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雷小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醇。
曾经风光无限的4S店,如今却陷入了关停潮的困境,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和焦虑。
面对这一波又一波的闭店潮,我们不禁要问:消费者权益谁来保障?
4S店,这个集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店模式,曾经是多少消费者购车、保养的首选之地。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战的白热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传统4S店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用“群雄逐鹿”来形容也不为过。各大汽车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推出新车型、新优惠,甚至不惜打价格战。
然而,这种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一些小众品牌或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品牌,销量不佳,经销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难以维持经营,只能选择退网。
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闭店停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公司因面临严重资金压力,宝马品牌授权于2024年10月20日终止,新车及售后相关业务也随之暂停。
价格战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指标,经销商不得不降价促销,导致“价格倒挂”,即销售价格低于进货价格。
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经销商资金压力增大,无法继续经营,从而选择退网。
厂家政策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部分车企的返利政策复杂多变,给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不足,或者在销售任务制定、库存管理等方面对经销商要求过于苛刻。
一些厂家强制要求经销商大量进货,增加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和资金成本。这种“压货式”的销售模式,让经销商苦不堪言,也加剧了4S店的关停潮。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冲击更是让传统4S店雪上加霜。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一些主要经营燃油车品牌的经销商,业务量大幅下降,面临转型压力。而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采用直营模式,不需要传统的4S店经销商网络,这也导致部分燃油车经销商退网。
在这场4S店关停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门店信息通知不到位,消费者“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保养套餐、维修服务等后续如何处理。有的门店虽然承诺会将消费者权益转移至其他门店,但消费者却面临更换门店路途遥远、权益保障“打折”等问题。
广东东莞一名宝马车主就表示,承接门店有近30公里之遥,剩下的7次保养也从免费变成收费,承接门店表示可以打“五五折”,“转过去还不如去外面做保养”。
那么,面对4S店关停潮,消费者权益究竟谁来保障呢?
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依法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同时,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30日在其经营场所、网站、网店首页等的醒目位置公告经营者的有效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规定为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提供了法律基础。
然而,法律只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第一步。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于车企而言,应该加强对经销商的支持和监管,避免过度压货和不合理政策导致的经销商退网。同时,车企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消费者在4S店关停后依然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对于行业协会而言,应该积极排查相关风险隐患,评估汽车经销商的授信状况,遏制可能出现的行业爆雷。同时,可以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渠道退出机制,实现渠道网络的动态调整,把握市场脉搏。
在这场4S店关停潮中,我们看到了市场的残酷和无情,也看到了消费者的无奈和焦虑。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要接受市场的变革总是伴随着阵痛和牺牲。但只要我们坚持法治精神,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就一定能够在这场变革中保障好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别忘了,跟我一起喊出: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攒钱吧!加油!
点亮【赞和在看】,祝你发财被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