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两弹一星”,由它计算

企业   2024-12-02 20:30   河南  





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里“挖”宝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长河中深挖细掘




让我们再次回到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第二展厅“创建成长”。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部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个微缩厂房模型,看上去单薄而普通。如果说“两弹一星”项目的成败与它息息相关,那你一定会对其刮目相看。



这就是孕育新中国计算技术的104A机房。它采用“薄壳式”建筑,建筑面积143平方米,结构简单、安全牢固,具有跨度大、用料少、费用低的特点。在航史馆展出的104A机房复原模型尺寸为800毫米×25毫米×16毫米,有4根立柱的墙面为正南面,左侧(东机房)为电子计算机的控制机房,科研人员在此区域进行计算任务输入、控制等工作;右侧(西机房)为电子管机房,是计算机运算的核心区域。



54年前,正是根据这座厂房中的104A计算机的计算,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才能在预先设计好的轨道,播放着《东方红》乐曲,让这优美的乐声响彻世界。





以任务带学科


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成就,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处于快速发展中。新中国的领导者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发展经济的主要推动力。1956年,针对我国薄弱的科技基础,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几百名学者和近百名苏联专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十二年规划》涵盖了13个方面57项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计算技术的建立”名列第41项。


1957年,国家一方面从苏联引进电子计算机,另一方面开始组织筹建国内的专业研究所,通过走“仿制—研制—培养专业人才”之路,进而实现自行设计、制造出技术性能较高的电子计算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1958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在西安交大无线电系宣告成立,简称“西安计算所”。这就是今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的前身。


▲上世纪60年代计算所园区


国家一声号令,14名有志青年义无反顾地从祖国大江南北会聚到西安,开始了艰苦创业。《十二年远景规划》的特点是“以任务带学科”,没有任务,就没有一切。西安计算所承担的第一个科研任务就是104A,研制中国第一台国产化的大型计算机。


▲1956—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


当时的两份绝密文件——1960年1月下发的《试制大型电子计算机建立西安计算中心规划任务书草案》和1960年4月的《印发重点任务说明书的通知〔附件:试制大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建立西安计算中心——重点任务说明书(草案)之二十二〕》,将新组建的西安计算所和104A紧紧捆绑在一起。





必保的配套项目


中国原子弹设计参数的计算,很多是算盘打出来的,但这种计算手段相对落后,并非长久之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两弹”工作的钱学森提出了150工程,并在北京计算所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150工程的主体部分就是104计算机的国产化。104A中的“A”,指的就是苏联104计算机完全国产化的第一个系列。



104A项目由西安计算所承担,是计算所的立所之项、发展之基。104A项目作为“两弹一星”的配套工程,也就成为了必保项目之一。





不能停的研制


1960年7月,苏联撤出专家,西安计算所北院的生活区只有简单的一栋西一楼,南院的科研社区还只是玉米秆圈起来的荒地。当时,职工们就像戴月荷锄归的南泥湾战士,支起帐篷当车间,架起床板当工作台。工作之余,人人义务参加基建、挖坑、拉土填地基。在一片热火朝天中,机房雏形盖起来了,加工车间建起来了,菜园也开辟出来了。职工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大家只有一个念头:104A项目不能停!


▲工作人员架起木床板当操作台


104A计算机是一个体积庞大、复杂的系统,专门盖了两座带空调的大楼作为机房。整个系统共有22个大大的机柜,运控部分11个机架。不仅有主机,配套的电机也占了200多平方米。全机共用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电源组的电缆也是从地下穿过,到达各个机柜。



当时,研制104A的参考资料全部是俄文,自学比较困难,即便是学校里也没有任何中文的计算机教材,更别提那时的计算所连研究室建制都还没有。为尽快步入正轨,全所围绕着104A成立了几个专业组。北京计算所调来的安建勋、曹酉申、郭震寰和刘庭华4人参加过北京104的组装调试,积累了经验,关键部位都由他们承担;其他人去北京、上海进修,去大学听课,回所里自学。相互研讨,共同提高。很多人之前学习加减乘除的“数学胃”,现在“消化”的全是脉冲、晶体管、指令流程。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


1963年,104A机进入整机联调阶段。在同年11月,由计算所主办的全国第三次计算机与计算数学年会上,计算所重点向到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介绍了104A机的生产调试现状,大家一致对计算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以上头条


1965年4月7日,《陕西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西安科学部门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试制成大型电子计算机》。



文中特别提到计算机“可以替代几万人组成的运算力量”,这项工程是党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的胜利,对工业设计、生产管理、交通运输、天文气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便利。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西安科学部门”就是西安计算所,“大型电子计算机”就是104A。


104A机是我国第一代数字计算机的典型机种,平均运算速度达每秒1万次,先后完成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计算、火箭弹头压力分布计算、火箭质点弹道计算、水库工程计算、纤维强度计算、光学系统计算等国家重大项目任务,为国防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私报国”的104A机精神。通过研制104A机,计算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技术功底扎实的人才队伍,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方红一号”


1968年,按照国家的需要,计算所进入航空工业领域,开启了一条从晶体管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到智能化计算机研制的发展道路。


一项项科研成果记载着计算所成长的步伐,一次次创新在中国计算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研制出我国晶体管计算机早期代表机型691型计算机、701型计算机和我国小规模集成电路百万次计算机早期代表735计算机,以及运算速度处于国内领先的PAR95大规模并行计算机。


▲691计算机


▲735计算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计算所的专业方向从通用计算技术研究转向以航空机载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主。1986年,计算所正式承担重点型号任务的研制,科研生产进入了新阶段。计算所铭记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肩负航空报国的使命,不断推进我国机载计算技术的发展。


▲机载计算机产品


▲航空专用集成电路产品



104A于1960年4月6日正式立项,历经十年考验,于1972年4月20日正式批准拆除,整机迁往杭州某单位,用于教学实习。


而位于计算所太白园区的104A机房遗址,其西机房在一代代航空人的维护中保留下来。



今天,104A机房成为计算所的文化遗产,被列入了新职工入所与开放日文化活动的教研参观项目之一,担当航空报国使命,为坚定型号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向矢志新中国计算技术的航空人致敬!




转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中航工业导弹院
相约蓝天之下,相知方寸之间,相伴霹雳梦想,相聚铸箭征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