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机”已经成为目前社交媒体的“火热词汇”,随着中国境内被曝光的最新战斗机亮相,全世界都在讨论六代机。然而截至目前,第六代战斗机的设计应该具有哪些特征,仍然没有公论。
公认的第六代战斗机的技术特性,包括比第五代战斗机更好的隐身能力和更强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配备主动防御系统、能作为网络化作战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并与网络内其他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可作为空中指挥平台并同时控制多个无人机作战。而根据目前较为典型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美国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简称NGAD)”来看,其使用上要与“协同战斗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简称CCA,即此前所称的“忠诚僚机”)”配合使用,这证明第六代战斗机除了博人眼球的各种飞行性能和单机作战能力方面的指标以外,最主要也是最能与之前的战斗机相区别的特征在于其更突出作为作战体系中的核心,而非单一的战斗系统使用。关注老图,推送每日最新军事信息。
从上述设计特性来看,第六代战斗机可以说着实是个“怪胎”,因为这几项设计特征事实上存在相当程度的互相矛盾——更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就要求飞得更快,因此裸露在机体外部、破坏飞机气动的突出物应该尽可能少;而作为网络化作战体系中信息节点使用、以及至少不次于第五代战斗机的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就不可避免要求在机身上设置更多的传感器,如果以传统方式布置就难免暴露在机体外部。
更全面的隐身能力要求机体湿面积要低、尤其是第五代战斗机上相对较弱的机体侧面信号特征要降低,所以最好不要尾翼,但这显然不符合传统航空器设计上需要用更多的控制面来控制飞行机动性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用更“奇怪”的设计来实现比第五代战斗机更好的机动性。
因此,继续在第五代战斗机的设计概念上小修小补并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六代战斗机必须采用完全不同于之前战斗机设计概念的全新设计理念。
在谈第六代战斗机的设计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的战斗机的设计发展状况。自进入喷气式时代以来,战斗机的起飞重量越来越大,但机体尺寸却出现了一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没什么变化的奇怪局面。以中、美、俄/苏这三个主要战斗机生产国的战斗机典型型号为例:第三代战斗机(美标,下同):
歼-8B:机身长21.38米、翼展9.34米、高5.41米、最大起飞重量约20吨;
F-4:机身长19.2米、翼展11.7米、高5.0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
米格-23:机身长16.70米,翼展13.97米(最小后掠角时),高4.82米,最大起飞重量 18吨;
第四代战斗机:
歼轰-7A:机身长22.32米、翼展12.80米、高6.22米、最大起飞重量28.5吨(注:由于歼-11基于苏-27设计,其机体规格与苏-27基本持平,在此采用不属于第四代战斗机但与美俄两国四代机同时期的歼轰-7A作为对比)
F-15C:机身长19.44米、翼展13.03米、高5.68米、最大起飞重量30.8吨;
苏-27:机身长21.9米、翼展14.70米、高5.93米、最大起飞重量33吨;
第五代战斗机:
歼-20:机身长21.2米、翼展13.01米、高4.69米、最大起飞重量37吨;
F-22:机身长18.92米、翼展13.56米、高5.08米、最大起飞重量38吨;
苏-57:机身长20.1米、翼展14.1米、高4.74米、最大起飞重量35吨。
由上述数据对比不难看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重型战斗机设计,其最大起飞重量从20吨级一路狂飙到35到40吨级,但其机体规格的变化却非常小,机身长度几乎一直维持在20米级别。
很明显,即便考虑到因为材料学、结构设计的进步能使得相同的机体尺寸空间容纳下更多的武器、设备和燃油,同时光学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又能实现以更小的尺寸实现设备更好的性能,这种提升也有个限度。因此,到第六代战斗机时,即便不要求其他方面的能力、仅仅是要求具备更远的航程(需要更多的机内燃油)、更大的载弹量(需要更大的机身弹舱)和更多的传感器(需要更复杂的机身),20米级别的机身尺寸也肯定不够用了,这是导致当前已经首飞的第六代战斗机原型机(或技术验证机)据推测机身长度达到26米的重要原因。
而之所以无论是NGAD的概念图还是目前已经首飞的六代机原型机都采用了无尾式布局,除了隐身方面和高速飞行方面的指标提升要求飞机的外形要尽量“归整”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传统上依赖尾翼进行姿态控制的办法,到第六代战斗机上已经行不通了。
老图对飞行器设计和控制方面的技术和原理没什么了解,但从上世纪90年代的各类验证机到目前的六代机原型机来看,避免尾翼对飞行器飞行造成的影响几乎成为了航空强国在新概念飞机上的共识,这一点早在YF-23那个看起来相当奇怪的可以调节角度、最低角度几乎与机翼平行的尾翼就能看出点端倪。
而在第六代战斗机上,完全取消尾翼说明在飞控和机身控制面设计上已经能够实现比尾翼更好的控制效果,这样的设计到底能给战斗机的概念带来多大程度的颠覆,只能在六代机的飞行性能有比较明确的展现之后才能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