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概念
透视是绘画中的一个概念,遵循透视的原理,我们可以将一个三维空间在在二维空间中得以表现,而在摄影中我们需要通过透视原理来控制照片中元素,通过大小、位置的对比来表现三维空间感。
1.汇聚线
汇聚线是透视呈现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透视存在的重要标志。
当我们分析照片的透视构成时,都会引入汇聚线进行分析,建筑的边缘、街道的延伸、树林由远即近的变化都可以简化成为汇聚线条,从而叙述这个由近及远的空间。
汇聚线分为实体的线条和虚拟线条这两种,矩形建筑的边缘、道路的边缘都可以是实体的汇聚线。而虚拟汇聚线则是实线的延伸,而它们无限延伸最后都将成为一个点,这就是消失点。
2.消失点
消失点是存在于作品内或者是作品外的有形点或者是虚拟点。
按场景分为单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这三种类型,
a.单点透视
当你使用相机拍摄一个平面,比如说从正面拍摄一个橱窗、拍摄排坐一起的人或者是拍摄一片广阔的草原等。
这样的照片都是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构图的照片,如果存在透视上的渐变效果,那么它通常都是用于表现画面中的纵深效果,它对于人眼视觉的引导也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的。
b.二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当我们从正侧面拍摄某个主体时,这种情况下在视觉感受下,它就能够表现纵深和侧面的两个方向的视觉内容。向外延伸的纵深和侧面的延伸也会带来有趣的空间感。
c.三点透视
当我们需要对于三维环境进行描述时,三点透视构图就是最好的选择。
它能够很好地将被摄主体的立体观感呈现出来,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数建筑全景俯视照片都会采用三点透视的构图方法。
三点透视构图拥有最强的空间感,但是却利于单一元素的突出表现,因为在三点透视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整个环境。
3.镜头焦距对画面透视的影响
广角镜头使远近事物大小对比十分明显,透视效果好,有强烈的纵深感,可以有效地把近处景物和远处景物纳入同一个画面。
所以在拍摄同一事物同一景别的画面时,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比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透视感强。
要想加强空间透视感,一般要采用短焦距镜头近距离拍摄。
这里有一个窍门需要交代,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或者街景的时候,你最好寻找一个前景,让画面上存在兴趣点,有层次,否则画面会显得很空。
4.拍摄方向影响线性透视
拍摄方向影响到画面的线性透视,影响着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深度。
正面和侧面角度拍摄,画面线条多见平行,缺乏线条透视方向和力量。
把聚集收拢点处理在画面中央。
如果采用斜侧面方向拍摄,画面就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个角度能化平行线条为斜线条,有利于展示线条透视的纵深。
把聚集收拢点处理在偏离画面中央的某一点上,空间深度更强。
5.高度也影响着透视
拍摄高度也影响着画面线性透视的状况,拍摄高度是展示线性透视的起码条件。
平角度拍摄,一般来讲,透视感弱。
仰拍、俯拍有利于表现线条透视效果,采用仰角度拍摄,线条自下而上收缩汇聚,采用俯拍则能最大限度地把画面中的线条展开,采用仰拍角度、俯拍角度结合斜侧拍摄方向,则能充分利用画面容量,这样方向和高度的有效、合理运用,增强了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平角拍摄建筑,可以制造近乎于二维平面的感觉。
在近处仰拍建筑物,就可以制造三点透视的效果
6.距离影响透视
拍摄距离影响着画面的线性透视,拍摄点和景物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化,是造成线条收缩或急或缓的基本原因。
拍摄点距景物越近,线条收缩越强烈,反之线条透视就越不明显。
所以,在拍摄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靠近景物拍摄,以求得较强的空间透视效果。
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则,当你拍摄一个元素繁多的场景时,可以以明显的大小区别作为空间延伸的依据。
7.重叠遮挡
近的物体可以挡住较远的物体,采用重叠和遮挡等方式,选取合适的角度,表现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
8.控制景深
使用大光圈制造小景深,使用虚实对比的方法来突出画面中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比如让前景和背景虚化。
9.其他透视
空气透视是指近处清晰,远处模糊,所以很多人拍的风景照远处模糊是透视的原因和对焦没有关系。
远处空气能见度低,影像模糊是正常的影调透视就是一般明亮的物体显得靠前,黑暗的则退后。所以,黑色背景前的明亮物体通常给人感觉很突出,有很强烈的纵深感。仔细安排主体,或者仔细布置光线,都可以控制这个效果。
色彩透视即色彩的冷暖对比,暖色视觉上倾向于靠近,冷色靠后,季节摄影中常采用冷暖色对比。
透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摄影语言。
通过不同的透视感,我们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气氛,比如强烈的透视可以拍出夸张的空间感,而削弱透视,就可以让画面更加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