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歼20抄袭俄技术,中国花5亿买核心设备,有设计缺陷

职场   2024-11-01 00:02   四川  

7月13日,《欧亚时报》的专家说:“歼-20是抄袭了俄罗斯战斗机设计的。”

并且说虽然中国官方没有承认,但是却花了五亿买俄方的设备。

为何俄专家要这样说?这到底污蔑还是事实?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歼-20与米格-1.44的“血缘”迷思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歼-20战斗机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然而,每当这款先进的五代机亮相时,总会有声音将其与俄罗斯的米格-1.44战斗机联系在一起,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

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相似”更多是基于表面形态的误解,而非深入的技术分析。

首先,从研发背景和时间线来看,歼-20与米格-1.44的起点和目的就截然不同。

米格-1.44作为上世纪80年代苏联对抗美国ATF计划的产物,其设计思路仍受限于第四代战斗机的框架。

而歼-20则是中国在新世纪之初,基于对未来空战环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独立自主研发的五代机。

其次,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上,两者更是天差地别。

米格-1.44复杂的气动布局和飞控系统的简陋,使其在实际飞行性能上并未达到预期。

而歼-20则通过精妙的气动设计和先进的飞控系统,实现了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和隐身性能的完美结合。

歼-20设计的独到之处

歼-20的设计灵感并非来自米格-1.44,而是源于中国航空工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思维。

特别是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他在继承前辈宋文骢关于鸭翼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鸭翼与边条翼的潜力,形成了歼-20独特的气动布局。

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飞机的升力系数,还通过优化超音速波系,降低了超音速阻力。

同时,远距鸭翼的设计也减小了与主翼的干扰,有利于提升隐身性能。

这些创新点都是米格-1.44所不具备的。

此外,在隐身细节的处理上,歼-20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设计水准。

通过精心安排机身各部分的边缘平行关系、采用锯齿状折线和贴片内置的大气传感器等设计手段,歼-20在隐身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动机进口的真相与国产化的进步

有关歼-20曾进口俄罗斯发动机的说法,确实存在,但这并不能作为歼-20抄袭米格-1.44的证据。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是常态。

中国在研发歼-20的过程中,为了缩短研发周期、降低风险,选择从俄罗斯引进成熟发动机作为过渡是明智之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了发动机自主研发的道路。

相反,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发动机的国产化进程。

随着涡扇-10、涡扇-15等国产发动机的相继问世,歼-20已经逐步换上了“中国心”。

歼-20的国际地位与未来展望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五代机,不仅在技术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更在战略意义上提升了中国空军的实力。

它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在隐身战斗机领域的垄断地位,为中国在国际航空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展望未来,歼-20还将继续升级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空战环境。

从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到更高效的发动机,从更强大的武器系统到更智能的飞行控制系统,歼-20的每一步进步都将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动体现。

所以,歼-20与米格-1.44之间的所谓“相似”纯属无稽之谈。

歼-20是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杰出代表,它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实力,也为中国国防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期待歼-20在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天下有警
汇集全球警察文化,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