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日报社记者部记者朱媛媛:
积极拥抱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重托。
工作10年间,我和同事们的采访本用完了一本又一本,我们无数次奔赴汉中各地和新闻现场,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心思考。在光影之间,我们用笔尖与镜头,勾勒着汉中全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火热场景,铭刻下汉中日新月异的城乡巨变;记录着一个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变身为产业致富带头人,见证着曾经的贫困村一步步变为乡村旅游示范村;讲述着奋斗者的筑梦征程,解锁着天汉儿女的幸福密码。
时代在不停发生着变化,机遇与挑战随之而来。当前,融媒体快速发展,身处浪潮中的新闻人既要有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又要有能干成事的“真本领”。我会始终保持对新闻的敬畏之心,积极拥抱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和内容为王的原则,用脚力丈量天汉大地、用眼力捕捉汉中故事、用脑力解读人民情怀、用笔力诠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与担当,以产出“接地气、带泥土、沾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为目标,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
汉中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张舒:
不变的初心 别样的担当
13年前,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忱,我踏入了汉中日报社的大门,由此开启了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的职业生涯。彼时,我们用笔记录着时代故事,感受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温度,那份责任与使命感沉甸甸的。
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浪潮涌起,适逢工作岗位调整的安排,我投身转战至这一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新领域。从之前单一的文字报道,到学会用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新媒体作品,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眼球;从传统的线下采访,到熟练运用线上各种渠道收集素材……新媒体给予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也带来了更高的时效要求。我越发体会到党媒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要在信息洪流中坚守党性原则,确保发布的每一条内容真实、准确,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虽不再扛着相机、拿着采访本奔波于一线采访现场,但在幕后精心编辑制作融媒体产品时,那份为党和人民传递声音的初心依旧炽热。十年党媒情,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党媒事业的忠诚与担当,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与别样的担当,在新闻之路上坚定前行。
留坝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文博:
为受灾群众送去希望与力量
7月17日,留坝县受强降雨和洪峰过境影响,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玉皇庙镇白庙子村多处房屋损毁、河堤坍塌。
接到紧急采访任务的我们,立即前往灾区一线。然而,由于道路受阻,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我们决定扛着设备,徒步前往灾区。沿途,塌方与泥石流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将灾区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外界。
当我们抵达白庙子村时,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我们。村支书何峰正站在一座被洪水摧毁的铁索桥上,勇敢地横跨而过,转移被困群众。他的身影在肆虐的洪水中显得格外坚定,那份无畏与担当让我瞬间泪湿眼眶。
在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受灾群众。他们诉说着家中的不幸,有的家庭进水深度甚至达到了3米,家具、电器等生活物品无一幸免,全部被洪水无情地吞噬。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他们虽然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助,但依旧强忍着泪水,挺起腰杆,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通过我们的报道,灾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无私援助。在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用镜头记录真实,用文字传递温暖,为灾区人民送去希望与力量。
南郑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杰:
好记者始终在现场
不久前,我再次见到高台镇聚祥农业公司创始人李传斌夫妇时,他们的蔬菜基地已经大变样了,钢结构阳光大棚和智能喷灌设备一应俱全,到处都是农人们忙碌的身影。还记得三年前第一次采访他们的时候,夫妻俩面对刚承包的200多亩地一筹莫展,从自己动手搭起第一个竹木大棚,发展到如今智慧化、现代化的蔬菜基地。伴随乡村振兴的号角,乡村产业越来越兴旺,我们的笔头下和镜头里也装满了时代的精彩篇章。
今年是我迈入新闻行业的第12个年头,十余年记者生涯的摸爬滚打,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记者”不仅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职业,而且还是充满艰辛与危险的职业。无论是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还是在急难危重的洪涝险滩,哪里有需要、哪里有挑战,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奔跑的足迹和忙碌的身影。
回首这些年,尽管有过懈怠、想过“摆烂”,但在穿过疫情阴霾记录经济恢复发展时,在田间地头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时,在丰收节看到一张张满足的笑脸时……每一次的奔赴、每一次的记录都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无比庆幸自己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也将继续用镜头和文字捕捉精彩瞬间,诠释好一名记者“在现场”的使命与职责。
城固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琨:
