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国最美的书|不熟艺术书展·大连站特别呈现

美食   2023-10-25 10:50   辽宁  




第五届不熟艺术书展·大连站


展览日期:10月27日-29日(周五-周日)

开放时间:11:00-20:00

展览地点:大连ACX星海艺术中心

购票链接:https://k.youshop10.com/QGg52fDj



第五届不熟艺术书展·大连站,我们将与5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方一起,用新的涌流赋予这片滩涂新的能量。阿多尼斯在诗中写道:“我要的不是岸,我要海浪翻卷”,贯穿本次书展的张力,就书海翻卷之间:围绕“自由书滩·再大连”这一主题,不熟开展了阅读单元策划,同时从个体经验走向彼此激发,与艺术家、工作室及品牌联合共创,推出15+特别单元,伴随着十月的海风,期待在思想的自由碰撞中抵达彼此的海域,连接彼此的滩涂。其中,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在本次书展中将与不熟一同呈现2022年度“德国最美的书”主题展览。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德国最美书奖”是德国国家级图书装帧设计的最高荣誉奖项。自1929年以来,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参加大赛的图书涵盖五大类别,分别是文学、少儿、艺术、社科和生活指南类,由独立的评审委员会选出在图像、版面设计、印刷、装订等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图书,予以奖励。其评选重点在于视觉与触觉的美感表现及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大赛的组织者为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评委由9—12人组成。金奖将获得1万欧元。

在过去几年里,“德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以“快闪展览”的形式在在中国不同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出,今年首次来到东三省,欢迎大家来到大连书展现场欣赏、翻阅,感受当今图书装帧设计无与伦比的精彩和魅力!先跟随简介提前认识一下它们吧:



2022德国最美的书
金奖作品 

娘子谷:过去、现在、未来
Babyn Yar. Past, Present, Futur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Nick Axel,Ilya Khrzhanovsky,Nicholas Korodody和Martin Dean
出版社:Spector Books, Leipzig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研究工作与纪念活动的纪实文集,围绕2016年成立的娘子谷大屠杀纪念馆展开。娘子谷是一座地处乌克兰基辅的峡谷,1941年9月末,33771名犹太人曾丧命于纳粹的屠刀下;随后两年,又有近7万人被杀害。娘子谷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此成立。该纪念馆致力于搜集、研究、传播、记录这段历史。本书由尼克·阿克塞尔(Nick Axel)与尼古拉斯·科罗迪(Nickolas Korody)编撰,涵盖了相关事件的历史梗概与图片记载,这些图像档案大多源于娘子谷大屠杀纪念馆或乌克兰其它文化机构。在纪念娘子谷大屠杀80周年之际,本书作为特殊项目被出版发行。

获奖评语:“以下是截止本书出版时收集到的28016位娘子谷大屠杀遇害者的名字。”在本书正中央的39个页面中,这些人的名字被用细小的银色字体排入狭窄的文字栏。娘子谷大屠杀纪念馆的研究项目调查了一起耸人听闻的事件:在1941年9月的两天时间里,超过33000名乌克兰犹太人在离基辅市中心不远的地方遭纳粹占领军杀害。书中不仅收录了历史文献和照片,还展示了纪念公园今天的样子以及其中的记忆场所。未来,那里还将规划更多的建筑装置。文字中的许多空页绝不仅是空白:它们创造了未知、静止、沉默、失语以及纪念的空间。图片页中也有许多容易让人费解的留白。它们嵌入今天的街景之中,仿佛剥蚀了它的表层。这时候,下一页将会恰到好处地出现一张老照片,也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历史图像身上。它们到处重叠,颇有几分心理拼图的味道。在黑色的纸张背景下,那些关键场景被以现代的、几乎带有考古意味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2022年3月1日,俄罗斯发射的导弹落在乌克兰大屠杀纪念馆不远处。现在,这也成了当地历史的一部分。回忆永远不会终结。



2022德国最美的书
艺术类获奖图书

鸟喙之中
Chez Schnabel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Anna Haifisch
出版社:Spector Books

内容介绍:今年的“莱比锡人民报艺术奖”得主是艺术家安娜·海菲施(Anna Haifisch)。借此契机,莱比锡视觉艺术博物馆将海菲施的《鸟喙之中》画展打印成书,以展览作品集的形式出版。随着作品集的出版,海菲施漫画的创作背景首度面世。该图册汇集了素描、参考资料、日本俳句摘录、笔记摘抄,以及海菲施的最新短篇作品《1992》。本书介绍了一切有关“画笔中飘忽不定的动物形象”、“艺术家身份”、“海菲施个人经历”的诞生过程。安娜·海菲施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漫画家,她的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她曾分别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世界报》、美国VICE传媒、德国《艺术文》供稿,创作了多个系列漫画。2020年,她荣获“马克斯和莫里茨奖”,被评为“最佳德语漫画艺术家”。

获奖评语:“老鹰抬起头,用一条鳟鱼指路。”打开这本鼠灰色仿皮封面、幅面瘦长的大开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泥土的芳香。通常只有在印刷车间被墨香浸染许久的纸张,才会携有这种味道。这种气味与封面的色调十分相称,那上面丝网印刷着一幅亮铁锈红色的素描:它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安娜·海菲施的漫画艺术世界。而本书正是画家在获颁莱比锡人民报艺术奖时所办展览的配套展览手册。在用字体排印的方式对前言进行解构后,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个个单独的页面。它们或自成一章,或四页一组,背景色不断变化。在名为“审慎之眼”的章节中,有一页纸似乎道出了绘画的诀窍。只见一只手用指尖掰开百叶窗的铝片,透过像刀片一样越变越窄的缝隙,隐约可以看见对面那破败的旧屋。对角细线、密集、交叉和空间深度的变化,在一个看似没什么情节的场景中创造出了活力。最根本的主题还是从被动观察转向积极参与的渴望。一种具有反讽意味的忧郁从画面中扑面而来,一如印刷车间的那股墨香。



誓言
Der Eid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Jörg, Gläscher和Sonja Zekri
出版社:
Hartmann Books

