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馒头长黄曲霉素?还能吃吗?

政务   2024-11-13 16:17   山西  


最近,一条声称“浙大研究发现:冷冻馒头不能吃,冷冻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素”的短视频迅速走红,并登上多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恐慌。

图源:网络

那么,冷冻馒头冷冻两天真的会长黄曲霉素?真的不能吃吗?


先说结论:首先,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进展来看,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冷冻馒头可能的风险。其次,经过搜索,目前发布这条消息的自媒体,没有一个列出该研究的确切信息,包括具体的论文标题,研究团队等,作为涉及科学研究的报道,这并不可信。


接下来咱们详细分析一下。

冷冻馒头发霉都难

更别提长黄曲霉素

虽然大家谈黄曲霉素色变,但是这种毒素的产生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一方面,黄曲霉菌是一个大家族,有许多种类,只有部分特定菌株的黄曲霉才能产生黄曲霉素。另一方面,正确保存的冷冻馒头其实很难长黄曲霉,因为黄曲霉很“挑食”,它并不喜欢冰箱里的冷冻环境,也不喜欢“吃”馒头,具体来说:


首先是环境,黄曲霉产生毒素需要特定的条件,其中有2个重要因素——温度与湿度。黄曲霉能在10~45℃的环境中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30℃左右,而冰箱里的冷冻室则有-18℃,对它来说太冷了,没法愉快地生长;黄曲霉最适宜的湿度约为85%,而冰箱冷冻室又太干燥了。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可能有朋友会问,那就算没有黄曲霉,其他的霉菌会让冷冻馒头发霉吗?可以放心,大多数霉菌来说,适宜的生长的温度为10~40℃,而正常情况下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8℃,因此只要一个馒头放进冰箱冷冻室时没发霉,正确冻存短短2天发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黄曲霉对“食物”也很挑剔。黄曲霉需要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并产毒,它喜欢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大米、玉米、花生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其他的黄曲霉都不爱。所以,有的时候营养条件不合适,即使黄曲霉勉强生长,也不一定会合成毒素。


此外,从全球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来看,黄曲霉素主要污染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食物,其中发霉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现象最严重、最常见,主要是因为收获前在田间的谷物等作物,被黄曲霉等产毒菌侵染并产生毒素。因此,发霉的谷类、坚果类食品才容易被黄曲霉污染。至于牛奶中有黄曲霉素的情况,实际上是因为牛吃了被污染的饲料,然后黄曲霉素进入了乳汁。


这么看来,冷冻馒头长黄曲霉并产生黄曲霉素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了,况且目前也没发现过冷冻馒头被黄曲霉污染导致的黄曲霉素中毒事件。所以说,鉴于至今都没看到权威发表的论文及细节,不排除这是一条歪曲报道,断章取义的假消息。


远离黄曲霉素
记住这两条原则


冷冻馒头的“冤情”解开了,但黄曲霉素的危害确实不容忽视,因此这里再花一点篇幅,跟大家分享黄曲霉素的知识。

黄曲霉素来自黄曲霉,它是一种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腐生真菌,可以寄生于粮食、食品及饲料中进行生长繁殖。黄曲霉本身是没有毒的,它们产生的黄曲霉素才是有毒的。

而黄曲霉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有黄曲霉素 B1、B2、G1、G2、M1、M2 等,其中黄曲霉素 B1 最常见。黄曲霉素的热稳定性好,常规烹调和加热法不易分解。 

黄曲霉素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黄曲霉素的免疫抑制性,以及致突变、致癌、致畸性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素 B1 评为 Ⅰ 类致癌物,主要是会增加肝癌风险。那么该如何正确防范黄曲霉带来的风险呢?只要记住这两条就可以:

1.黄曲霉素最主要的来源是发霉的粮食谷物和坚果,比如发霉的大米、玉米、花生等。平时买的大米、玉米等,在储存时要注意防霉,尽量不要买土榨花生油。


2.黄曲霉素是很苦的,食用发霉花生、坚果等食物时如果感觉很苦,马上吐出来,并漱口。


最后总结一下,黄曲霉素确实危害我们的健康,但正确保存的冷冻馒头并不适宜黄曲霉菌生长,更不会产生黄曲霉素,还是可以放心购买食用的。

接下来再跟大家分享一点关于冷冻馒头保存的小细节,可以帮大家吃得更健康。这里建议大家:

1.尽量避免反复解冻冷冻。反复解冻、冷冻,馒头的口感会变差,也有滋生微生物的风险。


2.不要在室温下放太久。吃不完的馒头尽快吃完,或者一直冷冻保存,不要放在室外,室外温度高,会被微生物污染。



参考文献

[1]吴凤琪,岳振峰,张毅, 等.食品中主要霉菌毒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色谱,2020,38(7):759-767.

[2]孙忠清,林滢,密叶,等.坚果及籽类食品中霉菌与真菌毒素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05):795-800.DOI:10.13590/j.cjfh.2023.05.027.

[3]张牧臣,郑楠,王加启.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8,39(07):312-320.

[4]王君,刘秀梅.中国人群黄曲霉毒素膳食暴露量评估[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03):238-240.DOI:10.13590/j.cjfh.2007.03.013.

[5]杨雪,高亚男,王加启, 等.亚洲和欧美地区霉菌毒素及其暴露风险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5):311-318.


策划制作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策划丨林林 丁崝

责编丨丁崝 林林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近期热文推荐:
1.日本暴发“食人菌”?一周饿两天脂肪肝就有救了?6月流言榜来了→
2.水浅的地方淹不死人?公共泳池的水特别脏,会让人感染性病?真相是→
3.蘑菇有重金属,不能吃?真相没那么可怕
4长期喝茶会导致缺钙?关于茶的 6 大流言,你掉过几个坑?
5.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点亮“在看”

一起涨知识!

运城网络举报
统筹协调本市网络举报工作;受理、协助处置网民对运城市属地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宣传动员网民积极参与举报监督;发布网络辟谣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