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贺世成:言传身教 传承非遗

民生   2024-10-15 09:52   陕西  

在陕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秧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绥德秧歌中的“踢场子”,更是陕北秧歌的精髓所在。贺世成,绥德南路“踢场子”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多年来,他用自己的执着与热爱,为非遗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贺世成(前)在传授绥德二人场子表演技艺。王姣摄

贺世成出生于绥德南路“踢场子”的发源地——崔家湾镇贺家湾村。他说:“我7岁时无意中看到贺俊义老师在排练场子,我就在旁边模仿。他看到我后,觉得我有这方面的表演才能,所以就给我排练了一个二人场子,让我在当时的公社农业学大寨誓师大会上表演,受到了周围邻居的好评,说这个小孩是个好苗苗。”

13岁时,贺世成考进绥德县剧团,练就一身出色的武生功夫。可以说,从1982年起,他才真正踏上专业秧歌的表演之路,每年春节都与秧歌队一同排练表演。

1995年,贺世成加入黄土地艺术团,既是主要演员,又是业余导演和副团长,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踢场子”的深入研究之中。绥德“踢场子”有“北路”和“南路”之分。贺世成说:“旧时的踢场子,主要反映的内容是当时男女青年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或新婚夫妻消除生疏隔膜、相互撩逗嬉戏的情节。当今的踢场子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进了许多时代理念,将陕北人内在的精气神体现在肢体动作的进退屈伸、离合变化之中,是陕北人抗争命运、激发斗志、追求幸福、张扬个性的精神释放。”

贺世成在继承传统表演技巧的同时,结合自身戏曲表演的功夫,大胆创新,形成了刚健、飘逸的“挂鼓子”表演风格。1996年黄土地艺术团成立后,贺世成随团参加了国内外许多重大演出活动,获得30多个个人和集体表演、编导奖。

贺世成说:“陕北秧歌是宽厚的、包容的、古老的、时尚的、发展的、演变的、独特多元的、神聚形散的,是一种含歌、舞、戏、乐为一体的综合广场表演艺术,是陕北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这种秧歌风格。陕北秧歌是一棵无形的参天大树,我们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小小的叶子,是陕北秧歌哺育滋润了我们。”

除了黄土地艺术团,平时贺世成还为绥德县及相邻市县的文艺团队编排辅导秧歌节目,为陕北秧歌走向全国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绥德县城流传的“踢场子”套路,大多经他编排,后起之秀也多由他培养。40余年来,秧歌对贺世成来说不仅是事业,更是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他表示:“陕北人扭秧歌是身随心意动,心跟气脉走。它是一种情绪的点染,是一种内心的释放,你看似突破简单,实际内涵复杂奇妙,大体相同却个性鲜明,单一里包含着丰富,丰富中蕴含着个性,个性里蕴含着神韵,神韵里有着精彩。所以这就是陕北秧歌难以模仿、不易总结、引人入胜、百看不厌的一种艺术魅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登台表演机会虽然减少,但逢年过节,他仍热心投身于“踢场子”的研究、编创和辅导工作。多年来,他发表了十多篇有关“陕北秧歌”和“踢场子”的论文,撰写套路、动作、鼓点和文本资料,填补了“踢场子”无文字记录的空白。他走进榆林市县中小学进行秧歌教学,让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巨大工程。贺世成期盼着新一代的“踢场子”人,能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更新、锤炼、提炼出一种崭新的彰显当今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踢场子”套路,让它真正地走出陕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绥德微生活
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商务合作客服薇信:vip99661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