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着力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对于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在改革上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有利于改革涉险滩、闯难关、啃硬骨头,有利于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跨省份迁移全程网办系统,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雄安新区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图为2024年8月12日拍摄的雄安新区景象。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陈世豪/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改革开放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越要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自己,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有效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能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助力,带动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相应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路前行,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生产国。图为2024年8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机器人正在进行汽车四机点焊作业展示。 人民图片 陈晓根/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要不断完善,才能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把蕴藏于社会各种资源、各类组织、各个主体中的巨大活力解放出来,把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激发出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更为磅礴的奋进伟力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改革的主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深刻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由谁来评判”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之所以能够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精神,推动形成亿万群众满腔热忱投身改革、万众一心支持改革、齐心协力推动改革的生动局面。切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立健全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全体人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和丰富的实践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最持久的制度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改革规律,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更高要求相比,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来看,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生机活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每一轮改革总是伴随着新一轮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总是推动着改革向纵深迈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作出新贡献。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现代化离不开开放,开放成就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更有力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不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彰显中国力量,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中展现中国担当,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中提供中国方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更为坚实的安全基础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回顾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肩扛重担,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提出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历史发展表明,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高发期。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集聚起攻坚克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势能,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展品故事 | 孙越崎手稿
学习新语|领悟“六个坚持”: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