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AI能否作为诺贝尔奖得主?

科技   2024-10-30 18:02   天津  
丁道师 ID:dingdaoshi789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研究。



  1
  这两天外出参加活动,又有嘉宾提到今年AI成诺贝尔奖最大赢家的话题。
  背景简单科普下:2024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其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在化学领域,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大卫·贝克,以表彰他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另一半则共同授予了英国科学家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美国科学家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成就。哈萨比斯和江珀开发了人工智能模型AlphaFold2,该模型解决了一个已有50年历史的难题,能够预测大约两亿种已知蛋白质的复杂结构,对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一结果令人瞩目,也引发了科技业界广泛讨论。
  由此,我想引申一个新的话题:AI越来越强大,未来AI能否作为诺贝尔奖得主?

  2
  千万别觉得这个话题是天方夜谭,想想2006年《时代》周刊的惊天之举吧。
  当时,美国《时代》周刊没有把年度人物颁给当时的国家政要或者科学家、文体明星,而是定为一个大写的“YOU”。
  这里“YOU”,就是指的迅速膨胀的社会力量——网民群体。
  而今天的“AI”,就如同当年的“YOU”一样,也是一股迅速膨胀的社会力量。AI以摧枯拉朽之势,加速改变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或许有人会说,诺贝尔老爷子当年在遗嘱中提到,建立一个基金,每年将其利息作为奖励分配给那些在上一年中给人类带来了最大福祉的人。而AI背后只是一段段代码,不是“人”,凭何获奖?
  这好办!把AI用拟人的形态呈现出来,这在几年前就实现了。还记得机器人索菲亚吗?在当时引发极大的关注,后来在2017年10月26日,沙特阿拉伯授予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机器人索菲亚公民身份。

  有了主权国家给予的公民身份,就意味着索菲亚可以像人一样参加工作、学习,当然也就可以像人一样获奖了。有一次,在线教育集团iTutorGroup还聘请索菲亚(Sophia)担任人类历史上首位AI教师。
  3
  这两年,比诺贝尔奖小一些的行业奖项,已经开始试水让AI来获奖了。
  就在2023年10月,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主办的第五届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其中,获得二等奖的作品《机忆之地》,就是由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沈阳用AI参与生成的。
  有媒体评价认为,这或是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AI史上第一次出现的AICG文学作品和人类写作作品一起参赛并获奖的案例。
  进入2024年,关于AI创作能否获奖的讨论和案例就更多了。
  2024年,在第170届日本芥川奖的颁奖典礼上,33岁的作家九段理江公开透露,自己的获奖作品《东京都同情塔》是利用AI生成器辅助写作的。
  芥川奖的影响力可比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大多了,在这个级别的文学奖上,居然出现了AI辅助生产的文学作品,自然可以让我们憧憬一把--比芥川奖影响力更大的诺贝尔文学家,要不也考虑下AI?
  今年4月,《三体》作者刘慈欣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探讨“AI写作能在科幻小说竞赛中获奖?”相关话题。刘慈欣表示“现在从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来看,人工智能确实不如人类,但只是从现在看。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们很难下定论。即便人类的想象力不会被人工智能所限制,甚至被它所激发、所促进,甚至被超越,在创作领域,不管是作家也好,导演也好,画家也好,都面临着人工智能巨大的挑战。这个就是技术发展到这,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你是无法阻止。”
  4
  AI何时可以作为一个“主体”获得诺贝尔奖,我们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以2024年为起点,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在AI的辅助下,获得诺贝尔奖。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位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一种创新材料,这项任务异常艰巨,因为它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涉及无数种材料的筛选与配比,以及反复的实验验证。对于人类研究者而言,这往往意味着数十年的辛勤耕耘,无数次的试错与调整,时间成本之巨大,不言而喻。
  然而,在AI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这一景象则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学习算法,AI能够迅速分析海量数据,执行数以百万计甚至更多的模拟实验。只要所提供的显卡算力足够强大,理论上,原本需要人类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复杂研究,AI在短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知道,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这么来的。上文提到的贝克,是美国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小组通过生成式AI等技术,设计出了自然界中从未存在过的蛋白质,包括可用作药物、疫苗、纳米材料和微型传感器的蛋白质。还有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詹珀则来自英国伦敦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他们开发了一个名为AlphaFold2的人工智能模型。这是一项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算法,可以预测几乎所有2亿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让我们继续把脑洞开大,未来随着AI越来越强大,会不会出现一个完全不懂物理、不懂化学、不懂经济的人,也能利用AI搞出开天辟地式的重大的发现,或者写出惊世文章,进而获得诺贝尔奖呢?
    比如索菲亚这样的AI公民,利用AI,开搞科研,在可见的未来完全有能力冲击各种学术奖项。
  5
  关于“未来AI能否作为诺贝尔奖得主?”这个话题,还有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是--AI是否会有自主意识?
  因为只有让AI有了自主意识,有了主观能动性,才能加速推动这个话题由猜想变成现实行动。
  那么,AI会有自主意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谈谈人的自主意识是怎么回事:在我看来,我们人类的所谓自主意识,包括心理活动、情绪、思维等等,也不过是一台更高级的机器运行复杂的代码罢了。
  也就是说,有一个至高存在(不管叫上帝还是老天爷并不重要),操纵一切。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山川河流,人和人的关系,都是至高存在在操作的一个盒子里的一段段代码。或者,不叫代码,而是跟高级的程序化的玩意。

  如果是这样,那么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AI绝对会有自主意识。有了自主意识的AI,理论上可以做任何事情,包括以碳基制造的方式,“繁育”后代。
  我们当下的现实世界,何尝不可以是一个有了自主意识的AI呢?


-------------------------------------------------
      我的作品《探访乡村振兴·数字经济进行时》在电商平台上架热销,欢迎朋友们点击底部“阅读原文”,下单支持。



丁道师
  • 2005年首次提出“自由媒体人”概念,随后简称为自媒体,影响至今。

  • 2011年,丁道师加盟速途网络,先后担任速途专栏主编,速途执行总编辑兼速途研究院院长等职。

  • 2014年丁道师作为自媒体代表,牵头起草《中国自媒体的自律规范》,并在网信办座谈会上分享,引发广泛关注。

  • 现在是企鹅号、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雪球财经等主流科技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专栏作家。



合作请联系微信:

dingdaoshi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丁道师观察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