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村史村事,日前,记者跟随贵阳市名村志——《大龙村志》编纂人员走进修文县扎佐街道大龙村,了解“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文明村”——扎佐街道大龙村的乡愁印迹与发展变迁。
据悉,大龙村位于素有“旱码头、小贵阳”之称的扎佐街道东南部,由原大堡、龙王两村合并而成,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可追溯至元代落邦扎佐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年间,朝廷“调北征南”,设堡屯耕,加速“改土归流”,平定云贵蛮夷的何、王、丁、贺、首、易、罗、曹八姓军士共同定居大堡,开荒屯田,当地人称这段历史为“插草为界、八姓立寨”。明万历初,指挥使刘廷瑶率兵进驻扎佐,在大堡修筑堡垒作为戍守之地,分田地给有功勋的36名部下进行屯耕,并将黑山坝群众迁移至大堡居住,大龙村(大堡)之名由此始见于史册。
大龙村地处川黔交通要冲,以前,川黔古驿道经此连接扎佐驿,当地做生意的人众多,有戏言称:“小小扎佐城,净出生意人”。因为商贾云集,大龙村历史上有大堡子“五显庙”、龙王寨“龙王庙”、姨妈寨“玉皇阁”、四明洞“木皮庵”(今佛光寺)等文化古迹,其中留存至今的仅剩四明洞。
“四明洞里面大大小小的洞有很多,小时候我们来玩,这些洞全部都是连通的,到处都爬得通。其中有一个洞连通地下‘阴河’,走下去只听到里面水在响,扔石头下去听不到回声,当时听老人讲,这个洞顺着‘阴河’可以连通乌当羊昌与息烽阳朗,后来为了安全起见,这个洞被堵了。”原大堡村党支部书记唐国祥回忆道。
“修文县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四明洞,又名“四门洞”,位于翠屏山,洞内宽敞,洞中有洞,四壁钟乳石垂挂,千姿百态。洞内曾发现1万至4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清朝咸同年间,何德胜率起义军在扎佐与清军交战,清军多次在四明洞一带驻扎拒敌。
“贵州轮胎厂是县政府引进的,当时我们村‘两委’负责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任务艰巨,三个多月时间,我们不分白天晚上,挨家挨户找老百姓做思想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唐国祥说。
“2010年以后,我们村还引进贵阳统一企业有限公司、贵州和盛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穗豪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网营物联(贵州)供应链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大龙村党支部副书记董伟介绍道,依托上述企业,历史上屯兵屯田的大龙村,如今成了修文工业园区核心组成部分,再次为扎佐街道乃至修文县的经济发展扮演重要角色。这两年,大龙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为企业提供劳务、餐饮、商贸等方面服务,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向好。
“通过这个‘1+1+1’模式,我们与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开展劳务输出,因此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有所增加。2024年劳务输出规模大概是9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7000多元。”董伟说。
作者:姜继恒 李召锋(通讯员)
编辑:刘珊珊
责编:李忠玉 王 艳
编审:张德全 王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