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传承有“新生”

百科   2024-09-30 09:06   广西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非遗美育资源。9月27日下午,由柳北区文体广旅局主办,柳北区文化馆、长塘中心校承办的柳北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宣讲活动暨“非遗进校园”彩调班开班仪式在长塘中心校报告厅举行。由国家一级演员,柳州市艺术剧院原副院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州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彭荣青老师为同学们进行宣讲。彭荣青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生动地展现了彩调的独特魅力,让同学们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在声声韵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活动现场,长塘中心校彩调社团的学员们还进行了行拜师礼仪式,从这个学期起,彭荣青老师将担任柳北区“非遗进校园”长塘中心校彩调公益培训班的教师,由他带领同学们系统的学习彩调,在同学们心中种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非遗开出美育之花。

2017年以来,区文体广旅局先后在北雀四小、石碑坪大仙小学、长塘中心校、滨江小学等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培训班 186个,惠及89280人次。“非遗进校园”公益培训班采取“点单”式服务机制,区文体广旅局根据资源库师资,列出“菜单”,学校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点单”。把进驻项目与学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从“送文化”向“种文化”的方式转变。并在北雀四小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保护传承基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音乐”保护传承基地。在大仙小学设立市级非遗项目“柳州玉米皮编织技艺”非遗传承基地。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非遗保护传承后继有人。

1

2017年至今,区文体广旅局特聘国家级芦笙和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每周在北雀四小开展芦笙演奏和侗族大歌培训。并帮助其成立“悦之声”芦笙队,“悦之莺”侗族大歌队。

2023年6月,“悦之声”芦笙队,“悦之莺”侗族大歌队在柳州市第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集体项目比赛荣获合奏项目、合唱项目小学组三等奖。

2

2022年,柳北区申报的“柳州玉米皮编织技艺”列入市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年9月,聘请“柳州玉米皮编织技艺”市级传承人黄惠清在石碑坪大仙小学开展玉米皮编织技艺培训班,目前共培训学生189人次,完成作品72件。

3

2022至今,在滨江幼儿园开展的三江农民画和陶艺制作课程,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目前学员共完成农民画作品700幅、陶艺作品1000件。

校园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地方,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今后,区文体广旅局将引进更丰富的非遗课程进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学习和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和内涵,培养他们对非遗项目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柳北文体广旅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相关培训、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