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聊一下IV储氢气瓶常温失效的这个问题

文摘   2025-01-26 20:22   河北  
验证用于评估用于储氢的高压容器中使用的聚乙烯 (PE) 衬里的选定光学方法
其实之前的文章已经有相关论述,大家可以看一下,今天主要聊一下气瓶的常温疲劳失效,对于气瓶的常温疲劳失效,往往是以内胆和金属Boss破坏的形式出现,不过也听说也有个别的气瓶在几千次疲劳发生爆炸的现象(对于这个个例,我认为是工艺过程控制不良,因此今天不做论述,而是从设计端去论述一下)
图1 常见的常温疲劳失效形式(45°方向内胆开裂)
图2、金属BOSS根部开裂
图3.内胆与金属接触部位开裂
之前小工程师也针对这个进行了点评
主要是设计缺陷所导致。
     对于图1所示的现象,就是在45°方向上,内胆的应变过大,从而导致在交变应力下,内胆失效开裂,而对于这种现象,主要一方面是这个位置本身就有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其次未对这个位置进行补强所造成的。
    针对图2金属阀座根部开裂断开,一是设计壁厚不够,二是应力集中点,再一些设计中,明明需要在这个位置进行补强处理,却做了圆弧过渡处理(变相的减薄),目的是让纤维挂丝,结果造成气瓶疲劳在这个位置失效,而得不偿失(为什么不进行补强呢?
针对图3,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有突变的形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突变就代表着应力集中,为什么不圆润的过渡?
大家还有哪些失效形式,可以分享一下。

气瓶设计的小工程师
从事IV储氢气瓶以及传统钢瓶行业,EI等级期刊审稿人,不定期分享相关氢能行业研究现状。内容仅仅作为交流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公众号已经接入AI模型,大家可以后台针对气瓶设计、氢能、以及其他感兴趣的、AI都会结合我之前发布的进行答复。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