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模具设计,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熔接痕?
一、成型工艺参数调整
增加注射压力有助于熔料更好地填充模腔,减少熔接痕的产生。提高注射速度可以使熔料在还具有较高温度和活性时相遇,从而提高熔接痕的强度。
通过提高料筒和流道中的温度,以及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可以改善熔料的流动性,从而减少熔接痕的形成。
适当提高模具温度或有目的地提高熔接缝处的局部温度,可以减少熔体与型腔壁接触时形成的凝结层厚度,提高熔接痕的强度。
在熔接痕区域增加排气,可以增加熔接痕的强度。避免因模具排气不良,模腔压力过大,料流不畅,导致分支料流动过程中物理特性改变。
增设排气槽,在熔接痕的产生处设置推出杆也有利于排气。
尽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特别是含硅脱模剂,否则会使料流不能融合。
设置工艺溢料并作为熔接痕的产生处,成型后再予以切断去除。
二、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择流动性良好的塑料材料,可以减少熔接痕的形成。对于流动性差或热敏性的塑料,应适当添加润滑剂及稳定剂。
原料应干燥并尽量减少配方中的液体添加剂,以避免因水分或挥发物导致熔接痕。
通过热处理方法为注塑制品消除或减小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改善制品的力学性能。对于无定型塑料,处理方法是在高于玻璃化温度10-15℃、惰性气氛条件下,在加入适当液体或热空气的烘箱中放置一定时间;对于半结晶型塑料,要在低于熔点温度50-80℃的相似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通常以40-50min/mm为宜,然后再将塑料冷却到室温。
三、其他方法
通过左右两个控制系统的作用,使熔接痕所在的面形成犬牙交错状态,从而提高两股料流的结合强度,改善熔接痕的力学性能。
通过局部加振,使聚合物产生脉动,使物料在料筒内塑化更加完全,降低充模粘度,容易排除气体,从而提高熔接痕的强度。
通过表面咬花、喷漆和贴标签等方法掩饰熔接痕,减轻熔接痕对外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