感受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与壮丽
今年是我在新闻采访一线的第七个年头,成为一名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是件幸运的事。我始终热爱着新闻宣传事业,感恩新闻工作给予我的一切。我在完成好县内宣传任务的同时,始终关注党报,积极向党报投稿,传播城固好声音,讲好张骞故里故事。我连续4年被汉中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多部作品获得省市荣誉。从满心忐忑开始第一次采访到现在,我记不清去了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不一样的面孔、看过多少风景。但是,每一次采访,每一次追问、记录和书写,都让我感受到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彩与壮丽。
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我将继续淬炼政治能力,磨炼业务能力,保持奔跑的姿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笔触记录人间冷暖,用镜头捕捉社会百态,用真情汇聚力量。始终秉持新闻人的初心,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心用情做好新闻报道,记录书写伟大和平凡,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汉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琨:
用心用情当好记录者与守望者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真相的追寻者。我们总是身处新闻现场,用镜头捕捉每一个动人瞬间,用文字书写世间百态。无论是重大事件的报道,还是平凡人物的故事,我们都用心对待,让大众得以知晓。
在风雨中,我们坚守岗位,为了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不畏艰难险阻。在黑暗里,我们点亮希望之光,凭借深入调查,揭开隐藏的真相,给社会以公正。
我们的工作虽充满挑战,但意义非凡。每一篇报道都是责任的体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判断。未来,我要继续用敏锐的目光洞察社会变迁,用温暖的笔触描绘人间真情。不断提升自我,适应时代发展,以更丰富的形式、更深刻的内容,为大众呈现这个多彩且复杂的世界。
记者节到了,祝愿所有记者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在追寻新闻理想的道路上,一路繁花似锦,收获满满,继续为社会的进步贡献那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洋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何龙:
我的一年四季都在收获
从踏进新闻行业那天起,如今已经过了12个年头。12年来,我的每一次采访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动,每一次都取得了不一样的收获。
我依然记得在马畅镇双庙村采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的亲人时,老英雄坚守初心,深藏功名的故事让我肃然起敬;在金水镇采访七旬老人杨存娲坚持六年替子还贷10余万元后,老人的坚守诚信使我深受感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与当代“牧鹮人”再次来到全世界最后7只朱鹮发现地的八里关姚家沟,让我对初代“牧鹮人”的艰辛和坚守钦佩不已……
是的,我的一年四季都在采访的路上,我的一年四季也是收获的季节。
当受众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所有的疲惫与惆怅便会很神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尤其是当采编的新闻被央视、新华社及省市平台采用后,内心更是无比地自豪。
社会赋予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让我们去见证、去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需要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一种青春的激情。采访的经历让我获益良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年四季都在收获。
略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秦文璐:
保持热爱 步履不停
不知不觉,迎来了我的第二个记者节。还记得初次独立采访时的彷徨不安和交稿时的自我怀疑,到如今,我已经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类型的采访任务。
每一次构思、采访和记录,都让我在感受属于这个时代精彩与壮丽的同时,看见那些藏在新闻里“小”中的“大”,体会到那些平凡生活里不平凡的故事。
基层一线永远是新闻人的“鸡血”。只有到了现场,我才能读懂百岁老人笑容里的幸福,才能感受到外国媳妇美露卡在略阳生活的甜蜜,才能“品尝”到农民在天麻丰收时的喜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明白了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意义。
通过镜头,我们传播着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见证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城市更新、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走乡村、进车间、上街头、下田野,经历过汹涌的洪水、酷热的旱情……在每一个特殊节点,我们用纸笔和镜头在第一现场记录。在感叹略阳可喜变化的同时,深深感谢这份工作让我们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
新闻在发生,我也在成长。我们都将用镜头和纸笔郑重记录下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振兴的蓬勃和催人奋进的故事,让新闻更有力量,让记者充满荣光。
佛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刚: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奋斗者
多年来,我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工作,勤勉不懈地钻研新闻宣传业务。在新闻一线,我用心感受每一个瞬间,用笔触记录下许多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新闻稿件。这些稿件如同我亲手栽种的花朵,绽放在新闻的世界里,传递着佛坪的声音,讲述着佛坪的故事。
