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烨豪
编辑 | 吴先之
尽管荣耀曾对内严格保密,但在行业中,关于荣耀意欲上市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自第四季度启动以来,荣耀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可谓顺风顺水,并在2024年最后几日完成了股改,从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股改不过是开胃菜,荣耀的最终目标与主菜是上市。
此前,外界曾纷纷猜测荣耀或将借壳上市,市场里漂浮的各种猜测,让波导股份、深城交、深振业、天音控股等潜在壳资源企业股价起伏不定。不过,荣耀并不打算走“旁门左道”。2023年末,当荣耀正式宣布将通过首发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时,那些围绕其借壳的股价炒作瞬间崩塌。
此后,荣耀积极推进上市进程,尤其是在8月宣布启动股改之后其行动更是迅雷不及掩耳——从引入中国移动,到中国电信、中金资本、基石基金等注资,荣耀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股改,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完成股改后的荣耀,上市计划的首个关键环节已经告终,IPO之门已经敞开,后续将适时启动IPO流程。而荣耀如此紧锣密鼓地推进IPO进程,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对荣耀而言,IPO背后的意义远远超出其本身,作为脱胎于华为的手机巨头,荣耀一直在等待这一天——从独立伊始,荣耀一直在悄无声息地为未来铺路,而经历5年的成长与准备,荣耀或许已经做好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按理说,企业选择上市,多半是为了融资,但从荣耀CEO赵明此前的言辞来看,身为国内五大手机厂商之一的荣耀,并不缺钱,反而可以说是“财大气粗”。
今年初,赵明曾透露,荣耀当时的利润兑现率高达120%-130%,账面上躺着几百亿现金流。虽然在体量上,荣耀与同行小米的1500多亿现金流相比尚有差距,但荣耀的业务架构明显更加单一、聚焦,倘若有几百亿现金,亦足够支撑其未来的战略扩张。
那么,不差钱的荣耀为何选择上市?背后或许同荣耀股东、经销商、员工们急于兑现价值有关。
一名买方渠道商曾对财新表示,深圳国资从华为手中收购荣耀时的价格,可能高达约2600亿元。而根据一份荣耀pre-IPO融资计划显示,荣耀拟于2024年递交材料申报创业板上市,pre-IPO估值定在2000亿元。
尽管荣耀最终上市时间、实际市值尚待时间回答,但若消息属实,那这几年间估值并未出现明显上涨,这与整个市场环境不好是密不可分的,但在此情况下各方仍然有其自身的诉求。
2023年11月,深圳国资背景的吴晖,接替曾经的华为高管万飚出任荣耀董事长,而荣耀宣布启动股改后不久,万飚因个人原因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彻底告别了荣耀的高层。据媒体报道,吴晖入驻,首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公司上市进程,而这也许正传递着大股东的态度。
除却大股东,另一批推着荣耀上市的人是手握股份的荣耀经销商们。
据悉,2020年11月,从华为收购荣耀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便是由国资大股东以及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
手机渠道商张晓(化名)告诉光子星球,之所以自己在荣耀的艰难时刻不弃不离,一大原因便是荣耀股东身份,且考虑到荣耀从华为剥离时的交易对象,便觉得这个品牌倒不了。“荣耀这个品牌我们不可能丢掉,有什么卖什么,是我们整个卖场的原则。”
据光子星球了解,荣耀的政策,倾向于将自身同经销商的利益绑定在一起,手段也比较温和,没有强行压货,而是会通过运营补贴和额外支持,引导经销商冲刺销量,用规模换效益。
其实,若延续荣耀从蛰伏到奋起的发展路线,那么此番利益共同体打法并没有什么问题,奈何商业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变数。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荣耀和华为经销商重合度很高,而在华为离开手机市场的这几年,经销商自然更加青睐荣耀。然而,随着华为回归手机赛道,且陆续端出硬菜,帮忙抬轿的经销商们,难免有所犹豫,希望两头讨好。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荣耀以14.6%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市场第五位——在市场份额不占优的情况下,为了稳住经销商们,荣耀必须为经销商兑现价值,加速冲刺IPO。
而手持公司股份的荣耀员工,则是这场IPO游戏里的,第三级火箭。
一位荣耀员工向光子星球透露,荣耀公司大楼内,悬挂着一条座右铭:“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为了契合公司价值观,荣耀内部亦有着所谓的“奋斗者协议”——员工放弃年假和年终奖,换取上市后的股权分红。