内容介绍:
“我发誓”——几乎所有国家公务员的就职宣誓,都以这句话开始。公务员的工作决定了公共服务与治安管理的状况。因此,在宪法宣誓仪式之后的日子里,对公务员的督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务。在这一点上,媒体艺术作为第四权力,起着监管与促进的作用。不过,到底什么构成了“国家”?“它的公民”,或许是一种答案;而“它的公务员”,则是另一种答案。倘若把国家理解为一种组织机构,那么它仅仅存在于空泛的理论中。比如在民主制国家中,权力分立是最核心的政治原则,即立法、行政与司法部门互不统属。它们彼此独立存在,从而确保相互制约的权力平衡结构。如何赋予抽象的“民主”概念一个具体的形象?三权分立是否可以将具体化?这些问题在摄影师约尔·格莱舍(Jörg Gläscher)历年打造的图书项目《誓言》中得到了回答。书中的作品表明,摄影艺术可以把“权力”概念形象化。通过对市长、法官、警察和公民的拍摄,格莱舍对不同民主国家的真实状况进行了调查——尤其是日益受到右翼势力冲击的民主国家。格莱舍分别从四大洲挑选了11个国家,用镜头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直观的研究。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利用令人惊叹的图片,来解构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本书便是最好的证明。

获奖评语:
“有那么一阵子,吉尔吉斯斯坦每月都会有总统或政府首脑下台。”本书的说明语这样写道。但它并没有被放置在卷首,而是被插入到画册中间,印在一张薄薄的吸水纸上,并以“黑底白字”的方式向印刷界的不成文规定发起挑战。此外,书中的照片都被印在柔滑厚实的亚光相纸上,且没有附加任何文字说明。当然,这些图片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画面上的人物和场景出自四个大洲,都与国家的权力分裂密切相关。布料比纸张更为柔软,这一点在封皮上可以得到证实。实际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封皮采用了布料:它覆盖了封面外侧,而封底则采用更为坚硬的光面硬纸。全书没有前言,直接以一系列具有暗示性的图片开始:三个身穿黑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一堵红墙前,仿佛是被剪贴在上去。从背后的美食中不难看出,他们显然刚刚经过激烈的辩论,正在稍事休息;站在中间的那个人仍然沉浸在之前的争论中,他的手向爪子一样向前伸出,仿佛是要抓住那些关键的论据,从而将对方成功驳倒。其他的照片也同样剑拔弩张。由于在靠近订口处留出了较大的空隙,照片狭窄的白边并没有破坏整个画面的构图。是什么让一个权力分裂的国家得以维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一直存疑。但在这本书的帮助下,疑问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元素
Elements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Persis Bekkering,David Habets和Grace Ndiritu等
出版社:Jan van Eyck Academie
  
内容介绍:
《元素》是一本展览图册,涵盖了2021年一系列艺术设计展与相关活动的回顾。这本书是来自多家文化艺术机构的合作结晶,更是数个城市的友谊成果——分别来自荷兰南部与比利时东部的林堡省,以及比利时的城市列日。本书将焦点投向了水、火、土、空气等经典元素。早在古代,哲学家们已经借助这些简单的物质元素来诠释世间万物的特性,探究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到了现代,水、火、土、空气被重新组合,历经着开采、破坏、毒污染、转基因、技术革新等一系列活动。那么,锌元素、塑料,甚至皮肤、电力,是否也有同样的进程?在书中,艺术家与作家给出了他们的观察与见解。

获奖评语:“听力增强”、“漂浮”、“冻结物体”、“光疗”。由马斯-莱茵跨境合作区知名艺术机构联袂推出的这一实验项目围绕火、土、水和空气这些跨文化元素展开。同样,展览的配套手册也采用了实验性的设计。作为标题的神秘文字是否代表着某种逝去或未来的文明?超宽的靳口用类似的符号语言,以颇具审美意蕴的方式诠释了神奇的元素周期表。在书中以摄影散文、文字和漫画形式呈现的元素,或许属于另一个世界。由于使用深色值的特殊色彩进行印刷,照片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微光。正是在这种陌生的氛围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研究之旅的视觉收获。文本的排版规则也十分不同寻常。在经过缩减的页面上,答案突然跃入问题所在的排版栏,从而让采访变成了一场问与答的游戏。即便严格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通栏双页仍可能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现。另一方面,这些语句又因绚丽的排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端对齐、交替缩进的段落与轴对称的末行一道,构成了一个模糊的版心地带。换言之:不同的元素也能不断重新组合。


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ICHDUERSIEESWIRIHRSI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Robin Byland,Kathrin Sonntag和Dorothea Zwirner
出版社:VfmK Verlag für moderne Kunst
   
内容介绍:问号的后面藏着什么?洛图恩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凯萨琳·桑塔格(Kathrin Sonntag)同名个展,促使了本书的诞生。它的标题《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令人费解,却透露着多样的文化象征。全书分为文字、插图、展览三个板块,其中包含桑塔格的作品介绍,以及两位艺术史研究者(Robin Byland、Dorothea Zwirner)的评论。本书从多个视角出发,观察着兼具反思性与创新性的艺术作品,同时对作品的不同媒介做出剖析,也详尽地介绍了展馆。

获奖评语:“远程吹风机”、“勤劳错误”、“镜冰”、“宇宙鳗鱼”、“忧郁煤”。艺术家用简单的语言游戏创造了这些新词。这些荒诞的图像-词语组合,都在这本展览手册中有所体现。这些作品围绕意义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展开,这里的符号既指语言符号,也指图像符号。这种艺术原则可以称为“联想突变”。这一点在封面上就有着象征性的体现。一个黑色的问号被压印在亚麻材质的封面上。字体排印工作者可能会尝试借助书法曲线去判断它属于哪种字体,但这一剪影实际上出自勒内·马格里特的一幅名画:只不过它不再是一个烟斗,而是以问号的形式示人。这还不够:这个图案不是问号,而是一个“思考的烟斗”。全书共分为三册。第一分册是文章合集,比重最大的第二分册用亚光相纸展示了艺术家的作品,第三部分则用光面纸呈现了展览本身的样子。填满画幅的照片反映了空间展示对强化图像语义的积极作用。这三个分册被用锁线装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个分册的接缝都最终连向黄色的封面。因此,分册之间会出现一段黄色的窄条纹。人们为这一精巧的设计拍案称奇,却很少会注意到它对装帧工艺的苛刻要求。



艺术品是仙人掌:
1945年以来的馆藏
Kunsthandwerk ist Kaktus. 
Die Sammlung seit 1945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Nora von Achenbach,Ellen Maurer-Zilioli以及Christianne Weber-Stöber等
出版社:arnoldsche Art Publishers
   
内容介绍:每个人都有对手工艺的独特印象——从“手工艺”这个概念延伸出的词语,也会像仙人掌的形状一样五花八门。与手工艺密切相关的字眼很多:个性、唯一性、多视角、装饰性、工艺质量、体验价值等。这本书随着它的同名展览而出版,其主角是法兰克福应用技术博物馆的藏品。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与手工艺有怎样的发展?按照真实比例复制出的盘子、家具、餐具、珠宝、花瓶,不拘一格,形形色色,它们会带给人怎样的惊喜?本书收录的文章来自十位不同的作者,针对手工艺的广泛领域,他们各有侧重:从东亚与西方陶瓷的联系,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传统手工艺,再到手工艺的新探索。

