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平平的杜聿明,为何被蒋介石委以重任?
在国民党军队体系中,杜聿明有着特殊地位。
他是黄埔学生中成长最快的将领,和蒋介石的老乡胡宗南一样,成为主管一方的大员。他能够快速提拔,有几条理由。
1、身为黄埔一期学员,资历深厚。
2、抗战初期是第五军的军长,第五军是国军唯一机械化部队。
3、抗战时期,杜聿明带着第五军在昆仑关,重创了日军精锐部队,一战成名。
4、对于蒋介石而言,他忠诚可靠。指挥远征军时非常听话,宁可部队受损失,也要执行老蒋命令。
5、抗战胜利后,他又替老蒋发动政变,将云南王龙云赶下台。凭借这个功劳,他升任东北国军最高军事长官。
蒋介石的用人标准听话和服从,无论蒋介石说的对不对,都要严格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薛岳、卫立煌、陈明仁、白崇禧等将领有能力,但却总是提出不同的意见,不受蒋介石喜欢。
杜聿明执行命令得力,深得蒋介石信任。而在下属面前,他的资历威望也都很高,是黄埔一期,那些中央军嫡系的骄兵悍将如邱清泉、廖耀湘等,也都对他颇为敬重,愿意听从他的指挥调度。
杜聿明确实有一定军事才能,在很多战役里,他的战术运用和战场把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杜聿明在军事指挥上,有一定能力与经验。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精心设计了作战部署,若按其计划实施,国民党军队或许不会被全歼。
虽然杜聿明提出作战方案,但最终拍板权在蒋介石与刘峙手中,老蒋改变作战方案,他也无可奈何。
作战方案执行时,邱清泉、李弥、孙元良、黄维等将领又各自为战,派系矛盾突出,部队协同性差。
黄百韬兵团被围碾庄后,各部匆忙增援,指挥协调不力,这场战斗暴露出了国民党内部指挥混乱、派系倾轧等严重问题。
综合考虑,杜聿明在国军中不是最优秀,但也具有一定军事才能。加上他老实听话,因而成了蒋校长最喜欢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