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么说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已经可以放飞想象了呢——在各种高超音速对地攻击导弹、高超音速飞行器相继亮相后,如今中国又出现了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笔者认为,如果相关报道得到更多证实,无疑将对未来空战产生颠覆性变革。
香港《南华早报》19日称,“中国公布的正式论文透露正在对一种秘密武器进行最终的耐热性测试,这也是首次证实了这种武器的存在”。报道称,发表在《设备环境工程》的这篇论文透露,中国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已经经历了极端耐热测试,以满足中国空军严格的性能要求。这是官方首次证实这种神秘武器的存在,它可能对美国军用飞机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包括目前正在进行飞行测试的B-21隐形轰炸机。
报道称,高超音速导弹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高速飞行时带来的气动加热问题——当导弹以高超音速飞行时,表面气流剧烈压缩产生热能导致温度急剧上升,不仅会对导弹的材料强度造成挑战,还可能影响内部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确保该导弹的性能过关,中国科学家在专门的电弧加热风洞中对它进行了耐热性测试。报道称,电弧加热风洞通过电弧加热气体,可以持续产生数千到数万摄氏度的热气流,并连续运行一小时或更长时间,从而更真实地模拟实际飞行情况。但由于其巨大的电力消耗,这种特殊风洞运行起来“超级昂贵”,因此它主要用于最具挑战性的太空任务,例如模拟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的着陆。
通常而言,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飞行在空气稀薄的高空,高度可能达到数万米,远远超过常规空对空导弹的适用领域(高度在数千米),这也带来特殊的优势——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受到的空气阻力小得多,因此理论上可以比相同外形尺寸的常规空对空导弹获得远得多的射程。西方分析人士猜测,中国空军为歼-16战斗机配备的霹雳-17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在350-400公里左右,如果换成采用高弹道模式的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其射程很可能翻倍甚至更远。对于现代空军飞行员而言,该如何防备来自1000公里外的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恐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射程极大提升还只是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带来的优势之一。对于传统远程空对空导弹而言,不但探测和锁定数百公里外的目标是难事——其实光靠导弹自身的引导头根本做不到,必须依靠数据链从载机或其他平台获得相关参数,而且在漫长的飞行过程中,目标可能会改变飞行方向、远离原先空域,因此导弹需要不断修正飞行轨迹,直到最后阶段才靠自身的引导头锁定目标。
而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的飞行速度快得多,可以极大压缩飞行时间。例如欧洲“流星”空对空导弹的一大优势就是速度快——它采用冲压发动机,最高速度达4马赫,目标逃脱的难度高得多。而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的飞行速度更快,对于那些行动迟缓的运输机、传统轰炸机、加油机和预警机而言,基本没有逃脱的余地。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近年提出利用运输机搭载托盘弹药改装为简单版轰炸机,可以在近千公里外发射AGM-158系列隐身远程巡航导弹,意图在未来的中美大规模冲突中弥补美军轰炸机数量的不足。而随着中国不同类型的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的相继问世,解放军有能力在很远的距离外拦截和击落这些改装版轰炸机,从而挫败这种被美国空军寄予厚望的新战术。
不过更让笔者好奇的是,中国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到底如何对付B-21这类高度隐形的空中目标?如前所说,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只能依靠其他平台的数据锁定目标,而想要在远距离锁定B-21隐形轰炸机恐怕不容易,如果中国科学家当真突破了这个难题,估计五角大楼真的要吐血了……
▼【愤怒的熊猫】精彩链接▼
●美国罕见发布悲观报告:若与解放军决战,制空权已经不在美军手中
●美国制裁令一下,中企正面硬刚,大疆放开限制,美国不再有禁飞区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不错,请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