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政治任务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首要政治任务。首要政治任务的贯彻落实,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离不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离不开系统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基于此,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法治教育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至关重要,是贯彻落实首要政治任务的重要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法治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培养高质量法治人才。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做好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尤其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同时,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各级学校、各个学段深入推进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让法治之光照亮学生的未来,是新时代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法治教育与思政育人共同的教学追求。法治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为主题,聚焦教学教法创新,对于推进新时代高质量法治人才培养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重维度: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立足点
价值意蕴、核心要义与生动实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三重维度,也是融入的基本立足点。
当前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编纂面向中小学学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此类学习材料及对应课程的教材教辅资料,整体为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文本依托;依照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类课程和开设大学思政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整体为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和体系支撑。总体而言,在教材体系、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绩与教学实效。
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出发,为了新时代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法创新、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仍需要加大深化改革的力度。如何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挑战。不同学段间还存在协同困顿、割裂错位等问题,法治教育主题的“大思政课”与课堂教学难以有效融合,这些都有待进一步针对性解决。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意蕴、核心要义以及生动实践三个维度进行思考,进行教学探索。
第一,明确法治精神在教学上的融摄作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从前期探索看,存在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在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政治话语、时代话语和学术话语、教学话语的融合统一,这是需要长期探索且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二,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学情更是千差万别,导致教学目标存在不甚协调、教学内容存在轻重不均等情况。基于此,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教学内容之上必须强调法治精神对于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统摄作用。法治精神,正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以贯之”的“一”。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对法治精神的强调,遵循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精神不是空泛的,而是立足新时代的法治精神,其内核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强调的“十一个坚持”,其精神实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新时代法治精神是强调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实践表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完全可以有机统一起来。我们一直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新时代对于法治精神的强调,其根本是强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认同。其二,新时代法治精神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内在品质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三,新时代法治精神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是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统一的科学表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法治精神而言就是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思想原则,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承态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的时代气象,实现法治现代化的“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其四,新时代法治精神体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的价值意旨。“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讲清楚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科学指引的思想意义,讲明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的时代价值,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促进高水平法治建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强调核心要义在教学上的主题导引。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会议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十一个坚持”的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也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有机整体。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现有教学布局和实践已经较为注重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强调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强调小学和初中时期侧重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培育,高中时期侧重法治道路的自信自觉和法律知识的初步学习和基本运用,大学时期侧重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整体把握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与认同。但是,此种教学强调更多只是体现在教学认识上,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强度上实现如此合理的计划。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不同学段之间和同一学段不同课程之间涉及法治教学存在内容分散且主题不一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也不甚统一,从而导致教学内容难易度不匹配,教学要求、方法、难度难以完全做到具有针对性,使得前文所言的教学布局和教学目标难以充分实现。
基于此,需要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涉及法治内容教学的主题导引。即无论不同学段所讲授法治内容为何,都视其从属于“十一个坚持”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归类。进而在主题导引之下实行专题性教学设计,所谓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都首要看是否满足此主题教学要求,从而使得分散性教学内容有固定框架加以限定,使得同一学段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整合;进而使得不同阶段教学目标有固定的上升阶梯,不同学段教学内容能够实现层级安排。进而言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的主题导引之下,对于教学内容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教学审视,即所谓法治教育的五个维度:法治情感、法治体验、法治思维、法治理论/制度、法治信仰。这五个维度基本涵括了法治教学的主要方面。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论教学内容如何差异化,法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实践路径对应维度应该是:法治情感→建立学生法治情感启蒙;法治体验→丰富学生法治体验实践;法治思维→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方式;法治理论/制度→拓展学生法治理论素养;法治信仰→培育学生法治价值信仰。五个维度的教学审视和教学设计,可以使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要求实现工作程式化,以此保证教学开展具有方法论的指引。
第三,突出生动实践在教学上的创新追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法治实践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在我国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与生动实践,这是思想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时代证明。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应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突出沉浸式、情境式体验教学,并推进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讲好道理,首要就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思政课教学必然要将对应道理讲好,讲深入,讲透彻,讲生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充分结合“大思政课”。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大思政课”的重点建设与教学运用,也与高校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由此构建起专业教育、思政教学以及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的三方联动式实践教学体系。就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而言,可以遵循以下思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基于“十一个坚持”明确教学主题;以实践主体和实践环境构建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痛点、疑点作针对性教学设计,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统一;旨在学思践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讲故事、提问题、明道理、弘价值”的教学推进,促使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理论、提高觉悟、升华思想。
三、七位一体: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系统创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整体体现出科学的系统思维,在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方面都作出深刻全面的阐释。同时,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是法律制定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的有机统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有机统一。坚持系统观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之中。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体化把握,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并充分把握其理论和实践特色,这是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整体学习的道理把握;由此方能进行教学层次的协同互动、系统创新,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探索。
对于系统创新,就一般性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总体要注重七个方面,即理论、课程、内容、方法、队伍、评价和实践。理论研究层面的系统创新,突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融合,包括教学创新与科研突破的联动,学术氛围打造与相关平台建设,等等。课程建设层面的系统创新,强调构建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层面的系统创新,在一体化的要求下突出核心内容和特色内容的教学贯彻。教学方法层面的系统创新,探索“翻转课堂”,注重线上+线下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技术运用。队伍构建层面的系统创新,打造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尤其推进理论名家、实务专家、优秀法律工作者参与课程教学。教学评价层面的系统创新,建立评价的效能标准、职责标准和素质标准,对应教学设计、流程、效果进行评价,构建多元动态的评价机制,突出增值评价,注重将思政育人目标科学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层面的系统创新,构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教学资源研发、研学基地建设、网络育人空间等教学载体建设。七个方面追求“七位一体”,融合实践路径,系统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效融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作者:黄东,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 中国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