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人的赏月情怀

体娱   2024-09-05 23:45   山西  


秀容在线
点击关注,加入秀容在线
     

月是指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月亮。在我们的肉眼中,感觉她时常挂在天上,距离我们很远。由于季节不同,特别是人生境遇不同,欣赏角度不同,月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感叹,那么,我们忻州古人是如何感受月亮的呢?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笔下,月亮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金元文宗元好问就是一位赏月高手。在他写的诗中曾多次出现对月的歌颂和赞美,如他的五言古诗《留月轩》中,他竟然宣称:“闲门无车马,明月即佳客。”明月就是最好的客人。思维很朴素,但比喻又很贴切。在《己亥十一月十三日雪晴夜半读书山看月》中,他用“青女有功加粉泽,素娥无意惜娉娉”来比喻忻州读书山雪夜深沉的山景。在七律诗《明日作》中,他又这样写道:“晴光晃漾入危阑,万象都归一色看。摇笔尚堪凌浩荡,举杯谁与慰荒寒。化成银界清凉近,散尽冰花碧海乾。后夜霜空月轮满,可无秦女共骖鸾。”诗中作者用“晴光晃漾”“一色看”“凌浩荡”“慰荒寒”“银界”“冰花”“霜空”“秦女共骖鸾”等,对月下的读书山雪景,用各种修辞手法尽情描写。这时候,作者眼中的月亮已不是“佳客”,而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深冬的一大风景。

清代前期进士杨敬儒,是一位志向高远的忻州学子。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5年)秋从京城去湖南临湘县赴任时曾路过山西交城县东南的却波湖,被粼粼湖水陶醉,遂写成《月夜泛却波湖》:“风静寒潭月满船,暮城如画卷残烟。波含远树凝霞色,翠合前山带雨妍。两岸楼台斜入境,一池星斗倒连天。携来载酒寻幽赏,雪调频翻射碧莲。”诗中作者乘船游湖,月色和湖水交相辉映,万物含情,暮城如画,“月”成为美好景物的象征,借月做诗,正是时候。在他的另外一首诗《中秋夜饮和李翰苑》中,他写道:“对酌疏檐下,中天一镜临。寒光浮宇净,露气入杯深。聊借论诗意,长怀照素心。一年逢此夜,兴到且开襟。”作者把月亮比作一面明镜,能够时常照在他的心中。也即“我心即月”。由于作者对月非常的喜欢,特别是中秋之月,故而还特写《中秋夜月》,对月赞美,达到无以复加。在该诗中,作者把月比作“团扇”“寒冰”“雕弓”“宝鉴”,认为“双汉波全没,群星耀莫争”,一旦月亮登临,世界清凉,人居白境,河山同照,楼阁当楹,天地清静,“霓裳传有曲,药杵听无声”,就是中秋月夜的最好境界。

晚清进士杨履晋少年志壮,科考顺利,步入仕宦,在任职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期间,诗情喷涌,其中就有对秋月的赞美。在《秋月》一诗中,他写道“谁家砧杵随宵拆,何处关山照暮笳。都有幽人风趣异,携杖松下拾松花。”表达的是在秋月下的清静自在的生活场景。

晚清进士米毓瑞天资聪慧,科考成功后,先后步入政界和教育界工作,但由于生活道路曲折,总会发出对流失时间的感叹,对人生命运的拷问和质疑,对自然界的月,好像也有如此思想倾向。他写的《对月》诗,原诗是这样的:“平生最爱月,四时各不同。春月何明媚,夏月景葱茏。秋月独皎洁,冬月转濛濛。造化有难移,况兹藐藐躬。白首悲老大,青年忆成童。阅时岂不长,脱迹类帐篷。仰首一长叹,谁深造化功。”人的一生就像月亮一样随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有皎洁的时候,也有朦胧的时候,然而自己此时恰如飘蓬,在人世间生活,哪一天才能够安定生活,转向“皎洁”呢?那人生像月一样的不断变化,又是谁在起作用的呢?

忻州道光年间举人李滋,幼聪嗜学,热爱古诗文。在寓居太原期间,他写了一首七绝《太原夜月》,原诗是这样的:“方才灭烛又生光,明月当天夜转长。怪底疏帘遮不住,教人不见不思乡。”这里明月又代表了作者思乡的情愫。

综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忻州古人对月有一种天生的嗜爱,他们往往对月生情,或歌颂月光的美好,月光的美景 ,月下的生活,或感叹月亮的变化,对家乡的思念等思想情感。这些情感,都寄托着忻州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为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增加一道丰盛的“文化快餐”,因此很值得我们一读。

秀容在线
地方文化 摄影交流 图片新闻 公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