获奖评语:“艺术品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巧合。”为了举办这场展览,法兰克福应用技术博物馆对自己的库藏进行了盘点,并在展览手册中介绍了其1945年以来的艺术品收藏情况。厚重的书芯由三种纸张组成。开头的用纸薄如窗纱。内页标题使用简约而精细的方式印刷,若隐若现的背面文字更加凸显了纸张的透明度。随后是对展览内容的慷慨介绍,最后的凸版印刷纸上则印有介绍展览理念的专业文章。用柔软的哑光相纸呈现展品样貌的核心部分,在书中占据了极大篇幅。左侧是艺术家简介、微缩图片、展品标识和馆藏编号,而当读者把目光投向右侧的页面时,映入眼帘的则是极具视觉冲击力、在画面上呼之欲出的全页展品照片。两个页面之间的对比如此强烈,以至于意义已经完全脱离了对象,而目光则全部集中到了形式、颜色、纹理和材质之上。一套1952年的沙拉餐具尤为引人注目。加长的双叉是否在暗示展览的核心主题,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展览标题中那神秘的“仙人掌”和封面上的奇特图案?




2022德国最美的书
文学类获奖图书

1905-1942书信集(三卷本)

Briefe 1905-1942 (3 Bänd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Sophie Taeuber-Arp等
出版社:NIMBUS. Kunst und Bücher AG
 
内容介绍:迄今为止,瑞士女艺术家苏菲·陶柏·阿尔普(Sophie Taeuber-Arp)的生活在少许文字中出现过,大多也关系到她迟暮之年的戏剧性经历:1940年逃离巴黎,1942年再度逃离格拉斯。阿尔普的所有信件,保存在了她姐姐艾丽卡及其后代手里。这些信件容量极大,除了零星几封不知去向之外,书信的时间追溯到苏菲·阿尔普16岁时写的信件,一直延续到她去世。这其中囊括了140多封给丈夫汉斯·阿尔普(Hans Arp)的信件与明信片。这些信饱含详尽的叙述,通常长达几页纸。在信中,苏菲·阿尔普生动地描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对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背景产生了新的认识。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从纺织工这一传统“女性”职业中解放出来,并在艺术与建筑领域的自由市场站稳脚跟,苏菲·阿尔普在其中承受又克服了多少阻力与压力。

这些书信也见证了苏菲·阿尔普与艺术家们的往来,例如关于达达主义的支持者,如德国作家雨果·鲍尔(Hugo Ball)、埃米尔·亨宁斯(Emil Hennings)与理查德·休尔森贝克(Richard Huelsenbeck);再如荷兰画家西奥·范·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罗马尼亚作家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法国作家保尔·艾吕雅(Paul Eluard)、法国画家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法国画家德劳内夫妇(Delaunay)与德国诗人库尔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由此,这部书信集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先锋艺术界的独特研究资源。

获奖评语:“我发现,自己竟是在精美的进口亚麻纸上写字!!!”这套三卷本书信集收录了艺术家苏菲·陶柏-阿尔普的近500封通信。众多的插图凸显出这套书信集的私密与生动。誊写稿采用接近古典的排版布局:不过它并没有让页边距从订口到页脚依次递减,而是将文字栏摆在纸张的正中央。但如果将页首的目录和页尾的图例一并考虑在内,那么最终的排版布局一定比一开始构想的要复杂得多。版心与注释相互交汇,而为了节约空间,注释已经被挤到页面的边缘。它的字号很小,以至于必须分成两栏排版。注释以灰色叠印的方式呈现,显得很不起眼。在高分辨率栅格的帮助下,这套书甚至可以实现凸版印刷。一般来说,人们不希望纸张背面的内容映到正面,但本书是个例外。它的书页不是虚拟的幻像,而是真实存在的图像载体。当背面的图片和文字透过轻盈的纸张隐约可见,一幅精致的拼贴画油然而生。全书采用扬·奇肖尔德的“Sabon”作为基础字体。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种传统的图书字体,还因为它的创造者是字体排印先锋派的代表人物。


恐怖谷

Fürchtetal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Christine Färber以及Markus Färber
出版社:Rotopol
  
内容介绍:“一个决定,就好似灭掉的聚光灯,从此让人的一生都埋没在阴影中。哪怕有人问起父亲,黑暗也一如既往地吞噬着回忆。一个结局,就犹如铁锤,可以摧毁所有关于旅行、朋友、家庭这些幸福的字眼。” 父亲骤然自尽而亡——遭此痛楚的两兄妹,开始以互相通信的方式“无声”交流:她写给他文字,他回给她插图。信的每一页,都尽显难以言表的感情。这样的你唱我和,打开了一个个充斥着虚渺回忆、疑惑谜团与复杂情感的世界。尽管信的内容源于私人感受,但它却饱含着普世的含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直如人所愿、如人所期,甚至如人所惧。伴随着层层交织的文字与图像,以及夹杂嘲讽与隐喻的插画,兄妹俩陪伴着彼此的过往与当下。两位主人公一起回到幼时的森林,重新走上穿过山谷的路。最终,他们发现,这个地方并非只是灾难的印记,它承载的意义竟是别有洞天。

获奖评语:“掉入深渊的人,眼里无处不是黑暗。”本书算不上真正的故事,更多的只是在探寻事实的真相。假如姐弟俩当时随父亲一起去附近的森林转悠,那又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在漫画中,这对姐弟分别以文字作者和插图师的身份,表达了父亲的自杀给他们带来的困扰。他们采用叙事塑型的手法,避免描述所有问题和回忆的细节。文字与图像相互呼应,尽管许多事情尚未水落石出,但读者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交融的图像逻辑关系。这一切绝对令人着迷:上方画格中的高楼,在下方长出了树根;在最下方,一个黑色的身影钻入洞中;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他的双腿还在裂缝中隐约可见。画格间狭窄的缝隙就像窗户的栅栏,有着各式各样的变化。透过每个窗格看到的神秘片段,汇聚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星星、蛤蟆菌的斑点、气泡框、发光球和空洞的眼睛都被用从黑影中闪现的白点表示了出来。外界与内在,尘世与阴间,经历与受难,没有什么像过去那样超现实。“爸爸,你还好吗?”


