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七,虽然马上就要上班了,但是今天成都人都要做这件事!农历正月初七,相传是女娲造人的日子,被称为“人日”。在成都,这个日子被诗圣杜甫赋予了浓浓的诗意。
佳节虽近尾声,成都年味不减。1月27日-2月12日期间,“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杜甫草堂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在成都举行。该活动以“诗传大雅情 花重锦官城”为主题,开展人日祭拜、诗歌唱和、文化展览、园林游赏、歌舞展演、非遗文创等文化活动,打造“诗歌之雅、书画之雅、非遗之雅、梅花之雅、舞乐之雅”五大雅致新场景。
“人日”的由来有多久?
每年这天
成都人都会干什么?
跟着小布一起
去体验这个“大家的生日”
看看“人日游草堂”这一活动
如何发展演变
成为成都一项独特的民俗
人日的来历
迈开春游第一步
何为“人日”?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所以,农历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
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一个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吃七宝羹祈福纳吉、佩戴人胜讨好彩头等习俗。
▲杜甫草堂红梅盛放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人日这天,各家要将七种蔬菜切成小块,五味调和之后,煮成糊状的羹食用,由于各地物产不同,“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
人日这天,另外一项比较普遍的习俗就是登高。与大家熟知的重阳登高相比,人日登高更具有积极祝颂祈福的内容。这应该是漫长的冬季过后最早的一次春游,一直到唐代都十分流行。在这一天,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步步高升。
▲人日游草堂 资料图
历史上,人日是全国性的节日,在西汉时期已经形成,南北朝时期最盛,隋唐至宋已成春正大节,即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上九和元宵共同组成春节。
诗人的故事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根据史料记载,成都独有的“人日”游草堂的习俗,从清代正式开始。“人日”游草堂的渊源,要从杜甫与另一位唐代大诗人——高适的友谊谈起。
▲浣花溪公园内的杜甫雕塑
杜甫早年漫游时,曾与李白、高适两位大诗人相遇。他们一道畅游梁宋,饮酒论诗,情同手足,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高适也恰巧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任上,常资助杜甫。上元二年(761年),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寄赠杜甫,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人日寄杜二拾遗》)大历五年(770),漂泊于湖湘的杜甫一日偶翻书帙,重新读到这首诗时,高适已亡故。睹物伤情,感事怀人,杜甫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以寄哀思,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诗人睹物思人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宋代以来,文人墨客纷纷来到杜甫草堂祭拜诗圣杜甫。清咸丰四年初(1864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今四川南充)返成都途中留下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何绍基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抵蓉后前往草堂,特宿于郊外,待到初七人日,才到草堂题就此联。这对联至今仍悬挂在杜甫草堂工部祠大殿外。此联一出,骚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从此,“人日”游草堂蔚然成风。
▲“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新春活动启幕
如今,“人日”游草堂,凭吊诗圣,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新春文化活动,并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草堂有惊喜
“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
精彩上演
蛇年春节意义非凡,它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仅 “活” 起来,更能 “火” 起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了诗歌之雅、书画之雅、非遗之雅、梅花之雅、舞乐之雅五大雅致新场景,精心策划并悉心筹备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新春活动,诚邀广大市民与海内外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如今,来杜甫草堂,不仅能感受到杜诗的文化氛围,更能与梅花来一次浪漫的邂逅。作为全国十大赏梅胜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首次在草堂南门、东门、万佛楼及春夜喜雨区域呈现梅花诗意文化景观,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万佛楼前,一株30米高巨型梅花艺术花瀑成为视线的焦点。深红、浅红的梅花在万佛楼飞檐翘角间竞相绽放,形成“千朵万朵压枝低”的视觉冲击力。
沿着寻香道行至草堂东门,又是一番“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景象,一座由“梅花”装点的拱桥掩映在其中。“梅开五瓣,花开五福”,石桥上一朵朵盛放的“梅花”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此外,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还以馆藏文物、节日民俗、梅花诗韵等文化元素为灵感,设计开发出了包括梅花茶、梅花咖啡、梅花香薰、梅花香膏、梅花冰箱贴等多款新春款文创。
送你一个盲盒
速拆
👇
推荐阅读>>
策划/文案丨郑然 余小红
综合光明网、成都方志
红星新闻、成都日报锦观等
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 视觉中国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发布编辑 | 文思瑶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