与此同时,我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把握全媒体传播的新趋势,充分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围绕佛坪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以及亮点成效,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百余次专题采访。每一次采访,我都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用心感受他们的奋斗与拼搏,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他们为佛坪发展贡献的点点滴滴。用心用情用力地讲好佛坪的发展故事,讲述佛坪儿女在新时代征程上的奋进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激励着大家为佛坪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佛坪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佛坪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斌:
好新闻总带着“泥土味”
今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四个春秋。刚开始工作时,面对被采访者,常常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沟通,如何捕捉对方话语中的精髓,更不懂得如何取舍,分辨主次。随着不断地实践,我逐渐摸索出了工作的门道,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但我深知,这些工作经验只是冰山一角,真正有生命力的新闻,扎根在泥土深处。于是,我主动请缨,踏上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在这里,我深入基层,与群众并肩同行,用心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的重要性。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触摸到这片土地的灵魂。
再次回到记者的岗位,我更加珍惜每一次采访的机会。我深知,每一次的采访,都是与群众的一次亲密接触,每一次的报道,都是对社会的真实写照。我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用客观、公正的笔触,传递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让新闻成为连接人心、传递温暖的桥梁。
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镜头捕捉时代的变迁,用笔触记录人们的奋斗故事,凝聚奋发向上的力量。
镇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越:
一名新闻新兵的心愿
作为一名媒体新兵,能够在这个信息时代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我深感荣幸。在每一次的采访任务中,我都像是一个探索者,怀揣着对真相的渴望,踏入未知的领域。
不论是在公园改造、公厕修建、丰收节活动等民生新闻中,还是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宣讲、驻村帮扶专题会议、“组团式”帮扶暨科技特派联席会议等时政新闻中,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干部群众对家乡炽热的情感,并时常升起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与敬畏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为公众传递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记者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社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我们走在采编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反映出社会的冷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不被虚假信息所迷惑,为大众提供准确、客观的报道。
未来,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用更多更好的报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每一个记者的努力,都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西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珂:
我为能帮助别人感到自豪
记者,作为这个时代的敏锐观察者,肩负着记录时代变迁与镌刻个体印记的神圣使命,这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无上的荣耀。
我深感自豪之处,在于我所拍摄的影像能够切实为他人带去帮助。2022年,我所在团队以公益助农之名,聚焦于西乡一户农家,精心记录其本地农特产品的独特魅力。拍摄完成后,我们迅速将视频发布于平台,并上传至上级媒体,成功吸引了西安批发商的注意。通过视频中的联系方式,批发商迅速与该农户取得联系。彼时,农户正面临蔬菜滞销的困境,而批发商如期而至的两辆货车,瞬间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记者,便是那座桥梁,紧密联结政府与群众,也沟通着本地与外地的信息,默默耕耘着一件件富有深意的事业。
步入融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也在不断进化。除了传统的写作与拍摄技能,我们更需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拥抱社交媒体,洞悉网络最新动态,精准捕捉受众瞩目的热点话题,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熟练运用多样化的技术工具,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新闻作品。
宁强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凯:
从未后悔成为记者
从业14年以来,从部队纸媒到地方视频新闻媒体,我不断的转型、不断的学习、在不断的新闻采写中实现自身知识层面、工作能力及阅历见闻的拓展和增进。
我以旁观者、记录者的身份,亲眼见证着家乡快速而又稳定的发展,也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脱贫攻坚中,他们倾尽全力带领镇村百姓脱贫致富,一砖一瓦改变家乡面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踩下了无数坚实的脚印。在非遗守护中,他们以坚定的步伐,寻找被遗忘的瑰宝,用执着和坚守书写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选择这个职业,我从未后悔过,因为我用镜头记录了这个城市的发展足迹,因为我用图像和声音向群众传递了最新的信息。
身处新媒体时代,我将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前行,努力适应传媒行业的发展与变化,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采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奋进路上,新闻人挽手而行,无惧风雨,拥抱彩虹。
来源:汉中日报
审核:吕生杰 责编:柴雯雯
图文编辑:张舒 罗佩
投稿邮箱:hzrbxmtpt0916@163.com
汉中发布微信公众号由汉中日报社运营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