泥瓦成堆

Piles of Earth and Rubbl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Ina Kwon
出版社:Spector Books

内容介绍:在韩国庆州,新罗王国(公元前57年–公元935年)的墓冢散布在整座城区。长久以来,它们似乎被遗忘在角落,直到20世纪70年代,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为追溯新罗王国的历史,让今日的韩国人感受到昔日新罗王国的富有强大,这些古墓才得以重修。同样的时代——1972年,德国慕尼黑为举办夏季奥运会,把堆满瓦砾的山丘改造成为了景观公园。整个建筑群的设计,旨在展现一个向世界敞开怀抱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这样,修剪整齐的草坪,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废墟之上。通过一系列照片与文字的对比,韩国艺术家关伊娜(Ina Kwon)展示了她对两地的研究与感受。一边是墓冢、一边是废墟,都见证了历史被埋葬,被揭开,被重建,也被重写的历程。本书由两部分组成,聚焦庆州与慕尼黑的对比,也不乏横向打印的大幅照片。

获奖评语:“A默默点了点头,指望能捡到弹头,或者最好是找到一个钢盔。”在慕尼黑,二战后的废墟与瓦砾堆成了一座山。而古新罗王国的都城庆州至今仍保留着多座像房子一样高的坟堆。这两处人工景观在形式上的相似性,促使作者以摄影的方式展开探寻。照片从书的前后向中间延伸,使得全书没有了正反之分,只有内外之别。它呈现出两个独特场景的全貌,讲述着与其相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被插入到充满诗意的黑白图像中,成为了街头摄影的注解。照片有时以整版竖排的出现,似乎是在有意延缓翻看的速度。一场想象的旅程在思维的跳跃中展开,伟大的过去与真实的演绎在其间交相呼应:如今,朝鲜王陵成了世界遗产公园的一处景点,慕尼黑的废墟也被改建成奥林匹亚山,成为公园的一部分。全书的中央(或许也可以理解成山的内部?)出现了一副魔幻的场景:一面是山丘,一面是池塘,一面是图像,一面是倒影,一面高耸入云,一面沉陷入地。山丘下埋藏着什么?一侧是一个自我膨胀的帝国的废墟,另一侧则是皇帝的黄金宝藏。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宣告了毁灭的来临。



光谱诗人1

Spectra Poets 1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Yulia Aleynikova,Marcia Arrieta以及Sean Cho Ayres等
出版社:Spectra Poets
   
内容介绍:新冠疫情期间,我偶然了解到了一个被称作“拼读者”的群体。他们没有口头表达的能力,大多患有自闭症。他们想说的一切,也只能通过纸笔来表达。这就是故事的开始,也是《光谱诗人》的萌芽——我想创办一本杂志,让“拼读者”的文字被读到,并请几位作家为其助力。这些作家有的赫赫有名,有的不为人知,但出版的衡量标准从不取决于他们的身份与能力。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立足于多彩文化与多样心理中的一个方寸之地,但通过分享,大家就能拥有一片广袤草原。交流分享的结果,就是我想聚焦的地方——最终,这个焦点落在了诗歌这一体裁上。《光谱诗人》收录的诗歌,有的引起了共鸣,有的易被触动,有的揭示了人间存在真理,而有的诗歌本身即是一个艺术佳品。


获奖评语:“假如我不是唯一的我,那又会怎么样?”本书汇集了世界各地作家的诗歌作品。它的装帧朴实无华,象牙色开孔纸那浓郁的白色,便是最好的证明。当作者、标题、诗行和页码都采用统一的字号,这一设计的效果就被发挥到了极致。页面的布局没有遵循传统的惯例,黑色的印墨也因为与纸张不相称而遭到弃用。紫蓝色的字迹将诗行从经典的“白纸黑字”中解脱了出来。这种极具创意的做法,将通栏书页变成了想象的剧场。图书采用瑞士式平装,也让极简的字体排印得以保留它的原汁原味。这种简约的风格源自互动式的理念:在纸质诗选出版的同时,一个网站同步上线。这种双媒介的设计,旨在满足语言能力受限者进行文字交流的需要。每年,人们都会从这个不断壮大的诗歌资料库中选编一册图书。虽然有些诗行或许已经以电子形式与世人见过面,但有一本“真正”的书总是一件好事。



我们的卢梭

日内瓦的钟表匠之子,

如何超越并终结了启蒙运动

Unser Rousseau
Wie ein Genfer Uhrmachersohn die 
Aufklärung überwand und sie damit vollendet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Sabine Appel
出版社:Aufbau Verlage GmbH & Co. KG,Die Andere Bibliothek, Berlin
   
内容介绍:全球化的批判者、寻求绿色生活方式的环保运动、人人平等的乌托邦、“进步也意味倒退”的启蒙辩证法——这一切与日内瓦这位著名公民有何关联?卢梭是他所处时代的发言人,也是文明发展的批评家。时至今日,他的思想仍伴我们左右。两百多年前,这个钟表匠之子震惊了巴黎的沙龙圈,他似乎是第一个直言不讳抨击启蒙文化,批判社会现状的人;他也是第一个就此发表批评文章的人,却也得罪了诸如如伏尔泰、狄德罗等百科全书作家。卢梭意识到,进步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他提出,滥用理性会导致“人性异化”,现代思想纯属“重智力,轻德行”。因此,卢梭认为,启蒙运动也需要启蒙,他“回归自然人”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譬如民主认知、国家理论、宪法辩论,把“自然主义”作为国家权力基础,并在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背景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我们的卢梭,是启蒙运动后期的先锋人物,是一幅时代的画像。在本书中,彼时欧洲社会关系,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争论,以及我们今天的自我认识,都被相得益彰地呈现了出来。

获奖评语:“且看一个日内瓦的钟表匠之子如何超越并终结启蒙。” 仔细望去,封面上呈现的是一番晚期巴洛克风格的都市场景。用黑墨印在深蓝封面上的皇家游行队伍才刚一显形,就又隐入混沌之中。薄荷绿色块像断头铡一样,把硬壳书套斜分为二。属于原始自然的藤本植物穿过古典风格的大写字母向外延伸——这既是启蒙运动的普遍象征,也与我们的卢梭十分相称。书套在此取代了护封的作用,也提前预告了本书的内部风格。狭长的幅面决定了版心的修长尺寸。选择得当的字体美观大方,它既不浮夸也不逼仄,而是排列合理,仿佛有许多光亮透过行间的空白扑面而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文字的行宽或许已经接近下限。但令人惊奇的是,书中既没有频繁出现字间距过宽的情况,也没有十分影响阅读的分隔。与在书套上一样,章节分隔页上的铜版画细节(树梢、被风吹起的长袍和卷曲长假发)也被挤放在章节标题硕大的字母之间。这些字母规则堆放,形成了一幅拼图的模样。这至少可以减缓阅读速度,让人们情不自禁地念出章节标题。



2022德国最美的书
社科类获奖图书

反对并支持方法

Against and for Method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Jan Silberberger以及Kim Helmersen等
出版社:gta,Zürich

