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渭河行”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报道④
药香萦渭地生“金”
在华夏大地的心脏地带,潺潺东去的渭河滋养着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这里,不仅孕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更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其中,陇西、渭源、岷县等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了中药材繁荣生长的沃土。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内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以来,渭河流域的人们就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种植各类中药材,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据史书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渭河流域就孕育出了“尝百药而制九针”的人文始祖伏羲、“华夏中医始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等蜚声中外的名医名家,他们的智慧和贡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位于渭河上游的陇西县
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
素有“千年药都”“天下药仓”
“西部药都”之美称
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
“中国黄芪之乡”
是全国重要、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
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
“科技发达了,种苗、采挖都靠机器,药材都会收到就近的晾晒场,不费工夫钱就进兜了。”陇西县首阳镇禄家门村70岁药农陈尚民高兴地说,没想到种了一辈子药材,却越种越轻松,越种收成越好。
赵耀荣是一家晾晒场的负责人。他说,在晾晒场上满满当当都是黄芪,经过分拣、清洗、切片粗加工后会从西北最大的产地市场——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销往四川、浙江、安徽等20多个省市。据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魏振坤介绍,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日交易原药材350吨,交易额约60—100亿元,常驻外地客商3500多人,吸纳就业3000多人。目前全县有中药材交易市场23处,中药材经营企业500多家,引进国药准字号产品65个,研发健字号、食字号各类保健产品26个,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35万吨,实现产值近百亿元。
一位专家曾这样评价陇西:陇西气候湿度小、光照足、通风好,干而不燥、凉而不阴,是天然的阴凉库。多年来,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持县内仓储企业改造提升仓储设施等办法,推动仓储能力扩容,使仓储条件更优,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在陇西仓储药材,让陇西这个“旱码头”成了南药北储、东药西藏的重要仓储基地。
看到发展前景的甘肃天成兴渭药业有限公司借助东西部协作项目于去年落户渭源县,流转3000亩土地种植白条党参。“我们不仅高于市场价5%收购农户所产药材,而且还带动当地就业500多人,去年产值破亿,今年截至10月份,采购了500多吨鲜货,产值达1.6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兴国介绍。“土地流转、务工、药材出售三重收入让大家干劲十足,腰包越来越鼓,生活一天比一天阳光。”渭源县清源镇北关村药农赵丽说道。
“有诗曰:“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描绘的正是渭水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这条流淌千年的河流,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繁茂的药草,讲述着关于生命、健康与和谐的故事。陇西药圃园便是讲好这故事的主角之一。该园主要有品种驯化、种质保护、科研创新、种子加工、科普培训5大突出功能,累计引进野生及外地品种234种,驯化成功190种,推广40个品种,保存种质312种5664份,为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化种植试验、药材品质提升作出重大贡献。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定西视察时拿着2.45米的“黄芪王”笑容灿烂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2010年“黄芪王”飞往香港参展,让陇药大显风采;2023年,陇西县和平乡育苗基地一株1.85米的“黄芪苗王”横空出世,中医界引起不小震动;近年来,保健品、药膳包、美容化妆品等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让中药材闯出了新赛道,既丰富了中医药产业链,又提升了中药材的附加值,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甘肃方剂,大显身手。当时,我省坚持中医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理念,组织中医药专家研究以甘肃道地药材黄芪、党参、大黄等为主药的“甘肃方剂”,在全国乃至白俄罗斯、马达加斯加、泰国等国家推广使用,彰显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担当、甘肃担当。
新天水记者:王雪梅/文 周文涛/摄影(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审 / 肖勇 责任编辑 / 张娟 编辑 / 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