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工资属于“工资”还是“劳务报酬”?税务部门已明确!支付劳务费5大误区要知道!

职场   2024-12-18 15:00   广东  

大家好,我是会计君。

临时工工资属于“工资”

还是“劳务报酬”?

回复:若临时工与单位存在雇佣关系,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若临时工与单位不存在雇佣关系,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申报纳税。

也就是说,主要看企业和临时工是怎么约定的,怎么签订合同的。

(1)如果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就是劳动关系。

按月正常发放工资的,“是否雇员”选择“是”,填写正常工资薪金报表。

企业应按照工资薪金给临时工发放报酬,按照“工资薪金”代扣代缴个税,同时需要帮临时工缴纳社保。

“工资薪金”个税执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月扣除标准为5000元。支付员工的工资可以造工资表发放,不需要员工为单位提供发票。

(2)如果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就是劳务关系。

不按月发放工资或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否雇员”选择“否” ,填写劳务报酬报表。

企业应按照劳务报酬代扣代缴个税,接受劳务的企业不需要为提供劳务的人缴纳社保。

劳务报酬个税的预扣率为20%—40%。企业支付劳务费不可以造工资表抵扣成本,需要个人提供发票入账。不过,个人提供劳务不超过500元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使用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是否需要为临时工缴纳社保

大多数公司都会有临时工、实习生和试用期的员工,对于这些人员,用工企业到底给交不交社保呢?

1.临时工分为三种情况:

①签订劳动合同,定期发放劳动报酬。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那肯定形成了雇佣关系,是一定要缴纳社保的。

②签订劳务合同,这种属于劳务的关系,是不用缴纳社保的。

③没有签订合同,但是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也属于雇佣关系,也应该为其缴纳社保。

因此,临时工交不交社保,取决于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

2.实习生到单位来实习,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三方协议,有效期是签约日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没有建立雇佣关系,不缴纳社保!

3.试用期员工,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天内缴纳社保。不缴纳其实是不合法的,可以仲裁。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员工试用期也要交社保。

4.劳务派遣是由派遣单位缴纳社保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伤保险也应由劳务派遣单位缴纳,不由用工单位缴纳。

5.还有三种人不用缴纳社保: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人员,聘用其他单位的停职人员。

所以,关于社保问题还要看用工的人员和形式。

临时工性质不同

做账分录也不同

临时工性质不同,做账的方式、分录一定是不同的!

1.企业直接聘用临时工,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月定期支付报酬。

假设小编为A公司雇佣的临时工,本月月结工资10000元。

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00

     贷:银行存款  9710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210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80

2.企业与临时工未签订劳务合同,偶尔按次收费的,不存在聘用关系,临时工提供劳务,不存在实际雇佣关系。

企业需要按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这类临时工需要去税务局代开劳务发票,企业财务人员凭票入账。

假设某人为B公司雇佣的临时工,本月月结报酬10000元。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劳务费  10000

      贷:银行存款  8411.53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588.47

支付劳务报酬的5大误区

大家注意防范!

误区一支付自然人的劳务报酬,不需要发票就可以税前扣除。

纠正:以上理解是错误的,前面也说,企业支付自然人的劳务报酬,需要取得发票,才可以税前扣除。

误区二支付自然人的劳务报酬,在代开发票环节税务局征收个人所得税。

纠正:

1.自然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申请代开发票的,在代开发票环节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次年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适用3%—45%的个税税率。

2.如果自然人是通过园区代开发票的,在代开发票完结会直接完税,不会计入年底汇算清缴。

误区三:支付自然人的劳务报酬,支付方在预扣个人所得税的时候直接乘以20%税率计算。

纠正:以上理解是错误的,需要先计算收入额,再按照税率20%预扣个税。

误区四:支付自然人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的,无需申报个税。

纠正:以上理解是错误的,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未超过800元的,由于计算预扣预缴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所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为0。0并不代表不需要申报。

误区五支付同一自然人的同一项目的劳务报酬,一个月内多次取得的,每次都可以减去800元或者20%扣除。

纠正:以上理解是错误的,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END —
源:会计学苑、注册会计师、中注协官网、会计说、税务大讲堂等
文末点【在看】,赶紧码下知识点

会计人之家
会计人的聚集地,分享行业资讯、考试信息、财务技巧,与志同道合的会计人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