内容介绍:草图的设计过程,是否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当然可以。《反对并支持方法》一书就给出了范例。草图设计课的教学法问题即是这本书的核心:建筑系的教师何时提倡、何时抵制方法;何时注重、何时忽略研究视角。本书是一部文集,开诚布公地讨论了草图设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方法建议。书中收录了建筑学界领头人的论文,并整合了对五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的采访记录。由此,从观察考量到分析传递,草图设计的过程被一一探讨。这些论文与访谈,旨在为建筑系教师们提供借鉴,促使他们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此外,系统分类与构思的方法是否能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此书自行判断。

获奖评语:“设计过程能否成为一种真正的研究?”这本文集侧重于建筑和设计教学,旨在消除按部就班所带来的枯燥感。标题中的文字游戏取自一位颇具争议的科学哲学家的纲领性文本。仅从本书的外观就不难看出它不断挑战常规的意图:虽然从工艺层面看它的确有一个硬壳封面,但从设计层面看它其实没有封面。这本书的内容从封面开始,那里便标上了“1”这个页码。由于工艺层面的“第1页”,也即内容的“首页”,被完整地粘贴在封面上,实际印刷的页码得以与工艺层面的页码保持一致。这本口袋书的版心排布匀称:标题、栏外提示和脚注的缩进和字体变换创造了一种低调而迷人的灰度值游戏。由于特殊胶装工艺的使用,本书在打开时书脊中空,这不仅可以保护书脊不受损伤,还能让页面得以完美铺开。恰恰是在最不受人关注的订口上,本书的装帧又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惊喜:那里每一道用于线装的线圈都有不同的颜色。印有私生活画面的相纸并非偶然出现在书中。它起到书签的作用,陪伴在每一道阅读思绪周围:那是开头提到的那位哲学家保罗·费耶阿本德在厨房洗碗时露出顽皮表情的样子。



胚细胞计划
- 另类城市社会的转型实践:
理论与艺术视角
Die Keimzelle:
Transformative Praxen einer anderen Stadtgesellschaft. 
Theoretische und künstlerische Zugäng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Anke Haarmann以及Harald Lemke
出版社:transcript Verlag, Bielefeld
   
内容介绍:“实现公平与生态城市的理想实验室,一起园艺,共同文艺”——这是坐落于汉堡的共享花园“花胚”之座右铭。倘若大家都“自己动手”,城市空间会有怎样的发展潜力?就此,本书作者们进行了理论性、艺术性的思考。经过一番专业性的讨论,“园艺”被视为同时凝聚转型与变革力的典范,有关美好生活的思考也变得触手可及。在书中,批判性的学术分析与政策方面的倡议相互交织,描绘着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本书面向的读者,远远不限于居民们、园丁们,以及爱热闹的人!

获奖评语:“从前有一座名叫胚细胞的小花园。它在实践和理论中结合了艺术、政治与蔬菜。”本书的封面上用亮橙专色印着一颗硕大的豆子。环衬页使用了第二种专色——深苔绿。环衬页上的“胚细胞计划”平面图和分布图表明,这个乌托邦地点的确曾于2011-2019年在汉堡存在。本书其实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胚细胞计划”。大量的拼贴画以自由的方式在跨页通栏上排列,表现出理想主义的巨大活力。纲领性文章和城市社会学论文采用激动人心的字体排印方式。亮橙色以自我赋权的方式占据了整个章节分隔页。而在脚注中,醒目的橙色也被用于标记论点的理论基础。但脚注究竟在哪儿呢?是在页面的底端吗?不,另外它们也不在边缘的窄缝中。它们呈气泡状从侧面挤入文字排版区,就像细胞体的细胞器一样嵌入版心的矩阵之中。排版过后的文字中央还出现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一条条白色的通道在字里行间蜿蜒穿梭。至少到这时,一切终于真相大白:苔绿色象征着营养丰富的腐殖质层和欣欣向荣的共处方式。



卡尔·克劳斯·迪特尔:开放的形式
Karl Clauss Dietel. die offene form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Walter Scheiffele和Steffen Schumann
出版社:Spector Books, Leipzig
   
内容介绍:在民主德国时代,工业设计的潜力何在?它是否能够助力于人文社会理想的实现?这些问题常常体现在设计师卡尔·克劳斯·迪特尔(Karl Clauss Dietel)的作品中。譬如“磨痕之美”与“通透原则”等核心理念,在今天仍有它的意义。此外,“雅观实用”作为迪特尔的一贯风格,在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迪特尔与卢茨·鲁道夫(Lutz Rudolph)联合设计的特拉贝特(Trabant)品牌汽车、收音机、打字机,都堪称东德现代艺术的经典。作为自由职业设计师的迪特尔(1934年–2022年),曾为民主德国的私营与国有企业提供设计作品,并于2014年获得联邦德国设计奖。他的同事鲁道夫(1936年–2011年)早先就职于东柏林的中央设计学院,1968年起也成为自由职业者。

获奖评语:“关于使用和需求痕迹的思考应当融入到创造环境的努力之中。”这本专著研究卡尔·克劳斯·迪特尔的作品。从1960年代以来,他一直是东德知名的卡车、摩托车和电器设计师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都采用了嵌印纸张的工艺:封面是一幅照片,封底是文字简介。淡黄色的纸张恰到好处地嵌入封皮的凹陷区域,放入书架时也不会遭到磨损。深红色的前后衬页灵活地连接了书芯与封皮。印有图片的白色光面艺术纸与亮黄色的纸张交替出现。在充分考虑安全边距的前提下,那里的双栏版心得以尽量靠近页面边缘。但正文仅使用右栏,多重对比由此产生:其一是纸张质量的变化,其二是大量留白与紧凑排版的对比,其三是形态瘦长、宽字间距、无衬线且始终小写的字母与衬线字体的对比,其四是正文与印在淡蓝色纸上的迪特尔论设计原则原文的对比。另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虽然功能有限,但也同样值得一提:淡灰色的堵头布可以防止灰尘,起到保护中空书脊的作用。



化学人生
(三卷本,本次仅展出蓝本)
Lebenswerke in der Chemie (3 Bänd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Günther Maier等
出版社:GNT-Verlag, Berlin

内容介绍:科学家们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的时代,是自传系列丛书《化学人生》所关注的焦点。在顶尖化学研究中,提出假设、开展实验、进行诠释的环节周而复始,从不停息。
   
