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转眼间又是一年新春至。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曾经浓郁得化不开的年味,却在不经意间渐渐变淡了。仔细回想,这或许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
小时候,年是那红红火火的热闹。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母亲早早地张罗着年货,从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挑回最鲜嫩的蔬菜、最饱满的干果。父亲则忙着贴春联,那鲜红的对联上,每一笔每一画都透着对新年的期盼。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穿新衣、放鞭炮,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仪式感。那时的年,是庄重的、是期待的,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汇聚。
然而,不知何时,我们开始变得“随便”了。年货不再精心挑选,超市里随手一买,塑料袋一拎,便草草了事。春联也不再是手写的,机器打印的字体千篇一律,少了那份温度与心意。年夜饭更是如此,曾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吃上一顿亲手做的大餐,如今却常常被餐馆里的外卖所替代。那些曾经让我们心心念念的习俗,也逐渐被遗忘在角落里。放鞭炮不再是孩子们的狂欢,而成了环保的负担;拜年也不再是走街串巷的热闹,而是简单的微信红包和几句问候。
我们变得随便,是因为生活的节奏快了,还是因为我们的心变得浮躁了?在忙碌的日子里,我们似乎忘记了年真正的意义。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承载着家的记忆、传承着文化的根脉。当我们不再用心去准备,不再用情去感受,年味自然也就淡了。
可即便如此,年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像一位老友,无论我们如何对待,依然在岁末年初时如期而至。或许,我们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拾起那些被遗忘的仪式感。亲手写一副春联,用心做一顿年夜饭,陪家人一起守岁。当我们在这些细节中投入情感,年味便会重新回来。
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的。但只要我们愿意,它又可以从用心开始,重新变得浓郁起来。