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一部动画电影引起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热议。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年初一斩获4.87亿,大年初二拿下4.79亿。大年初三,单日总票房超6.1亿元,这也是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第三部单日票房破6亿的影片,上映3天总票房超过18.5亿元。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最新预测总票房61.16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2总票房或超67.4亿。
大数据对《哪吒2》的乐观预判,也让电影界人士叹为观止。
如果这个预测能成真,将大幅超过《长津湖》57.75亿元,成为影史首部票房破60亿元的电影。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冠军是总票房57.75亿的《长津湖》,紧随其后的是56.95亿的《战狼2》和54.13亿的《你好,李焕英》。
同时,它也将和该系列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合力书写“2部电影卖100亿+”的中国影史奇迹。
持续颠覆“动画电影=儿童片”的刻板印象,《哪吒2》为何掀起如此大观影热潮?
突破传统神话框架,融入现代正向价值观念,探讨“身份认同”“挑战宿命”等普世议题,引发全年龄段思考。用中国人最熟悉的“老故事”讲新思考,面上是“魔童闹海”,隐含的是时代命题。将神话重构为现代寓言,展现的是中国动画的文化创造力。
在“观众不愿意为电影花钱了”的说法甚嚣尘上的当下,《哪吒2》以动画电影的类型领跑春节档,似乎正在说明,观众并非不愿意为电影花钱,而是更愿意把电影票“奖励”给更值得的影片。
我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潮与中式审美正在掀起全球热议。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技术与叙事认可度提升,“支持国漫”成为自发传播动力。电影观众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这必然给电影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影制作团队也需要给出更大的诚意,“花枪”耍得好固然能让“面子”好看,但扎实的“里子”才能带来长尾效应,持续让票房水涨船高。
影片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哪吒是个坏孩子,是魔童,可是后来哪吒做了许多帮助别人的好事,所以许多网友认为,电影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是一部非常适合孩子和家长观看的影片。
有的网友看完影片,总结出以下超燃的台词∶
01 做万丈火焰,做逆鳞一片,做名为自己的瞬间。
02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
03 父辈经验,终是过往,未必全对。
04 因为我们都还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05 我不知道,人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
想要看懂这部影片,最好先去深度了解它的上一部。
上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于2019年7月,至今已有5年。是的,已经过去了5年。那一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冠疫情还没有发生和蔓延。
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开篇迅速回顾了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由天地灵气幻化的“混元珠”一分为二,成为了魔丸和灵珠。原本哪吒应是灵珠转世,元始天尊将此重任交由太乙真人看护,却意外被申公豹调换成了魔丸。前作的故事核心在于“降世”,在导演饺子的经典重构之下,哪吒不再是根正苗红的灵珠转世,而是由魔丸控制心性的混世魔王,龙王三太子敖丙也不是为祸人间的纨绔子弟,而是灵珠投胎,成为被困龙族最后的希望。
《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延续了前作的精彩,更在于它在故事深度和角色塑造上进行了突破。相比第一部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二部哪吒喊出的“我是魔,那又能怎样”,是哪吒在成长中对自我的接纳,是他看清世界真相后,依然要破除偏见,秉持改变世界的理想信念的决心。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
因微信公众号改版
为防止错过精彩的文章
请点击右下角的【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