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施工启动!青浦这座国家医学中心破土而生

政务   2024-11-15 17:43   上海  




今天(11月15日),随着综合病房楼的最后一块地下室顶板浇筑完成,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正式进入地上施工阶段,标志着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入新阶段,为建好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青浦新城院区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7.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00张床位的高水平综合医院,同步建设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国家医学中心功能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完善上海市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和梯度配置,推动长三角医疗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主要有门急诊综合楼、病房综合楼、后勤保障楼,目前,该地块已全面冲出正负零,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张紫仲介绍说:“项目团队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管理,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工程稳步前行。目前我们是全面冲出正负零,正在施工地上一层。我们春节之前的计划是门急诊楼、后勤保障楼主体封顶,病房楼施工到地上6层。”

针对工程体量大、工期时间紧等因素,项目团队高效统筹施工生产任务,以日为单位明确钢筋、钢构等主材进场顺序,以小时为单位部署塔吊吊装内容,将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钢筋模板安装错峰管控,确保材料进场有序不拥堵,7台塔吊满负荷运转,累计浇筑混凝土8万余立方米,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紫仲说:“在冲出正负零的同时,又掀起了‘大干八十天’的劳动热潮,启动劳动竞赛,‘以赛提效打造高品质履约‘推进器。”

国家医学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它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利器”。项目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和防辐射施工工艺。项目团队充分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试验和讨论,最终确定了运用低水化热水泥、河沙中沙、连续级配碎石、粉煤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并添加了聚丙抗裂纤维、微膨剂、缓凝减水剂,用于浇筑最大厚度达到3米的直线加速器用房。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结构稳定均匀,项目团队采用整体分层法连续浇筑了一天一夜,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离析。同时,考虑到预留孔洞的防辐射需求,在墙体施工阶段,项目团队采用了迷路式孔洞预留结构,并计算出管道铅包封厚度,确保辐射防护的均匀性和有效性。



项目底板根据直线加速器等关键医疗设备安装需求、医院地下停车场智能化管理、水处理要求高等使用特点,地下室设置机械车位、不同标高的降板、集水井、排水沟、电梯井等构造,导致底板底面标高数量超过60个,施工难度大。项目成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BIM模型进行深化设计,细化标高布置,实测实量、反复确认,确保现场测量精确度;同时,医疗管线布置集中且种类繁多,常规施工中会出现碰撞问题,创新工作室成员结合BIM模型和综合讨论,考虑各类管线功能性的同时还考虑了其美观性和维护的便捷性,对医疗专项的总体布置、细部节点进行了精心规划、细致施工,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记者:魏阜龙(首席)

摄影:魏阜龙(首席)

视频:王威溥华(名优)

编辑:李璨(名优)

责任编辑:张强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绿色青浦
这里是上海历史文明的发祥之地,是生态宜居的湖滨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枢纽门户。我们让资讯在指尖传递,和你分享每一分感动心情,拥抱每一刻珍贵时分。这里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我们与你的故事,从每一个清晨到日暮……\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