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11月4日,吉林日报一版头题刊发《凝心聚力 推动改革举措精准落地生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激励各地党员干部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其中报道抚松县全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抚松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内容如下:
“我们将以改革精神抓好全产业链开发与水平提升,切实把‘抚松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史磊说。作为“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建设抚松人参种质资源圃、良种繁育基地、“三无一全”优质人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快推进标准化种植。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积极建设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市场,加强监管执法、整治市场秩序、引导行业自律。持续举办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构建“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体系。“抚松县将以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产业化为方向,聚焦打造世界人参集散地、种质资源优良地、参加工产品汇聚地、人参文化溯源地,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提升人参产品附加值,全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码查看原文
PART.2
今日,吉林日报一版《长白山下“抬”参记》,全篇报道抚松县打造沉浸式人参文旅品牌,开辟了人参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全文如下:
记者“拜师”参把头,拿着鹿骨钎子学习如何“抬”人参。胡铭洋 摄
在神秘的长白山,千年以降,有这样一群人,靠双脚丈量大山和林海,世代传承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禁忌和技巧,把藏在深山里的人参带到市井人间,他们被称为“参把头”。为探寻吉林的采参文化,记者三度进山,于秋风渐紧之时,在白山市抚松县的北岗镇,终于碰到一个艳阳天,跟随69岁的“参把头”崔长安,亲自体验了一棵野山参是如何被“抬”出来的。
采参叫“抬”不叫“挖”,这是放山人对大山特殊的尊敬。崔把头是第四代放山传承人,家传“抬”参约有150年历史。跟着采参人,记者一肚子的问题,却不敢多说话,怕坏了规矩。崔把头告诉记者:“放山”有一整套术语和流程,比方“拉帮”进山时,人数去时为单,以求归时为双;寻参叫压山,排棍儿时不得多言;发现人参,要用红绒绳系上,并叩拜山神老把头;抬参必须抬大留小,叫作养山;人参籽不能往家拿,要随采随种,几十年后还会长成好人参。尤其后两条,长白山放山人祖祖辈辈都要严格遵循。
选好索拨棍,系上红绳,我们一起压山“地毯式”搜索了。秋阳下树影婆娑,放山队伍的脚步声和着鸟叫、虫鸣声,林间的一切都在治愈着焦虑与压力。
人参,对环境敏感而挑剔,千颗参籽撒下,十几年后可能只剩几株,而神奇的长白山是适宜人参生长的绝佳宝地。初次采参,记者抑制不住激动。放眼望去,林海茫茫,哪里有参?
“棒槌!”崔把头突然大喊。
“几品叶?”徒弟在一旁应和。
“四品叶!”
“快当快当!”
崔把头俯身趴跪在人参前,用鹿骨钎子小心翼翼拨弄着黑土,不时拿起剪子剪掉错综生长、影响抬参的草根树根,再深吸一口气吹掉浮土。拨、剪、吹,数次重复,一棵人参的真容渐渐显露出来。崔把头小心转动“人参娃娃”,数着芦头,给记者科普,这是一株林下参,有明显的“休眠”印记,至少25岁。在行内,林下播种,自然生长15年以上的,可以视为野山参。
当记者捧着宝贝准备下山时,崔把头却弯下腰细致地把挖出的土回填至原位,并把种子撒在原处。
能称为野山参的林下参“成材”少说也要二三十年,就算几十年后能进山也未必找得到这棵参啊?面对记者的疑问,崔把头说:“有人问我,一粒人参种子得多少年成熟啊,我说30年。他说那你是得不到利了。”
“我种下的时候就知道,我得不到利。小时候跟着父亲、爷爷放山,他们六七十岁时还进山种参,有生之年,不可能收获。当年爷爷种的参,我可能一生也找不到,我种的参我徒弟也不一定找到,但总有后人们能找到……”
寥寥数语,道破长白山里放山人朴素而深厚的养山情怀。除去飞鸟播种等偶发自然因素,正是无数“抬大留小”和不计得利去撒种子的采参人,才让珍贵的野山参绵延不绝,并将独特而古老的长白山采参习俗传承千年,这习俗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把抬参故事继续下去还有一条长长的链条。记者带着这棵亲自“抬”出的宝贝来到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林下参售卖区的参商多数从小跟着家里老人跑山,耳濡目染,对人参了如指掌。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参商韩宝成一眼就看出记者手中的参不一般,“鉴参要看它的五形——芦、艼、体、须、纹,你这是四品叶的林下参。”他拿起一棵体形更大的人参与记者的作对比,“别看你这棵放山货长得不大,却能抵我这棵参大约五棵。”在市场转了小半天,记者收获满满,不但初步掌握鉴参知识,还见识了琳琅满目的人参产品。现场,数十个持证上岗主播在参香馥郁中各显其能,借助电商平台向世界讲述人参故事。
吉林人参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世界总量的40%,全国人参80%左右的交易量在抚松万良人参市场完成。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的人参为何能成为全国的“扛把子”,吉林的参文化何以厚重,从采参到交易市场,生动的参故事让所有参与者“参”有体会。
文化是文旅的灵魂,亲手抬一棵人参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游正流行于抚松县的多个乡镇。“参把头”如今不仅是传承人参文化的老师傅,更是促进参旅融合的带头人。“给外地游客还原一场完整的抬参过程,在吉林感受放山的神秘习俗和人参的珍贵。通过这种模式,逐渐借助政策打破资源限制,打造沉浸式人参文旅品牌,文化感、获得感满满,开辟了人参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抚松县人参协会会长侯玉兵说。
最是实干能致远,10月16日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聚焦“货真价实、优质优价”,锚定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四个体系,一大拨实实在在的措施已经在路上。我们看到,科技赋能正在将吉林人参的药用、食用、好用、方便用的价值“开采”出来,被视为“百草之王”的人参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从采参到制参再到售出,厚重而独特的参文化亦在滋养每个环节,为打造吉林人参品牌再赋能。
记者手记:
在长白林海里,看着69岁却已有60年采参经历的放山人仔细培上最后一捧土,记者想象着,三十年后,这里可能长出另一株“四品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正是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追求,将人参文化中最抚动人心的部分一笔笔写得丰满。与人参相关的每一捧土,每一句讲述,每一个研发产品,都将是对吉林人参发展画卷的工笔描绘,长白山人参这块金字招牌必将越擦越亮。
扫码查看原文
来源:吉林日报
初审:张 虹
复审:相 羽
终审:孙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