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巩
中国文联副主席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也是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曲协团结引领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勇担新时代新征程曲艺的使命任务,在历史的进步中不断实现艺术的进步,在人民的创造中不断进行艺术的创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作用。七十五载光阴,宛如白驹过隙。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回望新中国曲艺事业走过的发展路程,回首那些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人与事,回顾那些历久弥新的优秀作品,以此梳理75年来曲艺事业的发展脉络,探寻蕴含其中的发展规律,对于持续推动曲艺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用三个“致敬”对新中国曲艺事业75年的发展历程做个简单回望。首先,致敬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为曲艺事业带来新生机。1949年7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是党为联系曲艺界而铺设的桥梁与纽带,标志着曲艺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筹备委员会的成立,让在旧社会历经苦难的曲艺艺人第一次有了强烈的“翻身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艺改造事业中,自觉摒弃旧社会遗留的不良习气,真正实现了从“旧艺人”向“文艺工作者”这一身份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相声演员说的还是未经整理的传统相声,演出内容低俗陈旧的问题较为普遍,演出效果不佳。为了给相声寻找新的出路,1950年1月19日,孙玉奎、侯宝林、罗荣寿、常宝霆等11位前辈在北京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扛起了改革大旗,并在后来邀请作家老舍和学者吴晓铃等给予指导和帮助,对旧相声加以革新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净化语言、提升格调,同时创作反映新生活的新相声,以更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些改变也推动了其他曲种的革新与提升。随着革新提升的不断推进,此后曲艺创演日趋繁荣,题材内容不断丰富,表现手段大胆创新,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如相声《夜行记》《买猴儿》《社会主义好》《找舅舅》《女队长》,评书《肖飞买药》,京韵大鼓《光荣的航行》,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李三宝比武》,快板书《劫刑车》,对口快板《学雷锋》,单弦《一盆饭》,北京琴书《长寿村》,天津时调《军民鱼水情》,二人转《祖国处处有亲人》,河南坠子《送梳子》,陕北说书《翻身记》,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等,这些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直到今天仍活跃在舞台上,成为一代代观众难以忘怀的曲艺经典。第二,致敬新时期。改革开放为曲艺事业开启了新气象,迎来了文艺的春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曲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曲艺工作者敏锐把握时代的变化,站在了创演的最前沿。《帽子工厂》和《如此照相》等相声作品深刻批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经播出,引起强烈共鸣,被老百姓赞为说出了人民的心声。《特殊生活》和《假大空》等相声作品,则辛辣讽刺了满口假话、大话、空话及不顾群众利益的人物,让人深思、发人深省。这一时期,曲艺在回归自身本位中发出了思想解放的先声,开启了艺术探索的旅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广大曲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将创作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涌现出相声《宇宙牌香烟》《法制漫谈》《五官争功》《巧立名目》《虎口遐想》,评书《岳飞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百年风云》,梅花大鼓《二泉映月》,粤曲《南粤欢歌》,苏州弹词《大脚皇后》《雷雨》,潞安大鼓《醋为媒》,长子鼓书《腊月天儿》等优秀作品,有力诠释了艺术发展的丰富含义。第三,致敬新时代。新时代为曲艺事业翻开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和文联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新征程为曲艺创演提供了无尽的可能,广大曲艺工作者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为讲好曲艺版的“中国故事”,尽情挥洒着汗水和智慧。新时代曲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经年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创演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故事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曲艺样式,传递道德的力量,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故事《生命的起飞》、二人转《天下娘心》、数来宝《特殊采访》、绍兴莲花落《冰山上的守候》、曲艺联唱《追光人》等优秀作品,有力激励着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同时,秉承“以小见大、以小见深、以小见新”的创演传统,通过“有人有事儿,有情有趣儿”的艺术追求,为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存真写照。大同数来宝《婆媳之间》《向幸福出发》《手机》等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平凡人物折射不平凡的时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曲艺界在积极践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相声《满腹经纶》《键盘侠》、二人转《双菊花》、中篇苏州评弹《战·无硝烟》、陕北说书《看大桥》等优秀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持续贡献着曲艺力量。当然,中华曲艺的艺术版图非常广阔,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曲种。7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如山如海,各具特色,不胜枚举。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启未来。75年来,新中国曲艺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发展道路,更为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些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心怀人民。曲艺要热爱人民,对人民有没有感情,决定着曲艺创作的命运。现在回看那些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曲艺作品,无不彰显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作为新时代曲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曲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的曲艺才能发挥最大的正能量。二是深入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时代精神观照现实生活,是曲艺创作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深刻的思考发现,就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曲艺创演要与火热生活形成更加广泛的互动,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三是创作为本。衡量曲艺事业发展好不好,最终要靠作品说话。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曲艺创演既不能“孤芳自赏”,更不能“随波逐流”,只有保持审美理想、独立品格,密切关注当下观众的真正需求,做到不仅仅是简单迎合观众、市场,才能创作出有内容、有力量的作品。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年轻观众群体,尤其要学会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中,找到真正吸引年轻人的“密码”,让曲艺与当代年轻群体建立精神与价值共鸣。四是守正创新。创新是曲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曲艺创新要以守正为根基,要在不偏离曲艺艺术本体特征的前提下,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曲艺创演活动的全过程,既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深刻继承曲艺自身的本领及传统,又要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化用其他艺术的可用元素,同时还要适应传播格局及其方式变化,扎根传统,大胆探索,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曲艺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今天,曲艺来到一个人民已经创造并且不断创造着史诗性成就的时代。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与期待!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中国艺术报》2024年11月1日第2版
编辑 | 陈佳丽
投稿邮箱 | zgwywxw@126.com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