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近千年前的诗句
至今温暖着华夏儿女
春节列入“非遗”项目
需要我们在鲜活的生活中
彰显春节文化的魅力
春节是隆重的传统佳节
而正月里的每一天
都被丰富多彩的习俗填满
它们像璀璨的明珠
正
月
初
一
万象更新迎新年
初一的早餐很讲究,北方多吃饺子,饺子形如元宝,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南方多吃汤圆,象征团圆美满。
这一天,大家还忌讳扫地倒垃圾,生怕把财运扫走。
正
月
初
二
回娘家话团圆
正
月
初
三
安睡迟起忌拜年
有些地方还有初三不烧饭的习俗,会提前准备好干粮。
正
月
初
四
恭迎灶神祈吉祥
同时,这一天也是吃折罗的日子,即将前几天剩下的饭菜混合在一起做成大杂烩,寓意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正
月
初
五
迎财开市干劲足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寓意将不吉利的东西赶走,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破五”意味着破除初一到初四的诸多禁忌。按照习俗,这一天还要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能够远离小人、避免口舌是非。
正
月
初
六
送穷神迎新春
正
月
初
七
人日戴胜祈年丰
正
月
初
八
正
月
初
九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俗称“玉皇诞”或“天公生”。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祭拜玉皇大帝等神灵,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还会进行斋戒沐浴等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尊重。
正
月
初
十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又称“石不动”。这一天,人们不能搬动石头或石制工具,以免惊扰了石头神灵。部分地区还会祭拜石头神灵,祈求新的一年里农业丰收、生活富足。
正
月
十
一
子婿日: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也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之一。在这一天,岳父会准备丰盛的宴席来款待女婿,以示感谢。这也是家庭和睦、亲情交流的一种体现。
正
月
十
二
搭灯棚迎元宵
正
月
十
三
点灶灯试花灯
正
月
十
四
猜灯谜拜娘娘
正月十四,是猜灯谜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再次检查灯笼是否完好,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对细节的关注。同时,还会进行猜灯谜等传统活动,增添节日的文化氛围。
正
月
十
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人们会通过放花灯、舞狮子、猜灯谜、吃元宵等传统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元宵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在欢声笑语中,人们迎来新的一年的春天和希望。
这些习俗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现代社会中,虽然有些习俗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但了解它们仍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它们像一根根纽带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监制:郝燕飞 | 责编:赵 煌
介休发布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