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现在“三不限”岗位大多集中在乡镇地区,偶尔会有县直或市直单位。既然限制条件少,竞争自然非常激烈,通常竞争比例能达到几百比一。因此,也有很多人建议说非必要情况下不要选择报考这些岗位。但话说回来,因为没有岗位可选,选择三不限的考生往往是出于无奈。
那么,哪些人报考三不限岗位会更有优势一些呢?老王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1、大龄、学历低的考生
老王曾接触过这样一个考生,他在自己的领域表现得很不错,还做到了副总。但是由于前几年的行业冲击,工作现在不稳定了,他在33岁的时候下决心考公务员,凭借决心、努力、聪明和运气,上岸了。
其实现在很多大龄考生也对考公有想法,但是学历或者专业不行,只有三不限岗位可选。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既然无法回避,就迎难而上。不要因为竞争激烈而轻言放弃,谁知道在面试时会有多少人弃考或发挥失常呢?这种考生其实潜力很大,因为公考35岁是个门槛,自己没有退路可选,往往备考更拼,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冲。
2、综合实力强,差点运气的考生
像这种三不限岗位,绝大多数地方通常只招一个人,无论考试难度如何,实力永远是王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技巧都是次要的。然而,有些考生总是差点运气。比如说,有个考生笔试第五,前三进面,结果前两名放弃面试,她被补录,最终上岸,这种运气老王都觉得神奇。还有考生,考了三不限两三年了,但就是差一点进面,要么差一分,要么差0.5分,自己也感觉很无语。其实考公务员,每个环节从选岗到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都离不开运气。
其实只要你有实力和水平,上岸只是时间问题。三不限岗位竞争出来的人,经过激烈竞争,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工作能力,老王认为都是高手。
3、全职备考,专业冷门的考生
其实全职备考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收入,需要依靠家庭或积蓄支持。这类考生少,但也确实存在。有些考生专业不占优势,但家里人比较支持考公务员,自己意愿也强烈,会选择全职备考,拥有大量可支配的时间。
时间在备考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公务员考试涵盖的知识面广泛,包括行测的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模块,以及申论的各类题型。
这种考生通常心态较好,而考三不限很看重心态。心态越好,发挥越好,这也是一个正反馈。
最后老王想说,公务员三不限岗位,需要实力和运气兼备。如果实力不足,就专心打好基础;如果运气不足,就保持实力,持续努力。当然在开考前,也不要轻易将自己想法和岗位告诉他人,自己默默努力,专心备考即可。
文末谈谈你的看法。
看完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