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院
赤山法华院
——建院1200周年
一寺连三国
情传中日韩
赤山法华院是胶东半岛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目前威海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于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赤山法华院”,院内常年云霞笼罩,庙宇香火旺盛。
公元838年日本高僧圆仁法师入唐求法,先后客居法华院累计两年九个月。回国后著述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该书与《马可波罗行记》《大唐西域记》并称东方三大旅行记,使赤山法华院名扬海内外。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度脱苦海梦中人”。大雄宝殿是法华院的主体建筑,它依山面南而坐,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大殿东、西、北三面墙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十分生动精美。
每一次双手的轻轻合拢,都是心灵与信仰的触碰。或为亲人祈求安康,愿岁月温柔以待,远离病痛;或为事业默默祷告,望前路顺遂,梦想成真;或仅仅是在这纷扰尘世中寻得片刻安宁,让心灵得到休憩与净化。那低垂的眼眸,微启的双唇,虽无声却胜似千言万语,将心中的祈愿都托付给这千年古刹。
穿越千年的时光长河,赤山法华院静静伫立在岁月的岸边。公元 824 年,它如同一颗佛缘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走过 1200 年。
千年时光在法华院仿若凝固,却又在每一次的祈福与每一段的梵音里悄然流淌。它将追随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迈向明日,奔赴远方,迎接下一个 1200 年的岁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