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为伴 夜读建阳 | 爱与建阳美食

政务   2025-01-10 20:15   福建  
爱与建阳美食
王瑞华


朗读者:章小宇

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孩子们的零用钱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我们从来都没觉得少了零食,因为母亲总是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农家美食

清明节的“翁姐”(音译,可直译为团子,取其圆滚滚之意),用清明草和米浆在柴火锅里揉和搅拌,煮熟做皮,这道工序可是很考验耐心与体力的,搅拌次数少了容易焦,越到后面越粘稠,搅拌也就越费力气,但这样做出来的皮才Q弹可口;再加炒好的馅趁热包进去,馅里有芋头丝、肉、腌菜、虾米之类的,佐料搭配得宜,吃起来清香爽口。端午节包粽子,就地取材,取菜园矮墙头的箬竹叶和墙角棕榈树的扇形叶子,一包一捆,将掺入杨香灰沥的水的米紧紧地包裹其中,放在大锅用猛火煮,每一道讲究的工序造就了煮熟粽子的喷香扑鼻,令人垂涎。七月半做“伊姐”,糯米浆加红糖拌匀,包上甜甜的豆沙馅、芝麻馅、干萝卜丝馅,采门前芭蕉叶洗净晾干,包在最外层,用竹筛盛好蒸熟,口味多样的“伊姐”便新鲜出炉了。中秋节做“糕子”,米粉加糖炒至半熟,倒入木制模具中,压实倒出,再进行烘焙,这样,一个个或花或鱼或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糕子”就做好了,看着可爱,闻着香甜,让人口水直流。

最为盛大的美食节日当然非过年莫属了。过年的美食以麦芽糖为基础元素,毕竟人们都希望每一年的生活都甜甜美美的。母亲亲自将小麦浸泡后置于簸箕中,在上面盖上棉布,等到其发芽后再和蒸熟的糯米搅拌发酵滤出糖浆,中间包裹进炒熟的芝麻,再经过家里几位男丁颇耗体力的轮流“拔糖”,最终将金黄的糖浆制作成为雪白的“糖盅子”,成为孩子们时不时塞入嘴中的最爱甜食。麦芽糖作用当然远不止于此。磨得细细的米浆倒入铺着棉布的竹筛子上蒸熟,倒在洒满松针叶的晒谷席上晒干,摘去松针,放到炒热的河砂中膨胀,就成为了建阳的另一种乡土美味——糕皮。将用食品染料染红晒干的糯米饭同样放入炒热的河砂中,糯米饭粒也膨胀成香喷喷的小圆粒,将这些小圆粒用麦芽糖密密地沾到糕皮上,美味的糕皮就进行了又一次的华丽变身,色泽艳丽,酥脆香甜。膨胀的糯米饭粒也可以单独或者加上花生芝麻豆粉,用麦芽糖沾在一起,放入正方形木制模具之中,用圆筒反复滚动压实,切成膨糕片和芝麻片,放入家家都有的洋油箱(一种铝制箱子)中保存,一年四季,随取随食。

母亲做这些美食时始终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宛如一个心灵手巧却能率领百万雄师的大将军。儿时的生活很苦,我们却在甜蜜和美味中长大,谁不以有这样的母亲为骄傲呢。



图片来源:姚颖洁、网络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已获授权的媒体不得修改标题和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阳新闻”和作者。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初审:姚颖洁

复审:林晞  

终审:吴淑媛

投稿邮箱:jyxwbjb@163.com



建阳新闻
第一时间掌握建阳权威新闻资讯,解读政府政策文件,聚焦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随时把握建阳社会文化、经济动态等重要政务信息,搭建建阳百姓生活的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