获奖评语:这是一位博士生导师的回忆,是我与科学、图像和镜像打交道的一生:微小的差异,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一直钦佩那些人,他们不但有缘遇到左旋的蜗牛壳,还能当即发现它的不同寻常之处。”谁还记得中学化学的内容呢?哦耶!三位在研究和教学方面颇有建树的化学家的自传正式合集出版,它们被装在未经色彩涂装、简朴大方的硬壳书套中。若非时间有限,我们完全可以详细描述这个灰色厚纸板盒在模压方面的精细程度。这种硬纸板在三册书中依然存在。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刚刚出炉的学术论文经简单装订便被送到熟悉的装帧工人手中的样子。但这种临时装订却成了这套书最后的样子:它的书脊裸露在外,或者说是没有完成线装的半成品。双色印刷为在文本中标记重要语句提供了便利,也避免了信息框频繁出现所造成的困扰。另外,第二种专色的使用也有助于凸显图表、轶事照片等图像内容。在照片印刷中,这种颜色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能以单色印刷、双色印刷或极为精致的虹膜印刷的方式再现照片里的场景。这三本书成功实现了图书设计的结合:它们将每位化学家的生平经历与学术生涯联系在了一起。正如利希滕贝格所说:只懂化学的人,绝对无法完整地理解它。



塑料:重塑我们的世界
Plastic. Remaking Our World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Susan Freinkel,Mark Miodownik和Nanjala Nyabola u.a.
出版社:Vitra Design Museum
   
内容介绍:几乎没有任何材料能像塑料一样,如此密切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长久以来,塑料象征着进步,代表着革命性的创新,以及无忧无虑的消费主义。不过如今,塑料已失去了乌托邦一般的光环。因为它已随处可见,还被视为全球环境危机的主要垃圾。本书一边追溯塑料曾经的辉煌史,一边着眼时下的问题:今天的我们,是如何使用塑料的,又怎样处理废弃物的;关于产品与材料的寿命周期,我们又有怎样新的解决方案。

获奖评语:“一切都被包围在乙基纤维素之中。”这句1938年的广告词如果放在今天,很可能沦为自我审查的牺牲品:我们漂浮在星光灿烂的宇宙深处的蓝色星球,已经被塑料薄膜所包围。诸如此类的广告汇聚在这本展览手册的历史回顾章节。这本书有着极具吸引力的护封。上头五彩斑斓的圆形图案完美地将展览标题转化为图像。此外,压印的彩色颗粒也进一步增强了硬壳封面的粗糙感。靳口和护封内的硬壳封面用图像对此做出了解释:那些斑驳的颗粒其实是各类不同的塑料。在展品介绍章节中,读者可以看到用动物血制成的塑料装饰把手(1898年)、丙烯酸脂材料的战斗机驾驶舱盖(1945年)和聚酯材料的植入物(2004年)。最后,菌丝制成的建材带领读者进入讨论章节。本次展览及其配套手册并不以深入调查为目的。它们更多地是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从美学层面深入研究被卷入全球困境的消费者。最后的“塑料数据”一章以简约但却形象的图表呈现了塑料在全球的重要作用。



2022德国最美的书
生活指南类获奖图书

动乱之益:红色工厂
Bewegung tut gut. Rote Fabrik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Philipp Anz以及Sara Arzu Hardegger,Gregor Huber,Markus Kenner,Pete Mijnssen和 Susan Peter
出版社:Limmat Verlag Zürich
    
内容介绍:青年动乱期间,红工厂(Rote Fabrik)于1980年开放,成为苏黎世的另类文化中心。本书重温了红工厂的往昔,梳理了另类文化在苏黎世的发展脉络。另类文化起源于反叛与抵抗,止步于广大群众对新文化的接纳与理解,而红工厂恰是多元与包容文化的象征。书中所收录的文章均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着当今时代,同时呈现了另类文化的台前幕后,对此做出了思考。为了此书的编著与出版,作者们将无数珍贵档案、文件与照片进行了整理分类,并在书中首次将其公之于众。

获奖评语:“从Pogo舞到办公室。”在民众发起把红色工厂改建成文化中心的倡议三年之后,苏黎世市政府依然无动于衷。这导致了1980年青年游行的爆发。本书用六个章节呈现了苏黎世亚文化的全貌。醒目的非衬线红字被排印在留有许多空白的通栏双页上。它们更像是一句句口号,而不是下文或通栏图片的标题:这些图片中既有疯狂的摇滚音乐会的特写镜头,也有喷在房屋外墙上的口号和街头骚乱的场景。受众相对封闭的粉丝读物反映了八十年代苏黎世的紧张氛围。叛逆闹事的青年?这绝对与人们认为瑞士人一丝不苟的刻板印象相差甚远。年轻人与警察互殴的照片,便是这出悲喜剧最好的写照。警察们戴警盔的头就像一个个台球;一位年轻女子抓过一个面罩,但那其实根本不是面罩,而是柳条编成的警盾。几页过后,一支军乐队以传统的方式从催泪瓦斯的烟障中穿出。这本书记录了发生在多个城市、持续良久的意外状况。透明的薄膜护封包住硬壳封面,靳口则被设计成小口袋。这一切足以说明,本书的装帧师很熟悉它的受众。也正是因此,它的护封上印有行动主义的图案形象,而下方则留出一片空白。整本书蓬松、轻盈的质感,也与其近500页的篇幅形成反差。



理解和参与可再生能源讨论
Erneuerbare Energien zum Verstehen und Mitreden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Christian Holler,Joachim Gaukel以及Harald Lesch等
出版社:Penguin Random
   
内容介绍:类似煤炭或石油等化石燃料已经“过时”:继续使用它们,徒然只会加剧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尽快寻找替代能源。可是,哪些能源是理想的呢?这些能源是否能够满足人类未来的能源需求?它们是否能和传统能源一样,稳定可靠?本书由老师们撰写,由学生们配以彩图,全书解释了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运作原理,并把它们各自的利弊进行了比较。这部科普书籍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适合每个善于思考、乐于探讨、自主选择未来能源的人。

获奖评语:“您得出的结论可能与我们不同,但没有关系……”这本手册以详实而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多种非化石能源的概况。它的字体排印为本就经过精巧编排的内容结构增光添彩。此外,矢量图形的运用增加了知识产出,图表则让各类关系和过程变得可视化。有时候,它们还会附上许多说明性元素,从而在章节开头以通栏整页图片的形式将观赏价值呈现到最大。所有的物体和对象都被仔细描绘成抽象的几何图形,从而起到搞笑或装饰的作用。柔和的色调营造出积极、友好的氛围。因此,如果有人将这种绘画风格与波普艺术相提并论,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波普艺术正是在更为轻松的时代推动了乐观主义精神。在今天,对技术可能性的信念也将有助于让人们免受气候变迁所带来的末日情绪的感染。插画师把云、水滴、蒸汽和烟雾等形象塑造得尤为成功。这或许可以说明:如果能以正确的方式把握和呈现复杂的现象,那么事实与好心情的结合也会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



