的基础上加盖了第二层,并在住宅旁边新建了一个选果仓库。
果农 张鹏
在党的政策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双手,把这个小家经营得越来越好。
靠自己的双手,总能过上好日子。在我县每个乡镇村落,都有着脱贫群众的蜕变故事,如同张鹏一样,他们正以各自的方式,缔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记者:徐美玲 罗浩
编辑:李 杰
审核:白 妙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