然而,随着荣耀股改的完成,这一协议似乎正在悄然改变。据其透露,之前每个部门还有指标,但从明年开始,可能将不再有“奋斗者协议”,消失的年假也回来了。
这意味着,荣耀上市,似乎是多方共同推动的结果,或因如此,荣耀的步调才会在确立上市后跑得如此之快。
同产业链的“亲密关系”
尽管荣耀的上市满足了多方的期望,但荣耀绝非单纯为了让股东们套现离场而走向资本市场。回顾荣耀近几年来在一级市场的融资历程,以及当前复杂的股东名录,背后透露出的信号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不同于某颇爱压榨供应链的车企,荣耀算得上是国内手机厂商中,最爱交朋友的那一批玩家。
AI浪潮到来之前,荣耀在产品叙事层面喜欢讲一个故事,即“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场景解决方案”。这说白了,就是推出基于互联、智能生态,推出、兜售更多硬件矩阵。
但值得注意的是,荣耀做产品的路数,并非凯撒大帝的“我来,我见,我征服”,而是严格划分边界,分工协作,不碰触合作伙伴的蛋糕。
而在股改完成后,荣耀的股权结构已呈现多元化趋势,涵盖了地方国资、第三方资本、经销商、供应商、运营商等多个层面——从上游零部件供应链玩家,到下游经销商、运营商,荣耀股东几乎已覆盖了手机上下游全产业链。
这意味着荣耀,正逐渐同产业链玩家们,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
以新晋股东之一的中国移动为例,早在今年8月获中国移动投资之前,荣耀便与中国移动保持着一段“亲密关系”。
时间回到2022年,彼时正值荣耀艰难时刻,可中国移动却一反常态地,在开年采购了150万台荣耀60系列机型,而两月之后,中国移动再次豪掷重金,采购了200万台荣耀Magic4系列机型,为荣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一位荣耀经销商曾告诉光子星球,其在开店的时候,都是按“荣耀+移动”开的,一是因为荣耀有移动的政策,每卖一台手机既能拿到代理荣耀的毛利,也能从移动处拿到300元左右的利润;二是移动有房租补贴,这样其也敢去开店。
除此之外,作为手机分销的“老大”,天音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天音通信有限公司,亦曾豪掷5亿元参与了对荣耀的收购。另一大玩家渠道玩家爱施德,在2020年荣耀剥离时也没有示弱,豪投6.6亿元参与其中。
身为荣耀全渠道零售服务商,爱施德同时也是苹果、三星、魅族等品牌的一级经销商。只是,若有油水可挣,是匀给“自家人”还是“外人”,想必玩家们心中都有着一杆秤。
对荣耀而言,如果说广交下游朋友,能在一定程度上撑起销量,那么绑定上游伙伴,则能最大程度上保住供货与利润。
2022年11月,荣耀曾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获得了数十亿元的战略投资,而千亿面板龙头京东方正是资方之一。而拿到股权的京东方,对荣耀的举止也日益亲密。
以折叠屏为例,作为荣耀过去几年的强势赛道,其背后皆有着京东方的身影。
今年6月,荣耀发布小折叠机型荣耀Magic V Flip,而该机型的柔性OLED折叠内屏及竖折4英寸外屏便有京东方独供;12月,京东方再次为荣耀Magic7 RSR保时捷设计手机,独供采用全新技术组合的6.8英寸柔性OLED屏。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荣耀以21.9%的市占率,在国内折叠屏市场位居第二,排名仅次于华为。这意味着,荣耀正在“自家人”的拉动下摆脱困境,并越活越好,而其当下通过冲击IPO加以反哺、馈还亦是平常。
想象空间在AI?
荣耀上市,势必有一个参考对象。
市场普遍将荣耀与同为手机厂商的小米相提并论,但小米现阶段业务范围涵盖手机、生态链、汽车三大板块,相比之下,荣耀业务范围相对单一,整体更像是传音。
截至目前,已经上市的两家手机公司中,小米市值8658亿港元,而传音市值1073亿元,二者相差甚多。现阶段的荣耀若顺利上市,市值显然夹在二者中间,而若要评估荣耀更接近谁,则需取决于荣耀讲故事的能力——反正都得等股权解禁,能赚钱自然比回血要好。
在此方面,近日的一则新闻值得注意——据媒体报道,荣耀全资子公司深圳星耀终端有限公司对外新投资了4家子公司,后者经营范围均包含移动终端设备销售、家用电器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等。
看来,荣耀不仅想要切入家用电器、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还想蹭一把近期沸腾的“机器人热”。但对当下的荣耀而言,大范围切入IoT领域亦或是造车,显然并不现实,所谓的“未来科技”则太远,唯一能打动人的故事,或许只有全球化与AI。
全球化方面,荣耀虽一直在发力,并试图攻克欧洲高端市场,但出海既是小米的优势,亦是传音的看家本领,相比之下荣耀仍需时日证明自己。
但在手机厂商中,持续对标苹果,并上演过“点2000杯饮料”这一破圈戏码的荣耀,在AI心智方面却处在行业前列。作为对比传音在AI方面布局尚浅,小米现阶段动静很大,只是节奏慢行业一步——AI,或将成为荣耀上市之后,除了摘不掉的“华为概念股”之外,最值得一讲的故事。
然而,不论最终登陆A股还是科创板,体量如此庞大的荣耀,都堪称一头“吸金巨兽”。基于此,纵使荣耀完成了冲刺IPO的前期准备,但其后续能否顺利上市,这一过程还需多久,尚属未知。围绕荣耀上市背后的多方博弈,或许还将持续展开。
微信号|TMTweb
公众号|光子星球
别忘了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