圣母修道院中的修道院修女:
对变迁中的圣母修道院的艺术研究
Klosterfrauen Frauenkloster.
Eine künstlerische Untersuchung zu Frauenklöstern im Wandel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Jutta Görlich和Ulrike Rose
出版社:JOVIS Verlag, Berlin

内容介绍:施莱多夫修道院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对于生活在这里的30名修女来说,修道院实在太大了。于是,她们决定将其出售,并搬进修道院附近新建的房屋。借此机会,艺术家尤塔·格莉西(Jutta Görlich)、摄影师乌尔里克·明斯克(Ulrike Myrzik)以及文化经纪人乌尔里克·罗西(Ulrike Rose)一道参观了修道院,并对其它也正处于转型期的修道院进行了调研。由于修女的数量逐年递减,修道院的规模也日渐萎缩,一个又一个修道院濒临关闭。这几位艺术家用照片记录了这些转变,并对新老住户进行了采访。在这个过程中,由艺术家构成的调研团队一方面观察着修女这个群体:面对愈发冷清的修道院,她们将何去何从?另一方面,调研团队也探讨着修道院的转变:修道院往往具有百年历史,影响并塑造了我们的文化思维。修女的搬离,不仅意味着空间的变换,还象征着修道院这一概念的变化,修道院的建筑也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本书暂且抛去浪漫的情怀,抛去修道院的传统,而是聚焦于当今修女的生活方式,着眼于修道院建筑的未来。

获奖评语:“不管写20封还是30封邮件,我的生命终将在某个时刻结束。”这句满是亵渎成分的话从曾任本笃会修道院院长、同时也是社会学教授的卡门修女的口中说出,无疑让人大吃一惊。难道她不是每天都在反复念诵基督教的祷词吗?在这本研究修女生活(祷告和劳作)的图书封面,标题中的文字游戏被呈现为一幅奇特的字体排印图案。展开后足有十页宽的封皮最终以非线性目录的形式出现。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修女以开诚布公的形式接受了采访,书中也收录了她们平易近人的肖像照。它们与不同寻常的修道院建筑照交替出现,反映出德国修女团那令人惊叹的社会和经济现实: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修女团,其成员数量比男性修会还要多上数倍。在装帧上,本书大胆地将两种完全相反的字符结合在一起:它使用的基本字体有着许多装饰细节,也与冥想日历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它又与标题页被栅格化的大写字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有个章节的标题叫“服从与反叛”,而其所采用的字体是“Avant Garde(先锋)”。最后再以卡门修女的话结尾:“我在房间里无所事事,却要把它放空。这是一种反叛行为。”



2022德国最美的书
少儿类获奖图书

布鲁姆普斯病——他被叫做蚂蚁
Brummps. Sie nannten ihn Ameise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Dita Zipfel
出版社:Hanser

内容介绍:这本书是青少年文学奖得主——蒂塔·基普菲尔(Dita Zipfel)继《疯子眼中的世界》之后推出的童书新作。它堪称一场绽放着诙谐语言与曼妙想象的烟花!蚂蚁琼尼和别的蚂蚁不一样。不管他多么努力,别人总是更胜一筹:他们背得动更多的东西,嗅得到、寻得到更好的食物,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地钻进蚂蚁洞穴。然而琼尼的身形,不仅大得出奇,有时还无端颤抖。当他被诊断出患有传染性的“嗡嗡嗡”病时,他再也待不下去了。就这样,他拉上了女友布茨——那只世界上唯一不喜欢工作的蚂蚁,踏上了私奔之路。他们俩一头扎进了冒险之旅,渐渐地,琼尼的弱点反而成为了他的优势。拜“嗡嗡嗡”所赐,那些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突然成为了可能……

获奖评语:“世界上最大的蚂蚁琼尼竟然有翅膀!太不可思议了。整个蚁群都把一只小蜣螂认作了蚂蚁,就连它本人也这样认为。”这个搞错身份的故事以成长小说的形式出现,全书采用了经典的字体排印设计。四开本,长宽比2:3,白色凸版印刷纸,省略部分细节的Renaissance-Antiqua系列字体,大字号,宽行距,两端对齐,段首缩进,页码和章节编号居中,大行间距。在所有136个页面中,有三个通栏双页完全采用了这种结构。在其它页面中,版心被各类插图所打乱,成为独立于文字之外的图画故事上演的舞台。例如,只有在字里行间小心地清理出道路,我们才能看到蜣螂在粪球上起舞的感人画面。这类文字与图像的交织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全书使用柔和的红色和厚重的深蓝色印刷,其中文字采用的是后者。双色印刷带给人一种进入灌木丛的感觉。这种配色与粗犷的线条和犀利的轮廓一道,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光影氛围;其与粗糙表面和粉白线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泥土般的铜绿质感。总之:它呈现的是森林中的蚂蚁视角。



全世界都充满能量:
关于驱动我们的力量的一切
Die ganze Welt steckt voller Energie. 
Alles über die Kraft, die uns antreibt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Christina Steinlein
出版社:Beltz & Gelberg
    
内容介绍:能源无处不在:不管是开灯、骑自行车,还是居家供暖,都要用到能源。那么,能源到底是什么?它如何产生?又如何来到我们身边?在未来,我们可以使用或创造哪些环境友好的能源?在这本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中,最基础的能源知识以及能源使限度均得到了解释——能源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不应被滥用。这是一本适合8岁以上的儿童读物——对全家同样适用。

获奖评语:围绕技术现代性核心话题的讨论已经出现了新变化:“能源缺口越来越大。”“停电时会发生什么?”“节约能源还不够吗?” 这本通俗读物的图画世界同时具有教育、解释和幽默的功效。它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了“大坝发电”等技术过程。除文字外,书中还加入了许多圆形的小插图,或是让一只橡皮鸭在一旁说:“这是一个水电站的模型。” 图片的布局也十分多样:它们有时是铺满页面的背景,有时是整体的组成部分,有时仅有局部显露在外。但所有的轮廓都采用同等宽度的线条绘制,这也符合教学用图和经典漫画的惯例。明显更宽的网格,也与卡通风格更为相称。这种表现方式不禁让人联想到黑白版画的经典手法。只不过,点阵在这里成为了精巧配色方案的一部分。在书中,电流也被拟人化,有了自己的面孔:它成了一个边缘呈锯齿状的黄色迷你球形闪电。


十五公斤重的蜂鸟:飞鸟诗集
fünfzehn kilo kolibri gedichte zum abheben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Arne Rautenberg
出版社:Peter Hammer Verlag
    
内容介绍:十五公斤重的蜂鸟?别担心,阿内·劳滕贝格(Arne Rautenberg)的鸟儿并不会跌进煮锅里。这位诗人笔下的鸟儿们,在书页上自由地悠悠盘旋、翩翩飞舞、摇摆而行,在一片叽叽喳喳中,诉说着许多秘密。比如,麻雀们都在捣鼓什么?深更半夜,它们在七嘴八舌地议论啄木鸟!那么,这三十八只鹌鹑扑腾来做什么?它们是来守夜的。是谁对谁正发号施令呢:什么,从现在起,你们统统改名叫知更鸟?这些富有启发性的飞鸟诗歌配上了卡特琳·斯坦格尔(Katrin Stangl)精巧的插画,让蜂鸟身上的漂亮颜色跃于纸上。

获奖评语:这些宽阔大气的图片不仅是插画,还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诗歌中提到的一些概念,都在书中被转换成了图像。当然,这样的构图首先留出了很多的喘息空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飞翔空间,因为所有的诗歌都与鸟儿有关。有时候,诗行也会排列成一定的形状,从而成为可视的诗歌。“胡秃鹫喜欢吃硬蛋幸好我是软蛋否则我早就进秃鹫的肚子了。” 插画家对基本元素的喜爱,表现为对印刷原色(青、黄、黑以及替代洋红的特殊红色)的均匀使用。为此,她甚至没有想过用半色调混合的方式调制其他颜色。唯一的附加颜色来自黄白的亚光厚纸板。相互叠加的全色调区域为主要由原色构成的色谱增添了额外的色彩层次。分布在亮色区域的点栅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半色调调制的作用,布满斑点的画面看上去就像“二手”网屏。干刷子给平面边缘轻轻涂上彩色的阴影,也增加了平面和空间之间的张力。这一切看上去简单明了,实际上却要用到一种不同寻常的工艺:调频栅格。


时光倒流之地
Rückwärtsland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Uwe Dettmar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 摄影 Pixelgarten 

作者:Henning Wagenbreth
出版社:Peter Hammer Verlag
   
内容介绍:你小时候杀过兔子吗?或者,你选了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专业?没关系,第二次机会来了!在《时光倒流之地》一书中,作者亨宁·瓦根布雷斯(Henning Wagenbreth)让时间倒流,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来,甚至变得更好。沿着这个想法,这位柏林插画家采用了押韵的文字、丰富的插图,针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事小事都做了尝试:比如把单词字母的顺序倒过来;或者先穿鞋,再穿袜,把日常生活中的逻辑完全颠倒。报纸上,你会读到明日大事,会预知哪些汽车会相撞,哪个油箱会爆炸。就像电影回放一样,结尾变成了开始,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人,下一秒又活蹦乱跳;冰冷的灰烬中燃起新生的火焰,战争中的炮火被吞回枪膛,从未伤及过一草一木。而那高耸入空的灰烟囱,正贪婪地吮吸着天空的蓝。

获奖评语:“他把数百万巨款兑成一张彩票,放到架子上,彻底把中奖数字忘在了脑后。”谁说时间只能朝一个方向前进呢?不妨做个视觉实验,无需颠倒是非,只要让时光倒流就可以了。回望过去,作者兼插画师发现了一系列描绘这个“时光倒流之地”的丰富语汇。他甚至还发明了自己的语言:“谁没听过‘斯特莱洛夫’足球队的鼎鼎大名?”这句话采用加粗的无衬线字体,但其笔画宽度却有生动的变化:由此,故事也过渡到了分为两栏的素描连环画。这里使用的构图原则包括阶梯型排布、嵌套和“留白恐惧”。接着,每个平面又被细分成多个填满虚线、波浪线、菱形网格、棱柱形阴影线和正负点的子平面。锋利的尖角同样受到欢迎。不过,读者在欣赏第一个画面时可能会有些抓狂。填满纸张的全景图全部采用鲜艳的涂色,其中每个网格都有自己的专属色调。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新不确定性”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充斥着谎言叙事的生活之中,我们终于可以在这里找到些许慰藉:这里的荒诞通向一个治愈的世界。




ACX星海艺术中心

一个坐落在星海湾的艺术设计博物馆,整体建筑为四层,其中一二层空间主要为开放的展馆区域,一楼区域除展厅部分,配有咖啡休闲空间及交流休息区。二楼区域配有独立交流空间,设计师工作室及原创设计品牌商店。展览部分包括旅行艺术展、插画艺术展、时尚服装艺术展、传统文化民俗艺术展。三四层空间为869(大连)设计学校主要教学工作室区域。

在世界高速发展融合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也越来越多,作为文化前沿的设计更是如此。鼓励从各个不同角度、侧面提出各种不同意见,而后加以融合,发展。为全世界精英平面设计师提供一个平台,促进亚洲平面设计与世界范围内设计艺术的交流与碰撞。

© 869(大连)设计学校惠允



主办方 / 不熟
「不熟」品牌创立于2011年。我们持续致力于跨国界艺术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塑造全球视野的文化艺术生态圈,专注于建立艺术与商业、社会三方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竭力成为最受新生代喜爱的文化艺术品牌和理想实验场。

联合主办 / 869(大连)设计学校
869是一所专注设计教育二十余年的设计学校,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设计学校”,为从事设计专业的学生和设计爱好者及相关人事提供优质的设计教育解决方案、为北上广深一线设计公司储备输送优质的设计人才,作为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创新实践者和创新者,逐步发展成为了具备国际视野的文化创意型企业、锻炼了一支又一支能与国际接轨的创意人才队伍,办学至今所培养出的人才服务了众多企业设计的重要项目,何为设计未来?这所充满创意凝聚力的学校,为塑造设计的未来默默付出着努力。

联合呈现 / 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

1966年以来,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与莱比锡的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stiftung buchkunst)就一直带着批判性的角度与德国图书行业一同发展。基金会的目标是促进图书技术和艺术方面的质量,其主要任务是举办“德国最美书”的竞赛评选。借助这一评选活动,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希望吸引公众除了图书内容之外,也可以关注到图书设计与生产方面的突出表现,借此提高书籍作为媒介形式的关注度。最美书的参赛作品不仅来自德国出版社,也包括在德国完成设计与制作的外国出版社的作品。

联合呈现 /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世界文化学院。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成立于1988年,是在华第一家外国文化中心。我们致力于推广德语、促进中德文化合作以及传播德国最新信息。数码大厦的德语图书吧为所有对德国感兴趣、正在学习德语或想要学习德语的读者提供书籍和媒体借阅服务。




新晋人气王 | 海边,躺平,等放假








ShirleyGao
生活 在 大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